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经典史话(64):秦淮名艳李香君与商丘:悲喜名声(上)

商丘经典史话(64):秦淮名艳李香君与商丘:悲喜名声(上)

图片来自网上

秦淮名艳李香君与商丘:悲喜名声(上)

香君墓东北约四五华里外,有一个大园子村,村里多数为李香君的后人。据村里人讲,香君死时,其子尚小,由侯家抚养。成年后,侯家作为当地豪门,为正门风和维护封建道德的尊严,让李香君的儿子随了母姓。长大后,以李姓另立了门户,然后世代繁衍,便有了今天这个大园子村。

谈起杂剧《桃花扇》,香君后人普遍对作者孔尚任多有抱怨。他们讲:“你孔老先生写啥不好,大江南北,芸芸众生,烟花女子生死爱情有的是,为啥只写李香君?老先生这一写可好,两三百年来,一部杂剧《桃花扇》可把香君和我们这些后人害苦了。因为那把扇子,香君墓先后几次被盗,害得香君死后也不能安魂,尸骨裸露,受人耻笑;因为一部《桃花扇》,害得我们这些香君后人,世世代代抬不起头来。尤其在那动乱和贫穷年代,男孩娶媳妇,担心人家嫌我们是妓女的后代,门风不好。女孩找婆家,担心人家说龙生龙凤生凤,妓女的后代易多情。大人们日常出门,见了外村人不敢说是香君的后人,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娃儿们出门上学,不敢说自己是大园子村人,担心人家说是下九流的后代。就连逢年过节,村里人都不敢大白天去香君墓烧香添土,担心被人见了看不起,多半是天不明去天不明回,像做贼似的,那日子不好过啊。”

据人们讲,全国改革开放后,随着旅游观光热的升温和广大游客的要求,上级有关部门在关注香君墓的同时,也发现了香君后人的一些想法,并指定专人对李香君的身世重新进行了考证和定位。据考证,李香君确系苏州一大户人家,幼年家败,被人卖入秦淮河畔的媚香楼,学艺卖艺。

请看下期:秦淮名艳李香君与商丘:悲喜名声(下)

商丘经典史话(64):秦淮名艳李香君与商丘:悲喜名声(上)

图片来自网上

商丘经典史话(64):秦淮名艳李香君与商丘:悲喜名声(上)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城市文化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