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高瓴資本張磊的投資哲學

學習高瓴資本張磊的投資哲學

最近央視《遇見大咖》欄目播放了高瓴資本張磊的採訪視頻,前後看了好幾遍,坦白說張磊是國內投資圈中非常值得欽佩和欣賞的前輩之一。高領資本不僅僅是投資二級市場的股票,也會進行風險投資,幫助創業企業一起成長。看視頻的時候,在考慮的一個問題是創業投資和價值投資有哪些區別和共性呢?

高瓴資本在2005年剛成立的時候,投資的第一家公司就是騰訊,當時張磊觀察身邊人都在使用MSN,尤其是一些城市精英白領階層。騰訊旗下的QQ產品用戶特徵是三低:低年齡、低學歷、低收入,然而張磊去義務商品城做調研的時候,發現店鋪的老闆和招商辦都有QQ作為聯繫方式,他深刻體會到QQ在國內的縱深程度非常的大,有巨大的網絡效應。當時騰訊的市值只有十幾億美元,巨大的發展空間裡面,一個已經建立了龍頭髮展優勢的企業。目前騰訊市值已經有數千億美元,回頭看張磊的這一筆投資也是獲取了巨大的成長回報。張磊強調高瓴資本做投資相信什麼:任何一個商業,不要去問你要賺多少錢,不要看他今天的收入和利潤,這都沒有意義,首先要看他給這個社會,給他所針對的消費者、客戶創造了多少價值?我們要找的是,為社會瘋狂地創造長期價值的企業家,至於他的收入早晚會跟上的,他利潤早晚會跟上的,社會早晚會獎勵這樣的不斷瘋狂創造長期價值的企業家。做有價值的投資,做有價值的事。

我們事後回顧看,在零幾年的時候MSN雖然在城市白領中初步建立了網絡效應,但是因為是外國企業來中國發展,多少有一些水土不服的特徵。當時MSN的服務器不穩定,傳送文件很不方便。反而是本土的騰訊,靠著早期的一些看起來並沒有多少商業價值的用戶群體,不斷的優化自己的產品,提供更多豐富的功能,滿足用戶的各個方面的需求,為用戶持續性的創造價值,最後奠定了騰訊社交王國的基礎。事後看,當時馬化騰的團隊,他們那麼拼命的原因是團隊把身家都壓在了這個產品上啊,然而MSN的團隊不過是在微軟在中國區的一塊業務,可以想見他們作為上班的人,不可能會有本土創業團隊的那種拼命加油乾的勁頭。類似的案例看ebay在中國先建立了一定的先發優勢,但是也是被本土的淘寶網給擠出中國一樣的道理。

創業投資是企業仍然是處於創業發展的階段,需要通過融資來拿到風險投資機構的資本,快速的投入到生意中去,把生意給做起來,構建企業的護城河優勢。張磊在國內投資圈成名的代表作是在2010年投資京東,當時京東的重資產模式,在風險投資機構中並不被看好,投資人喜歡輕資產的模式。劉強東找到張磊在深入的溝通以後,希望拿7500萬美元的投資,但是張磊堅持給劉強東3億美元,後來這一筆風險投資在上市以後變成了幾十億美元。其中有一個細節,張磊強調當時之所以堅持要給劉強東3億美元,他是經過了精算的。因為京東的重資產模式,需要大量的資金建立自己的倉庫、庫存和物流體系,當然了我們事後看,在京東做起來以後,給用戶的體驗是非常的好。尤其是對比競爭對手淘寶的產品,京東講究正品和快速的物流體驗。然而目前我們所看到的成果,在京東創業階段高瓴所投資的3億美元,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劉強東拿到投資以後,在國內的一二線的頭部幾個城市中,把商業想法給落地,然後拿著這個成功的商業模式案板,再去的美國上市融資了更多的儲備資金,回來把京東的版圖在國內三四線城市進行縱深發展。早期的時候,我在南京就是經常使用京東,後來老家安徽的一個小縣城也可以很方便的使用京東到家的服務了。在京東做大了以後,重資產的運作模式反而成為了它的護城河優勢之一。張磊投資京東的案例回顧看,首先是在別人都不看好的時候,張磊是敢於進行逆向投資,同時在給企業家資金的時候,他自己是進行了充分的調研和精算,對這個商業模式是否具備創新的力量,能不能夠創造價值,他都進行了細緻的研究。創業投資是通過資本的方式,幫助企業一起成長,為社會創造出來更大的商業價值。

有能力問一些最基本的問題是最重要的能力。張磊是中國人民大學的文科生背景,跨界進入的金融行業。但是在持續性的接觸一些高科技的投資項目,因為是文科的背景,與別人溝通的時候,可以提一些看似很傻的問題,不需要擔心別人另眼相看,畢竟你本來就是一個外行嘛!然而,正是因為可以問一些最基本的問題,可以把這個領域中的本質給瞭解清楚,尤其是對生意的商業模式的基礎認識。在這一點上來看,無論是創業投資在看早期項目,還是價值投資在看一些已經成熟的生意,都是需要能夠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

集中投資優秀企業,哪怕是創業投資也是這樣進行的。通常業內的創業投資習慣性的做法是廣撒網,然後通過概率來獲取投資的勝利。然而,張磊說他並不是這樣,即使是在做創業投資的時候,他也是集中投資,優先選擇那些他看的懂,能夠創造巨大的商業價值的公司,然後把錢投給企業家讓他們去創造價值就行。在這個方面,張磊的投資思路與巴菲特和芒格的集中投資優質企業,然後伴隨他們持續性的成長,倒是異曲同工的。

重倉中國。從02年加入WTO以後,中國開始融入了世界經濟的發展,開始重視企業家精神,各行各業中湧現出來了優秀的企業和企業家,中國的經濟在高速的騰飛,在這樣的最好的時代是一個投資人莫大的幸運。可以通過資本來分享這個時代發展的偉大紅利。

在張磊剛回國創業的時候,大衛·史文森(耶魯大學首席投資官,《機構投資者的創新之路》作者,張磊是這本書的翻譯)投資了張磊2000萬美元。大衛·史文森是與巴菲特齊名的投資家,也是張磊當時在美國留學時實習的時候遇到的恩師,史文森是這麼評價他的:“張磊是一個主觀能動力很強,聰明、勤奮且有魅力的人,他具備了我所要的工作夥伴的一切特質。大家會說百裡挑一,這不是張磊,張磊是百萬裡挑一的人才。我很早前就知道張磊日後會成功,但是他能取得如此成績的確令人歎為觀止,自我們投資高瓴以來,張磊已經累計給我們的投資帶來了13億~近14億美元的投資收益,所以說我並不懷疑他的成功,但是如此成功卻是我始料未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