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馳汽車:節能減排與新能源推動 汽車輕量化大勢所趨

所謂汽車輕量化,是指在保證汽車安全等各項重要指標都滿足國家和行業標準要求的情況下,為了增加能源的利用效率,使其更加節能、安全,通過採用各種先進的技術或特殊材料儘可能地減輕汽車質量的過程。

近年來,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制定了節能減排目標,我國也明確到2020年乘用車新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達到5L/100km,節能減排的壓力較大。在當前諸多節能減排路徑中,汽車輕量化是最容易實現、潛力相對較大的方式,對於乘用汽油車,每降低100kg,最多可節油0.39L/100km。另一方面,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也需要通過汽車的輕量化來提升續航能力。

節能減排壓力大,輕量化成發展方向

2017年,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1億輛;其中,汽車和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分別達2.17億輛和15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8%和50.9%。機動車汙染是造成空氣汙染的重要原因,隨著機動車保有量增長,空氣汙染也有所惡化。

2017年,機動車四項汙染物排放總量初步核算為4359.7萬噸,僅比2016年削減2.5%。其中,汽車是汙染物排放總量的主要貢獻者,其排放的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佔比均超過80%,碳氧化物和顆粒物超過90%。

綠馳汽車:節能減排與新能源推動 汽車輕量化大勢所趨

除了減排壓力,汽車對石油資源需求和石油資源短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各國控油計劃也加快推進。從我國自身來講,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持續上升,從能源安全的角度來講,我國發展輕量化也在情理之中。

按歐洲和我國的汽車油耗評價方法,對於乘用汽油車,每降低100kg,最多可節油0.39L/100km。根據工信部發布的《乘用車燃料消耗量第四階段標準》:到2020年,乘用車新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達到5升/百公里;到2025年,乘用車新車平均燃料消耗量比2020年降低20%。

綠馳汽車:節能減排與新能源推動 汽車輕量化大勢所趨

燃油限制要求新能源逐步替代傳統燃料,在鋰電動電池性能無法快速大幅提升的同時,就對汽車本身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能源形式限制,更輕的車身可降低能耗,成為延長里程的主要突破方向之一。

總的來說,對汽車燃油排放值標準的不斷提高和出臺鼓勵發展展節能環保小排量汽車政策,都清晰的勾勒出了整車輕量化是未來汽車發展的必然方向。

綠馳汽車:節能減排與新能源推動 汽車輕量化大勢所趨

另外,汽車輕量化技術作為未來収展的重點目標之一,我國已給出了詳細的發展要求與規劃。到2020年,車輛整備質量較2015年減重10%,強度600MPa以上的AHSS剛應用達到50%,單車用鋁量達到190kg,單車用鎂量達到15kg,碳纖維有一定使用量。

綠馳汽車:節能減排與新能源推動 汽車輕量化大勢所趨

新能源汽車推動,輕量化大勢所趨

新能源汽車發展是大勢所趨,對於節能減排有著積極意義。2017年9月,工信部正式印發《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幵行管理辦法》,該政策一方面督促各類車企降低自身燃料消耗水平,積極推進節能減排,另一方面大力倡導新能源乘用車逐步向高度能源清潔轉變幵增加其市場滲透率。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特別是純電動客車的推廣,對續航里程和Ekg(單位載質量能源消耗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在相同電量下,整備質量越大,續駛里程越顯得捉襟見肘,所以車身輕量化必定成為新能源汽車的必然選擇。

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更需要通過輕量化技術來平衡使用動力電池帶來的質量增加。根據2015年國產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的對比,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名義密度明顯偏大,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約為151.84kg/m-3、純電139kg/m-3,均高於傳統燃油車的115.6kg/m-3。在短期內無法提升電池能量密度的前提下,急需通過輕量化來提高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