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天实现大突破!人类首次软着陆小行星,登陆影像令人赞叹!

科学前沿观天下 笃学明理洞寰宇

本月22日(2018年9月22日),人类太空探索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如约而至。由日本宇宙航空研发机构(JAXA)独立研发的“隼鸟-2号”(Hayabusa-2)太空探测器释放出两架小型着陆器,并成功软着陆至目标小行星“龙宫”( Ryugu)上。对此美媒评论称,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完全成功实现着陆器在地外小行星表面登陆,其成就令人赞叹!

日本航天实现大突破!人类首次软着陆小行星,登陆影像令人赞叹!

成功释放的两款着陆器名为Minerva II(又分别称作“流浪者1A/1B”),于9月21日由“隼鸟-2号”航天器在据小行星表面仅55米处发射,在经过几个小时的降落过程后成功着陆,“隼鸟-2号”也将高度升至几公里处观测。随后“隼鸟-2号”研发团队在Twitter上证实相关情况,确认Minerva II正在小行星表面移动,并表示探测器状况十分良好,且传回了大量令人惊叹的小行星照片和数据。

日本航天实现大突破!人类首次软着陆小行星,登陆影像令人赞叹!

上图为“流浪者1A号”着陆器拍摄的第一张照片,正在降落旋转过程中

降落在小行星表面的探测器单体重量约为1千克,十分轻巧,这就对探测器的着陆提出了巨大的考验。由于直径仅1公里的Ryugu小行星上引力非常弱,在地球重达一公斤的着陆器,到了小行星上其相对质量不到1/4克。如果着陆过程中在小行星表面发生弹跳,后果难以预料。为此,日本科学家巧妙地通过安装小电机来移动着陆器的重心以不断改变其着陆姿态,使其避免弹跳过高而脱离小行星的引力范围。

日本航天实现大突破!人类首次软着陆小行星,登陆影像令人赞叹!

上图为“流浪者1B号”着陆器拍摄的第一张照片,在旋转着陆阶段朝向了小行星

在这两架着陆的探测机器人身上,都安装有移动摄像头,以随时拍摄富有价值的小行星图像。随身装备的科学仪器还包括一个可测量不同位置表面温度的传感器。着陆器会将获取的图像和数据发送至“隼鸟-2号”航天器,并最终把信息传递回地球。

日本航天实现大突破!人类首次软着陆小行星,登陆影像令人赞叹!

上图为“流浪者1A号”在着陆瞬间(弹跳)时拍摄的照片

2014年12月,“隼鸟-2号”成功发射,并于2018年6月下旬顺利抵达距地2.8亿公里处的Ryugu小行星。据了解,该小行星探测器将一直运行至2019年12月,期间将绘制小行星表面形貌并进行大量科学研究调查。其间,还会将剩余两个着陆器(Mobile Asteroid Surface Scout(MASCOT)和Rover 2)分别于今年10月初和明年择机释放至小行星表面。

日本航天实现大突破!人类首次软着陆小行星,登陆影像令人赞叹!

其实,“隼鸟-2号”是“隼鸟号”( Hayabusa)任务的继承者。“隼鸟号”航天器在本世纪初即造访了小行星Itokawa。当初隼鸟号还试图在Itokawa小行星上部署一个名为MINERVA的着陆器,但不幸的是原本准备好的着陆器在飞抵小行星的着陆过程中损坏。为了做到更好,“隼鸟-2号”项目将使用冲击装置在小行星表面形成一个陨石坑,以便让探测器可以从陨石坑中挖出岩石材料取回。

日本航天实现大突破!人类首次软着陆小行星,登陆影像令人赞叹!

Hayabusa-2项目的首席科学家Yuichi Tsuda激动地表示,“我们实现了小行星的软着陆和移动探测,我无法找到任何词语能够描绘我内心的喜悦!我很自豪Hayabusa-2能够为人类的太空探索做出贡献。”如今,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汇聚在流浪者1A和1B身上,希望它们能够取得更大成就。

作者/朱张航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