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材主编温儒敏:孩子再不阅读,考试连卷子都做不完

全国教材主编温儒敏:孩子再不阅读,考试连卷子都做不完

也许你不记得化学方程式,忘了微积分,丢了电阻图,但却记得月光下的少年闰土,百草园中的桑葚……对于很多人来说,语文老师比数学老师抑或英语老师更容易被追怀。不仅是教材课本、教师才华,更与学生一生的阅读印记和成长记忆有关。

其实,一部“云山苍苍,江水泱泱”的中华民族英雄豪杰史 , 就是一张山高水长、群英荟萃的语文擂主和写作高手的排行榜。

全国教材主编温儒敏:孩子再不阅读,考试连卷子都做不完

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孙子等诸子百家,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帝王将相 , 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曹雪芹等文章大家,不仅靠语文立德立功立言 , 而且靠语文为师为将为相,青史留名、远垂不朽。他们的文章创造了中国文明和学术的辉煌 , 作为思想文化经典泽被后世、造福后人。

先秦以降 , 从汉司马、唐韩柳、宋东坡到清康梁,从曹氏父子、岳飞、曾国藩、孙中山、到毛泽东等都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深处意自平、胸藏文墨怀若谷 , 皆靠语文功夫名扬天下、驰名中外。我们的开国元帅陈毅、叶剑英等也都是笑傲江湖、秉文经武的洛阳才子 , 就连少林寺出身的将军许世友也在百忙中阅读经典,写字以敬,作文以信,读书以畏,学习诗词歌赋曲和字辞经史雅,提升语文素养。

全国教材主编温儒敏:孩子再不阅读,考试连卷子都做不完

不仅中国英杰深得语文的真传,而且外国人也知道语文的价值。有一段时间,德国人曾骄傲地说:“全世界的哲学都是用德文写的。”这当然是自矜博雅的自我夸耀,但平心而论,回顾以前几百年,德国人也确实有说这种“大话”的底气。

但是,当他们读到老子的《道德经》就开始不说这种话了。据统计,现在几乎每个德国家庭都有一本老子的书,其普及度远远超过老子的家乡中国。西方在文艺复兴后,受人文思想的影响,狠抓学生的语文教育和艺术熏陶。他们把语文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不仅能写,而且善讲,不仅妙笔生花,而且口吐莲花,既靠语文创建自成体系的思想帝国,又凭语文缔造江山。

凡是对人类和社会有所贡献,创造了人生辉煌业绩的人,他们深知阅读与人的血肉关系,无不受惠于人文素养的濡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全国教材主编温儒敏:孩子再不阅读,考试连卷子都做不完

以阅读得语文,语文得天下成气候者 , 中华先贤醒世界,华夏圣贤警宇寰。回望伟人志士、英雄豪杰成才之路,警示我们后人:得语文者得天下,得语文者得天下。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阅读的学习很重要,影响学生一辈子,一点都不夸张。

语文终将走上国家人才选拔最重要的宝座。当语文这个灰姑娘走进皇家宫殿时,如果我们没有漂亮的水晶鞋,没有美丽的长裙,我们能在语文王国里被王子发现吗?

全国教材主编温儒敏:孩子再不阅读,考试连卷子都做不完

我们经常能遇到这样的成年人,他们能有声有色地讲述生活中各种大、奇、趣、巧、险的经历,但是如果你听得来劲,要他们用笔写下来,结果总是令人失望。

因为他们写在纸页上的句子是那样刻板老套、矫饰空洞,读起来味同嚼蜡。更有一些企业白领,平时说话、办事生龙活虎,一旦要做汇报写发言稿就变成了另一个人,最后在会上读来的陈词滥调实在令人生厌,而让他们丢开讲稿随口讲,情形又立即好转。

是他们不会写作文吗?倒也未必。他们的文稿句子通顺、语法无误、词汇恰当、段落清晰,一看就知道具备阅读根底。

全国教材主编温儒敏:孩子再不阅读,考试连卷子都做不完

但有了根底,却写得如此乏味,表明他们从一开始就把作文的基础——阅读打歪了,就失落了人格建构期的天真和活跃。

我说“从一开始”,多半是指小学时代,因为除了极少数例外,绝大多数人就忽略了阅读对于写作的影响,以后很难再有从根本上矫正的机会。

由此可知,阅读教育对于人的一生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人们的一般想象。

全国教材主编温儒敏:孩子再不阅读,考试连卷子都做不完

喜阅童行生态阅读树

阅读是吸收,作文是输出。没有吸收,哪来的输出?

阅读是一次生命的释放和修行,是生命与生命之间表达和沟通的训练,是修言、修行、修身心的生命过程。

阅读是在思维、人格与文字三者之间寻找的一个生命交集点,这个交集点凝聚着语文知识、文学趣味、思想美感、文化建设、道德人心、意识形态。

总之,牵涉广大,关乎着孩子的一生。

全国教材主编温儒敏:孩子再不阅读,考试连卷子都做不完

全国教材主编温儒敏:孩子再不阅读,考试连卷子都做不完。这并非危言耸听。以中高考为例,考试是优秀学生与优秀学生的比赛。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这些学科分数会在 3-5 分的微小差距。但语文的差距,尤其是阅读理解的差距,往往在 30-50 分,阅读部分往往是进入一本线的决胜学科。与理科不同,阅读与音乐和美术相似,是一个关于孩子未来成功和幸福的学科。

如果仅仅关注阅读分数,忽略了阅读在生活中的运用和生命中的地位,那就失去了阅读本来的意义。

全国教材主编温儒敏:孩子再不阅读,考试连卷子都做不完

喜阅童行阅读系列课程

每一堂阅读课,每一本书只有与孩子的生命亲密起来,文字才会有生命。

“先天下之忧而忧”,文字彰显了范仲淹的胸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文字展现了伟人的气魄。阅读一旦结合孩子的思维、人格、个性以及生命特质,孩子就能洋洋洒洒地写出好文章,就有“文人范儿”。

如果我们不止用阅读去做工具,更有阅读去训练孩子的思维、人格、个性以及生命特质,培养出好人,那么,孩子就不仅拥有“文人范儿”,而且拥有了“人文范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