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老年抑郁症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王辉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老年抑郁症。

老年人的特点包括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肝肾代谢能力降低、常伴有多种躯体疾病、常服用多种药物、身体内各器官血流量下降等。基于上述特点,针对这一群体开展抗抑郁治疗时,首先应考虑安全性,再考虑疗效。老年抑郁患者的用药注意事项包括:

1.老年抑郁障碍患者常伴有多脏器的疾病,对抗抑郁药较敏感,且耐受性差,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药物剂量,例如帕罗西汀等;

2.老年患者的肾清率下降,起始剂量应低于成人剂量,例如西酞普兰等主要经过肾脏排泄的抗抑郁药;

3.老年人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能力较低下,体内的药物浓度往往较高,可能会提高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风险;

4.老年人对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的敏感性明显高于青壮年,因此老年人的剂量应为成人剂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为宜;

5.在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操作机械或高空作业;不宜饮酒。

6.有些抗抑郁药物在身体内消除速度较慢,例如舍曲林和米氮平,应注意给药时间和间隔。

另外,某些不良反应在老年人中尤其值得注意,如抗胆碱能作用,包括麻痹性肠梗阻、闭角型青光眼、体温过高。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丙咪嗪、多塞平等)具有明显的抗胆碱能作用及心脏毒性,故应谨慎使用,避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度洛西汀、曲唑酮等可能导致直立性低血压,引起老年人摔倒,易发生骨折。帕罗西汀、氟伏沙明等在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中,心脏传导的风险需要密切关注。

针对合并躯体疾病的患者,应注意到躯体疾病相关器官和系统的损害可能加重精神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尽可能选用对器官损害小而疗效肯定的药物;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降低剂量;避免使用强抗胆碱能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药物。

老年抑郁症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采编

(上海医药集团特别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