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特有的几个生理现象你都遇到过吗?

新手妈妈面对着稚嫩的小生命大多会手忙脚乱,宝宝又好像要考验妈妈一样,状况百出,常常把妈妈折腾得手足无措。别着急,让我们解读一下新生儿特有的生理现象吧。

胎脂

刚生下来的新生儿皮肤上有一层白色、油腻的东西,有的部位多一些,有的部位少一些,医学上称为“胎脂”,可保护胎儿皮肤不受羊水浸润的影响,出生后,仍能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出生后环境的温度较低身体的热量要向四周散发,使体温降低,这一层胎脂有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发、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

“胎脂一般在出生后一两天内会自己吸收,所以不必擦掉。”

刚出生的宝宝,体形特点是小短腿、大身子。

新生儿特有的几个生理现象你都遇到过吗?


新生儿斜视和眼球颤动

新生儿的眼球运动还不能很好地协调,有时会看到两个黑眼珠不向同一方向移动,这种情况叫斜视,俗称“对眼儿”。有的新生儿的黑眼珠上下或左右颤动,医学上叫眼球震颤。以上情况在新生儿时期是正常现象,经2~4周会自行消失。

新生儿的蛙形腿

新生儿仰躺时,两腿膝关节呈屈曲状,像青蛙腿一样。手常常是握拳状,肘关节屈曲,放在胸前,这是新生儿的正常姿势。如新生儿的肢伸直,或四肢肌力偏低,反而是不正常表现。

新生儿特有的几个生理现象你都遇到过吗?


“马牙”和“螳螂嘴”

有些新生儿牙床的黏膜上有米粒大小或绿豆大小的白色突起物,它就是人们常说的“马牙”或“螳螂嘴”,这是口腔黏膜下的脂肪组织,可以帮助宝宝有力地吸吮。随着吸吮期的结束,会慢慢消退。

脱皮

几乎所有的新生儿都会出现脱皮的现象,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皮肤是浸泡在羊水里的,而且宝宝的皮肤表面有胎脂覆盖,而出生后皮肤没有了羊水浸泡,身上的胎脂也慢慢地褪去,皮肤就逐渐完全暴露并和干燥的空气接触了,造成了表皮脱落的现象。

不同的宝宝会有不同程度的脱皮表现,有些宝宝可能只是轻微地掉皮屑,有些宝宝可能会比较明显,像蛇蜕皮一样大片的脱

皮。但是,只要宝宝饮食睡眠都没有异样,那都是正常现象,妈妈不要太担心,皮屑脱落后,皮肤就正常了,无须特别采取保措施或强行将它撕下。

新生儿特有的几个生理现象你都遇到过吗?

“假月经”和“白带”

有些刚出生的女婴就出现了阴道流血,有时还有白色分泌物自阴道口流出。这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内受到雌激素的影响,娩出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脱落,阴道就会流出少量血性及白色分泌物,一般发生在宝宝出生后3~7天,持续一周左右。

新生儿乳房肿胀

正常新生儿,无论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出生后一周左右会出现双侧乳腺肿胀,大的如半个核桃小的如蚕豆,有的还分泌乳汁。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宝宝在胎儿期体内存在着来自母体一定量的雌激素、孕激素和生乳素所致,一般两三周便可自行消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