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王阳明知行合一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年轻时筑室习静于越之阳明湖,遂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个时代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顶峰。

他的简历和成就网上都可以轻易查到,在此不必赘言,但其神奇莫测的智慧,来源于他的心学思想和躬行践履的功夫,对常人来讲,又是那么的神秘,搞不清楚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下面,我们主要通过剖析其思想,举例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来进行通俗解读。

“观照”的奇妙作用。弟子问:“先生,平常我总感到心绪很乱,无法安静下来,请问怎样做ˋ知止ˊ这步功夫呢”?

阳明说:对于如何使外在的欲念和妄心停息下来,古圣先贤传有各种数不胜数的方法,但是,贯穿在这些方法中最简单、最核心的一步功夫,即为“观照”。

所谓“观照”,就是用心如实地照着本来的样子去观察、照看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任何一样事物,可以是自己的情绪,可以是自己的呼吸,也可以是一处景物,或是一个境界。

在观照的时候,要尽量做到勿忘勿助,不取不舍,不迎不拒,这样才能心不着物,逐渐克除各种闲思杂念,使心慢慢趋向宁静、澄明的境地。

正如寒山禅师的一首诗所说:高高山顶上,孤月照寒泉;水中且无月,月是在青天。在观照的时候,就像孤月照寒泉一般,没有什么分别,静静的照着,如此而已。

由外而内的改变。阳明说:修身之道在于正心,然而,正心必须先得正身,就是自己的行为、姿势要正,要调整自己的形体,让其进入一种中正自然的状态,然后内心自然有一种正向的能量涌现出来,配合意念的调整,就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这种由外而内的改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时有体验。当你做某一件事,碰上了困难,觉得很累,想撒手不干了时,你可以来到室外,深深呼吸几口气,把胸膛挺起来,看看宽阔无边的天空,活动一下肩膀,舒展身体,融身于大自然之中。

如此一来,在很短的时间内,你就能镇定下来,让自己的行为、举止、神情、呼吸都处在一个全新的、正面的状态之中,重新恢复自信,并有能力继续干下去。

“势”中蕴含的巨大能量。阳明与弟子游览雪窦山时,只见千丈岩悬崖峭壁,一道瀑布宛如一条千丈白色巨龙,从岩顶奔腾而下,其势惊人,撞击到山谷下的深潭,激起漫天水雾。

顺势借景引导弟子: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存在许多“势”,如地势、局势、形势、权势等。这些“势”,有的是能看得见的,有的是看不见、仅能通过心来体验的。

《大学》上说,“知止而后有定”,要想有一种定力,就要做到“知止”,即要明了事物的自然规律,如此方能顺其势而为之,不为势所动。

如在学习的时候,杂念很多,不想去学,这就是心理与行动有了冲突。应注意的是,这时不要去对抗这种冲突,而应该放松身心,让心与当前的“势”融合为一,思想就能很快平静下来,接着便可以顺势而行了。

再比如,一些成功的炒房客为什么前几年赚了大钱,也是需要研究判断一个地方的“势”,是否在国家扶持、人口聚集、发展前景等方面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定好方向、集中资金、提前布局,就像东南沿海一带2015、16年有了一波明显的涨幅,那时候成都、重庆、西安、长沙、武汉等中西部地区明显处于价值“洼地”,资本的水流之“势”必然会向这些地区倾斜,事先如有准确的判断,必然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