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此章的祕密,領悟透可以多獲取利益

《道德經》是一部偉大的思想鉅著,有人稱之為《道德真經》,它揭示了許多道理,政治家從中可以學到如何從政,軍事家可以學到如何用兵,毛主席都認為它是一部兵書,普通人讀了領會到如何為人處事可以獲得幸福感,養生家學到如何得道成仙。據傳,古代有一個家庭,由狐狸精一家子組成,其家裡天天研讀《道德經》,以便成為真正的神仙。筆者空閒是也十分喜愛此書,現在把其中一篇的道理講給大家聽,以開闊大家的思維。

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這句話的大體意思是車圈裡面有車輻條組成,而不是實心的,假使不是車輻條組成的空心的,那麼車圈就不能發揮作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這句話的大體意思是在實體的碗中間挖出一部分空間,去承受一定的物體,如何沒有這部分,那麼碗也就不叫碗了。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這句話的大體意思是蓋房子一定得留出門和窗戶,如果不留,那麼房子就沒有房子的功能,甚至不叫房子了。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這句話是對上面舉得三個例子的總結,著重講了實有和虛無的辯證關係,實體的部分是人們直接利用到的,但是沒有的部分才使物體發生作用。超市裡賣的茶杯,差的幾元錢一個,好的幾十元錢一個,都是能喝水的杯子,為什麼價格差距那麼大,還不是茶杯的外觀設計不一樣,外觀恰恰是藝術虛無的部分,對於一個人來講,謙受益,滿受損,一個人自滿了,也就不進步了,還能增價值嗎?

《道德經》此章的秘密,領悟透可以多獲取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