1.6L,我們國情特色的「黃金排量」,你怎麼看?

就我所駕駛過的A級車而言,只要是1.6自然吸氣的車型,包括科魯茲、福克斯、速騰、朗逸等,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肉。所謂“肉”,就是你滿懷激情踩下油門之後,車輛並不會給你帶來充分的響應,無論你多麼用力的踩油門踏板,車子仍然是不慌不忙的啟動,慢悠悠的加速。可以說,這些“肉”車給我帶來了非常糟糕的駕駛體驗。


1.6L,我們國情特色的“黃金排量”,你怎麼看?


有人說歐美車為了安全性,車子做的重啊,當然車子就提速慢,在這個打臉成為家常便飯的時代我已經不屑於為之。假如這些企業真的是為了安全,那就要讓我們忍受這樣緩慢的加速嗎?為什麼就不能兩者兼得呢?某些新手認為,車子肉點或許就不那麼容易出事故,事實上結論是相反的,動力好的車子也並不是不能慢慢的開,反而,當你需要急加速脫險的那一瞬,肉車可能會令你陷入危險的境地。為了安全我可以開慢點,而不是我想快都不能快。


1.6L,我們國情特色的“黃金排量”,你怎麼看?


還有一個誤區說是為了省油,的確,通常說來排量越大越費油,但別忘了,這樣統計的前提是用所有車型進行對比,排量越大的車,車體也更大、更重,1.3L不會超過A0級,3.0L不是C級就是大型SUV。我們不能跨車型來說事,拿飛度和普拉多的油耗比說小排量省油純屬耍流氓。而同款的車型,大排量版本並不會比小排量版本費油,甚至有可能更省油,因為在“小馬拉大車”的配置下,你為了實現同樣的加速就需要讓發動機更高負荷的工作,也就是噴更多的油。這就同時涉及到了一個環保話題,小排量車型因為油耗並不低,廢氣排放也自然就不少。


1.6L,我們國情特色的“黃金排量”,你怎麼看?


對我來說,A級車的排量起碼要1.8L,2.0L也不算高,這是油耗和駕駛感受的最佳折衷點,讓發動機不要動不動喘粗氣,也讓我們這些司機能更舒服的行走在公路上。 然而國家現在態度很明確:支持1.6L以下的車型,以前有3000塊補貼,現在購置稅減半,想要高於1.6的配置,就要多花很多錢。要知道,買A級車的消費者,對於這萬八千塊錢,還是很在乎的,所以我們看到很多銷售代表都說:“1.6是黃金排量”,對他們來說當然是,因為1.6賣的好嘛。為了追求這個“黃金排量”,很多在國外是1.8/2.0,甚至是2.4的車型,引進到中國以後都必須要換裝一臺1.6發動機,就為了享受國家照顧,討消費者喜歡。

我不是要吐槽國家政策,因為國家並沒有強迫我們消費者去買1.6的科魯茲和速騰,為了享受優惠,我們完全可以選擇同樣發動機的愛唯歐和POLO,那樣就一點都不肉了,價格還會更便宜。


1.6L,我們國情特色的“黃金排量”,你怎麼看?


國家初衷是好的,為了我們能減少一點能源消耗,為了少點空氣汙染,引導我們選擇儘量小的車。只是我們精明的消費者希望既能得到減稅優惠,又能享受“大”車的寬敞,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這兩者兼得之後,必然要在駕駛感受上打折扣。好在我們不是很在乎車子的“肉”,反正買A級車之前大家都沒開過GTR,於是1.6排量就這麼“黃金”了。

可是我仍然要說,只開過1.6車型的你,一旦駕駛過同款2.0的車型,恐怕剩下的就是無盡的怨念了,就如同嚐到第一口河豚的滋味後,就永遠不會再讚美公司食堂的燉鯰魚。這是完全不同的感受,會讓人上癮,也許你嘴上不說,但心裡耿耿於懷,下次換車,一定要大排量,這是我身邊很多車主表示過的。


1.6L,我們國情特色的“黃金排量”,你怎麼看?


我曾經討論過買車是“雞頭”還是“鳳尾”的問題,我的態度始終是支持買“雞頭”,就是因為同款車的“鳳尾”往往是小排量,小馬拉大車,那動力只能說勉強夠用,雖然殼子一樣,本質上都不是一個車。 廠家為了迎合我們這樣的政策,紛紛推出了渦輪增壓發動機,而渦輪增壓儘管能夠以較低排量提供更大的動力,但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由於扭矩輸出不夠線性,低轉速的疲軟和動力的突然提升,無論對駕駛者和乘坐者,都不會感到舒適,而如果在長期低速狀態下行駛,會更加費油,且動力孱弱,至於額外增加的渦輪所帶來的故障率提高,則更是無法避免。 所以我的結論是,什麼級別的車,就應該搭配什麼樣的動力,一味的追求小排量,低價格,儘管表面上好看,但如果你在意駕駛感受,很可能最終結果是得不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