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走基層丨"媽媽,您最愛吃那杏仁餅,兒在獄內爲您做!″

小编走基层丨

新聞背景:

小编走基层丨

為落實安徽省司法廳廳長姜明關於“要將鏡頭和筆觸對準基層一線”的要求,著力提升“安徽司法”微博微信等政務新媒體平臺的傳播力和品牌影響力,讓媒體走基層常態化、制度化、規範化,讓安徽司法新聞更接地氣、更聚人氣,進一步增強新聞報道的鮮活性、貼近性和感染力:

從本月起,省司法廳啟動“安徽司法政務新媒體走基層‘新時代、新作為、新擔當’專題採訪活動”。

小编走基层丨

安徽省白湖監獄管理分局

第一站

小编走基层丨

今年中秋

9月

小編就和媒體記者乘車奔赴白湖監獄,一起記錄大牆內的中秋團圓……

小编走基层丨
小编走基层丨

鏡頭

小编走基层丨

走進白湖監獄串河監區內設二監區,40多名服刑人員親屬正在參加監區開放日——“明月寄相思 情暖新生夢”中秋主題幫教活動。

媽媽最愛吃杏仁

“媽媽最喜歡吃杏仁。”服刑人員張某製作月餅格外細心,專選了粉紅色麵粉、心形模具和杏仁輔料。他要把自制的月餅寄給遠在江西的媽媽。“我想讓媽媽吃到我親手做的月餅,讓她知道我在獄中一切都好,不要太牽掛。”

在監區食堂麵點製作間裡,幾十名服刑人員正在緊張地趕製月餅:揉捏摻雜紅豆、花生、杏仁的各色麵糰,放入爐裡烘烤……今年中秋,這些服刑人員自制的月餅,將附上服刑人員寫的親情卡片,由監區統一快遞給他們的親人品嚐。

熟悉的陌生人

服刑人員李某抱著6歲的女兒不肯放手,孩子玩耍時摔傷了腿打著石膏,仍執意要見爸爸這個“熟悉的陌生人”。見到女兒的那一刻,李某泣不成聲。

活動現場,服刑人員有的緊抱年幼的孩子,嘆息虧欠的父愛;有的緊握妻子的雙手,訴說相思的苦楚;有的擁抱年邁的父母,流下悔恨的眼淚。他們品嚐著團圓的月餅,重溫團聚時光,共話中秋情思,現場感人。

進監幫教

既能緩解服刑人員相思之苦

又能利用親情幫教服刑人員改造

一舉兩得!

小编走基层丨

鏡頭

小编走基层丨

中秋節期間,白湖監獄開通了“親情直通車”,包括親情電話報平安、節慶家書寄相思、視頻會見話新生等。各監區統一組織服刑人員撥打親情電話,要求每一名服刑人員在中秋這個特殊節日,對自己最重要的親人訴親情、話相思,彙報改造成績。

泣不成聲的電話

“媽媽,您要好好養病啊!您放心,我一定會好好改造,爭取立功,絕不讓您再為我傷心失望了!”在梅山監區內設四監區親情電話室裡,服刑人員趙某與臥病在床的母親通話時泣不成聲,用改造的決心,給母親以安慰。

“文盲寫的第一封信

“浪子回頭金不換,男兒立志做新人。懇請爸爸媽媽證明,不孝兒發誓積極改造,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這是壩鎮監區服刑人員劉某某的家書。劉某某本來是一個文盲,剛入監時除了會歪歪斜斜寫出自己名字,會認會寫的字不多。

“爸爸媽媽收到這封家書,不知道會高興成什麼樣子。”劉某某說,以前總認為讀書識字沒有用,父母怎麼說都不願學習,現在看到能認字寫字,還會寫信了,一定很欣慰。

一根電話線、一封家書、一次視頻

拉近與親人的距離

此刻,中秋不在孤獨

……

鏡頭

小编走基层丨

整個中秋國慶期間,白湖監獄列出的“監區文化活動菜單”,以監區為單位組織的文化活動有24場次、以內設監區為單位組織的文化活動有96場次,1萬餘名服刑人員將參與其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洗滌心靈,重塑人生。

週一必修課

“我決心做到:認罪服法,真誠悔罪……努力成為一名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在白湖監獄濱西監區升旗廣場上,在民警組織下,千餘名服刑人員唱完國歌后,作出改造承諾。

這是為服刑人員制定的每週一早晨的必做功課——“升國旗、唱國歌”儀式。整齊而洪亮的改造承諾聲響徹獄園,體現了服刑人員對新生的渴望,以及立志重塑的信心和決心。

寄情千里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伴隨著流淌的音樂,服刑人員王某動情地朗誦著蘇軾這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抒發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在濱西監區內設三監區“迎中秋 誦明月”詩詞品讀會上,王某的演繹深深地感染了在場的一百多名服刑人員。他們紛紛上臺藉助詩詞寄託對親人的思念,以期“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小编走基层丨
小编走基层丨

96場文化活動場場精彩

而這只是白湖監獄

文化建設的

一個生動縮影

……

健康向上的改造心態,和諧穩定的改造氛圍,穩步提升的改造質量,在走過65年的風雨之後,白湖監獄管理分局正散發著獨有的文化魅力。

小编走基层丨
小编走基层丨小编走基层丨

截至目前

白湖監獄管理分局

已經順利實現連續16年無罪犯脫逃

創造了監管改造工作新的里程碑

小编走基层丨小编走基层丨
小编走基层丨

走基層“接地氣”

下一線“抓活魚”

“安徽司法”政務新媒體走基層

小編與媒體記者在採訪的過程中,通過與監獄民警、服刑人員面對面的悉心交流,揭開了戒備森嚴的高牆內一個個鮮為人知的“以文化人”的生動故事,也真切感受到在這裡每一面牆壁都能“說話”,每一個角落都能育人……

下期再會

持續更新

作 者:李光明 周瑩瑩 摩 西

攝 影:尹 孜 何小西

編 輯:張 倩 張甜甜

小编走基层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