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中藥可以用電飯煲嗎?藥材需不需要先洗一洗、泡一泡?

中醫博大精深,煎藥也是門技術活。

我在門診也經常給患者開中藥。有些患者離開時,拿了一袋袋中藥,問我怎麼煎。

煎中藥可以用電飯煲嗎?藥材需不需要先洗一洗、泡一泡?

今天來聊聊中藥如何煎服。

煎中藥可以用電飯煲嗎?藥材需不需要先洗一洗、泡一泡?

一、用什麼工具?

每個人都知道煎中藥是用陶罐。

但是家裡大部分是用鐵鍋,不鏽鋼水壺等,把家裡地板掀開都找不到一個陶罐,有的人覺得可以用電水壺,電飯煲代替。

但是我要告訴大家,煎藥容器以砂鍋、搪瓷器皿、不鏽鋼為宜,嚴禁用鐵器,因為金屬類容器和部分中藥在煎煮時會發生化學反應。

二、中草藥這麼髒要不要洗一下呢?

以我們醫院為例,中藥都是用經過藥廠清洗過,高溫殺菌,塑料袋密封,可直接撕開倒進器皿中。

如果你從醫院拿回來的藥是塑料袋密封的,一般不需要洗。

如果買的散裝藥材,自己不放心,可以用水迅速清洗,但需要防止有些細小種子類中藥被沖走流失(可以用乾淨的過濾網袋/湯料袋/紗布等裝著,防止流失)。

注意沖洗時浸泡時間不應過長,以免有效成分丟失。

煎中藥可以用電飯煲嗎?藥材需不需要先洗一洗、泡一泡?

三、煎藥前是否需要浸泡

中藥在煎藥前可以先用冷水浸泡20min;煎藥用水量一般以浸過藥面1~3 cm。

大劑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藥物,可適當增加用水量。

四、煎藥需要多少水量

輕輕往下摁住藥材,水面剛好漫過手背,高出藥材面2-3cm為佳。

一些花草類的藥物吸水量較大,在浸泡半小時後水位會下降,應再添加涼水至標準水位後開始煎煮。

五、煎藥應需要多長時間

煎藥時間應根據藥性而定,一般為30 min。

解毒藥、清熱藥、芳香類藥物不宜久煎,沸後煎3~5 min。

滋補藥(如知柏地黃湯)先用武火(較猛的火)煎沸後,改用文火(小而緩的火)慢煎30~60 min。

煎藥時要攪拌藥料2~3次。

每劑中藥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煮時間可略短。

煎中藥可以用電飯煲嗎?藥材需不需要先洗一洗、泡一泡?

六、特殊藥的煎煮方法

①先煎藥:煮沸10~15 min,再加入其他的藥同煎。如龜板,鱉甲,牡蠣…

②後下藥:在一般藥即將煎至預定量時,投入同煎5~10 min即可。如薄荷,大黃,番瀉葉…

③溶化藥:應在其他藥煎至預定服量,取藥汁微火煎煮,不斷攪拌溶解即可。如阿膠,鹿角膠,飴糖…

④沖服藥:將沖服藥調入煎好藥汁或開水沖服。如西洋參,鹿茸,珍珠粉…

⑤其他特殊藥物按醫囑煎煮。

特別提醒:如果有特殊用藥,已經提前在藥方中備註,患者拿到藥方前請注意查看。

七、如何服用

兒童每劑50~100 ml。成人每劑150~200 ml。

服藥時間一般早上9點左右,下午4點左右為宜。

滋補類的中藥提倡空腹服用;對胃腸道有刺激的中藥宜飯後服用。

一般提倡溫服,並一次性服用完,特殊情況的可以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少量多餐的服用。

煎中藥可以用電飯煲嗎?藥材需不需要先洗一洗、泡一泡?

八、服用中藥需要注意事項

在服藥期間,一般應忌食生冷、辛熱、油膩、腥 羶、粘滑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胃腸刺激,或助熱、助升散,以及斂邪等不良反應。

具體應用時,須根據不同病情的治療需要區別對待,如寒性病忌食生冷,熱性病忌食辛熱、油膩;

胸痺患者忌食肥肉、脂肪、動物內臟及烈性酒;

肝陽上亢者,忌食胡椒、辣椒、大蒜、酒等辛熱助陽之品;

脾胃虛弱或消化不良者,忌食油炸、粘膩、寒冷固硬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瘡瘍、皮膚病患者,忌食、蝦、蟹等腥羶發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外感表證,忌食油膩類食品,等等。

九、其他方法

很多人會想,每天上班累死累活,回家還要按照上訴方法煎藥,想想就可怕。

實在不想動手?彆著急,我們還有辦法。

1、中藥顆粒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煎藥已經不需要很長時間了。

有些醫院引進中藥顆粒,提取出中藥裡的精華部分,加工成可吸收顆粒,倒入溫開水就可以直接服用,很多上班族,沒有時間煎藥的人特別喜歡。

一些醫院會安排專業的藥劑師,按照醫生的藥方,用臨床上最科學的煎藥方法,利用煎藥機,將中藥熬成湯汁,用塑料袋分開包裝。

患者只要回家後,隔著塑料袋用溫開水或者微波爐加熱,即可開袋使用,一次一袋非常方便。

當然老祖宗傳下來的,肯定是不能遺忘,繼承和發揚中醫,煎藥這門技術也不能遺失。

煎中藥可以用電飯煲嗎?藥材需不需要先洗一洗、泡一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