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抗战血泊中的一朵奇花”,少儿京剧《童声》在鄂州首演

再现“抗战血泊中的一朵奇花”,少儿京剧《童声》在鄂州首演

“嘿嘿看,我们是一群小光棍;嘿嘿看,我们是中华的小主人。我们在战火中幸存……”10月6日晚,响亮而略带稚气的歌声响彻鄂州大剧院,由湖北省京剧二团创排的现代少儿京剧《童声》正式亮相第三届湖北艺术节惠民展演,受到鄂州戏迷观众热情欢迎。

《童声》由国家一级编剧、湖北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周慧任编剧,国家一级导演、著名京昆武生翁国生执导,国家一级作曲、著名戏曲音乐家朱绍玉任唱腔音乐设计。该剧取材于被作家茅盾誉为“抗日战争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的“孩子剧团”的故事,在史实基础上,通过合理艺术构思,以京剧形式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这支平均年龄只有十四五岁的战争难童组成“孩子剧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畏艰难,辗转上海、武汉等地,以歌咏、舞蹈、戏剧等为武器,宣传抗日救亡的苦难成长历程。

再现“抗战血泊中的一朵奇花”,少儿京剧《童声》在鄂州首演

为突出少儿京剧特色,该剧对剧情、舞美、灯光、表演等各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在传统戏曲元素之上大胆融入了歌唱、提琴、舞蹈、灯光秀等多种形式,并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使全剧展现出极强的画面感和诗意风格。同时,剧中还植入了脍炙人口的京剧《女起解》《战金山》、歌曲《松花江上》《爸爸打东洋》,在推动剧情发展的同时,传递出更多时代和情感寓意,引起了现场观众情感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创排《童声》的湖北省京剧二团虽然有着68年办团历史,但目前演员阵容非常年轻,包括《童声》主演熊小薇在内的许多演员都是“90后”,堪称“当代孩子剧团”,使得该剧与演员年龄、气质更加契合。本次演出更是该团许多演员第一次出演京剧现代戏,为使表演更贴近现代戏的特征,演员们充分发挥“一棵菜”精神,虚心学习,中秋和国庆假期加班排练,保障了演出顺利进行。

再现“抗战血泊中的一朵奇花”,少儿京剧《童声》在鄂州首演

原中国戏曲学院院长、著名戏曲理论家、评论家周育德,原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著名编剧沈虹光,著名戏剧评论家赓续华,著名文艺评论家安志强,《中国京剧》编辑部主任封杰、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刘明厚等专家应邀观看演出并参加了专家座谈会。周育德表示,湖北省京剧二团坚持走近少年儿童,主打少儿京剧很有特色,有助于少年儿童接触戏曲甚至爱上戏曲。沈虹光评价《童声》是一部有“看点”的戏,在揭示历史和艺术表现角度方面都体现出了独特性。赓续华评价该剧有画面感、雕塑感,并融入了京剧、歌唱等多种形式,有创新性发展。专家们还就该剧剧本、服装、道具、灯光、表演等各方面进一步打磨提升提出了具体改进建议。

据湖北省京剧二团团长胡建铭介绍,该团多年来坚持打造“少儿京剧”品牌,先后创作了《小凤》《梁子湖传说》等多部原创少儿京剧,形成了鲜明的办团特色。其中,《小凤》更荣获文化部第九届“文华新剧目奖”、“文华表演奖”、“文华舞台美术奖”。(来源:微信公众号“相问剧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