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华宁有位痴迷把巨型盆景做成“精品”的人叫周亚

云南华宁有位痴迷把巨型盆景做成“精品”的人叫周亚

“今天修剪了两棵鬼柳、半棵清香木盆景!”傍晚十分,周亚经常在微信朋友圈晒今天的劳动成果。

云南华宁有位痴迷把巨型盆景做成“精品”的人叫周亚

周亚是云南玉溪一位盆景从业者,之前只是盆景“票友”,直至8年前他正式进军盆景业,将心思才全部放在了盆景上,并成立了玉溪华宁县尚善园园艺有限公司。有当地人评价周亚说,他做盆景年头虽然不长,但是有特色。

云南华宁有位痴迷把巨型盆景做成“精品”的人叫周亚

公司基地位于玉溪华宁县占地面积10余亩,且存货不少,以滇中地区的乡土树种为主:尖叶木樨榄、清香木、小叶黄杨老桩居多,大大小小加起来有近千件,大多都已上盆,以中型、大型、巨型盆景居多。

云南华宁有位痴迷把巨型盆景做成“精品”的人叫周亚

玉溪华宁盆景业小有规模,早在多年前就成立了华宁县盆景协会。与当地许多资深盆景大师相比,周亚算是初出茅庐。“去年我才加入县盆景协会,之前一直是自己琢磨。”虽然资历浅,但周亚有自己的个性,他认为盆景不能千篇一律,重要的是因“树”制宜。

云南华宁有位痴迷把巨型盆景做成“精品”的人叫周亚

道理虽然简单,但做起来不易,哪里该压条,哪里该留叶,周亚全凭自己悟性摸索,力求每件盆景都有独立的章法。他给记者展示两件个头差不多的盆景:一件是尖叶木樨榄,桩大枝平,枝条上、下分布均匀,因而做成云片造型,“这样富有层次感”;另一件是清香木,桩虽然大,但下层枝条较少,有活力的枝条都集中在蓬头部分,周亚索性给枝条压了个“自然卷”———枝条曲折有致,似“云雾”、又似“盘龙”,“萦绕”在树顶。

云南华宁有位痴迷把巨型盆景做成“精品”的人叫周亚

参观时一位师傅正在给一株清香木做“舍利”,周亚边观看边边介绍,由于现在自然资源减少,木质部形成白骨化的天然“舍利”不多,他到省外考察时发现,一些人用活树做“舍利”。“我不用这种做法”周亚始终坚持以枯桩、老桩做“舍利”,尽量保持树的自然形态。“而且我刷的是木蜡油,不用石硫合剂。”周亚在许多细节上要求比较高,之所以在意这些细节,也是缘于他追求在滇中乡土盆景的品牌开发上有所突破。

云南华宁有位痴迷把巨型盆景做成“精品”的人叫周亚

云南虽然可选择的盆景植物资源丰富,但盆景的市场与品牌与长三角、珠三角,甚至邻居四川相比差距都不小,归根结底是技术上落后。而一些人在制作盆景时参照省外经验,可树种不同,面对的问题、出来的结果也不一样,用“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有时也会水土不服,还埋下了产品同质化的伏笔。

“在技术上我们没有优势,我们的优势是在资源上,用好资源就能做好品牌打开市场。”周亚对云南乡土盆景非常有信心,这还与5年前的一件事情有关:当时一位北京画家到云南寻找用于画作的植物素材,经朋友推荐来到周亚的盆景园。这位客人对尖叶木樨榄、清香木等北方几乎不曾听闻的树种极感兴趣,便观摩了数日,还给周亚提了许多发展性建议。

云南华宁有位痴迷把巨型盆景做成“精品”的人叫周亚

省外人对云南乡土盆景有如此浓厚的兴趣,让周亚笃定做云南乡土盆景前景可期,他认为避开产品同质化,品种特色与质量特色缺一不可,而且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他从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了高起点,要把每一件盆景都做成有“故事”的精品。

云南华宁有位痴迷把巨型盆景做成“精品”的人叫周亚

不过这是一项“烧脑”的大工程,而且得扛得住。周亚说,盆景一般要8到10年才能成型,现在他不急着卖,因为着急的作品必然有缺陷,他选择坚持自己创作个性与发展思路,所以几乎每天都在园中亲自操刀,让作品有自己的“灵魂”。

云南华宁有位痴迷把巨型盆景做成“精品”的人叫周亚

周亚在修剪盆景

图:西部新媒体联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