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喝醋降压吗?对待高血压需要“细水长流”

今年上半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了《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已达2.9亿,其中高血压“独占鳌头”,达到2.7亿。也就是说,几乎每五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高血压疾病。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占比超过40%以上,已经超越癌症成为“第一杀手”。

你也有,我也有,年纪大了都会有……甚至还有些高血压患者存在“侥幸心理”,在体检前想通过喝醋的办法立马降低血压,“躲”过高血压的筛查。

刻意喝醋降压吗?对待高血压需要“细水长流”

退休在家的李大伯是个电视剧迷,前段时间一直在追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电视剧里一个“神奇”剧情也深深吸引了李大伯。孙少平去煤矿体检,当时因为紧张而血压升高,第二天一大早,在朋友的“指导”下,孙少平空腹喝下一大瓶醋,复检血压正常,终于通过体检被煤矿录用。

这种喝醋降血压的方法可行吗?

浙中医大二院黄抒伟医生说,电视剧里的男主角喝下一大瓶醋后,血压检测正常,这种结果并未得到临床验证,有可能是心理暗示的作用。剧中男主角可能属于“白大衣性”高血压,这在考生中比较常见。诊室外血压正常,医务人员在场时受检者的血压升高,醋在此时发挥了安慰剂的作用,并不是真正“降压”。

想在体检前“临时抱佛脚”,这种心态非常不对。体检是为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一切正常”的假象,反倒可能耽搁成了大病。得了高血压可能不会立刻出现明显的表现或是危重的症状。但是,它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心肌梗死、冠心病……慢病的可怕之处“不在当下,而在未来”,因为它会慢慢地损害你的身体。因此,必须对高血压引起足够的重视,尽早发现高血压,同时要注重慢病管理。

刻意喝醋降压吗?对待高血压需要“细水长流”
刻意喝醋降压吗?对待高血压需要“细水长流”

常规体检能发现危重心血管疾病的“苗头”

体检时没什么大问题,却突发冠心病,有人就会说体检没用。其实,常规体检中针对心脏的检查,如心电图,并不能直接反映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等冠心病隐患。所以说,即使已经有冠心病,常规体检也未必能查得出。

常规体检的作用是帮我们排查许多高危因素。例如,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人群,得冠心病的风险比较高。据临床资料统计,我国70%~80%的冠心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高血压者患心脏病发病率要比血压正常者高出5倍。

但在体检时,有人对测血压随意,也有人刻意掩盖问题,这些都不可取。体检前不要刻意吃素、大量运动,甚至动用什么“偏方”,而是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饮食习惯。

高血压病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呈现“钠多钾少”的特点,肉类多,蔬菜少,人的血压水平与钠的摄入量呈正相关,而钾则呈负相关。另外,超重和肥胖、过量饮酒、心理压力过大等都可能引发高血压。

黄抒伟医生建议,年龄大于18岁以上的“正常血压”成年人,建议每2年测一次血压,最好每年一次;对大于35岁以上的人,建议每年测量一次血压;对易患高血压的人群(血压130-139/85-89mmHg、肥胖、长期高盐膳食、长期过量饮酒、有高血压家族史),建议每6个月测量一次血压。

刻意喝醋降压吗?对待高血压需要“细水长流”

做好“慢病管理”,预防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和冠心病有很大的关系,并不是说,血压高的时候就会突发冠心病,血压低的时候就没事了,这是个“慢性积累”过程。因为冠心病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会让血管内压力增高,血液对管壁的冲击力加大,使血管受伤,加速动脉硬化。所以,不要等到快体检才想起控制血压。“只有这5天血压正常,另外360天血管还是在不断受损。”黄抒伟教授说。

大家都知道“慢病管理”,但真能做到位的不多。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6要素:按时服药、调整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定期测量血压。

量血压,只是偶尔测一次不够。“自测血压”不仅能起到持续监测的作用,还能为医生提供判断依据。在季节变换时,由于血压变动较大,一天可测四次血压,分别是晨起、上午、下午及睡前。如果发现血压不稳定的情况,可以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140/90”是高血压患者必须记住的一条线,它既是高血压诊断的分界线,也是高血压治疗的起始线,更是高血压控制的达标线。

高血压患者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01

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健康饮食,不抽烟,少喝酒;

02

每周保证3天进行半小时的微出汗有氧运动;

03

控制体重;

04

定期体检,尤其注意防范血糖、血脂、血压和吸烟等危险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