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爲何殘忍處死功臣于謙?石亨爲什麼要害死于謙?

最早參預奪門密謀的分別是都督張靰、武清侯石亨和太監曹吉祥,然後在太常卿許彬的指點下,找到徐有貞。

現在整個宮苑與外面完全隔絕開來,成為一個封閉的空間,可以保證不會受到內外的夾攻。在這個相對封閉的空間裡,徐有貞他們擁有的一千多名士兵是一股絕對強大的力量。


明英宗為何殘忍處死功臣于謙?石亨為什麼要害死於謙?


眾人伏下身子,一齊說:“請陛下登位。”

深夜裡突然闖進來這麼一大群人,讓太上皇驚愕不已,他不認識眼前這些人,問徐有貞他們是什麼人。大家上前報出自己的官階明英宗坐上去。一切妥當之後,他們鳴響鐘鼓,百官們趕來朝賀。

侍者告訴他:“不,是太上皇帝。”

大勢已去,明景帝似乎也只能這樣說話。“擁立”二字的深刻含義,明景帝和他的哥哥明英宗二人的體會一定最為深刻。明景帝最初錯誤地認為是于謙篡位,說明當時于謙的權勢相當顯赫,而且明景帝的心中對他存在著猜疑。可惜,在如此微妙和重大的時刻,于謙竟然對石亨等人私下裡的密謀渾然不覺,政治嗅覺相當遲鈍,敗亡自然難免。

這種轉變很快來到。

于謙性格剛直,平時態度清高,做事認真,得罪了不少人。比如當初主張南遷的徐有貞、都督張軏、太監曹吉祥等人。這些人恰好又是擁立明英宗復辟的主力,于謙的命運可想而知。石亨也曾經是于謙一手提拔起來的,卻因為一些過節,對於謙又怕又恨。

明英宗是想留下於謙的,認為于謙當初的許多處置其實對國家有功。徐有貞說:“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

可憐于謙,忠心為國,最終落得亡身敗家。

于謙是明代一位有名的大臣,是當時難得清明的官。但是,中國古代的清明之官結局都驚奇的雷同。都會被一些不實在的罪名處死。于謙也是如此。

有人說,害死於謙的人是徐有貞,其實,不僅僅是徐有貞那麼簡單,他的死也涉及到了石亨等人。石亨是明代的一位武將之臣,他由於曾經抵禦蒙古族失利而不被重用,後來,于謙看他是人才又開始用他,他知道于謙對他有恩,就想報答于謙,就主動舉薦于謙的兒子為官,但是于謙是個清廉之人,知道後就很不高興,還大罵了石亨一頓。石亨覺得這個人不識抬舉,就開始倒戈,記恨在心。

在代宗生病,英宗復位的政變中,石亨、徐有貞等人開始在英宗面前說于謙的是非,而英宗因為考慮各方面的原因,就在石亨等人的策反下,順水推舟的給了于謙一個謀反罪名,將於謙推上了刑場。

北風吹

【原文】

吹我庭前柏樹枝。

樹堅不怕風吹動,節操稜稜還自持,冰霜歷盡心不移。

況復陽和景漸宜,閒花野草尚葳蕤,風吹柏枝將何為?

北風吹,能幾時?


明英宗為何殘忍處死功臣于謙?石亨為什麼要害死於謙?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北風吹,

吹我庭前柏樹枝。

樹堅不怕風吹動,

節操稜稜還自持,

冰霜歷盡心不移。

況復陽和景漸宜,

閒花野草尚葳蕤,

風吹柏枝將何為?

北風吹,能幾時?

註釋

①詩歌讚頌柏樹,實際上是以此來勉勵自己。北風喻惡勢力。

②本句以柏樹的枝幹堅挺,不怕嚴寒,生長得鬱鬱蔥蔥來比喻人的節操。自持:自守。稜稜:威嚴方正,形容節操的嚴峻。

③這句謂歷盡了冰霜侵襲的嚴冬,堅貞意志始終不移,何況陽春已至,光景將更加適宜。陽和:陽春和氣,即春天的溫暖。

④葳蕤(weí ruí):草木茂盛、枝葉下垂貌。形容茂盛。

⑤北風吹,能幾時:任你北風肆虐地吹吧,又能吹多久?暗含的意思是春天終究要到來。


明英宗為何殘忍處死功臣于謙?石亨為什麼要害死於謙?


【作品鑑賞】

《北風吹》于謙採用以樹喻人的手法,表達自己堅貞不屈的情操與樂觀豁達的精神

這首詩以北風中的柏樹比擬堅貞的節操,無論處在怎樣的逆境中,都應當不折不撓,始終自持節操。詩中以樹喻人,明示詩人自己堅貞不屈的情操與樂觀豁達的精神。全詩語言犀利而含蓄,感情熱烈而鮮明,是一曲大義凜然的正氣歌。


明英宗為何殘忍處死功臣于謙?石亨為什麼要害死於謙?


于謙

明英宗為何殘忍處死功臣于謙?石亨為什麼要害死於謙?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登辛丑科進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隨宣宗鎮壓漢王朱高煦之叛。平叛後,身為御史的于謙因數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頌聲滿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正統十一年(1446年),因進京覲見時不向王振獻媚送禮,遭其黨羽誣陷,下獄論死,後因兩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請復任。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瓦剌俘獲,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進兵部尚書。代宗立,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破瓦剌之軍。加少保,總督軍務。也先挾英宗逼和,他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也先(額森)以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英宗既歸,仍以和議難恃,擇京軍精銳分十團營操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以安。其時朝野多事,乃獨運徵調,悉合機宜,號令明審,片紙行萬里外無不惕息。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自奉儉約,所居僅蔽風雨,但性固剛直,頗遭眾忌。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石亨等誣其謀立襄王之子,被殺。成化初,復官賜祭,弘治二年(1489年),諡肅愍。萬曆中,改諡忠肅。有《於忠肅集》。《明史》稱讚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于謙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

明英宗為何殘忍處死功臣于謙?石亨為什麼要害死於謙?


  • 本 名
  • 于謙
  • 字 號
  • 字廷益
  • 號節庵
  • 所處時代
  • 明朝
  • 民族族群
  • 漢族
  • 出生地
  • 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上城區)
  • 出生時間
  • 1398年5月13日
  • 去世時間
  • 1457年2月16日
  • 主要作品
  • 《石灰吟》《節庵詩文稿》
  • 主要成就
  • 組織北京保衛戰、改革軍制
  • 職 業
  • 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 官 職
  • 少保、兵部尚書
  • 追 贈
  • 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
  • 諡 號
  • 肅愍,後改忠肅
  • 稱 號
  • 民族英雄
  • 祖 籍
  • 考城(今河南民權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