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成交慘澹,開發商死扛房價不讓利,這套房您還買嗎?

金九銀十成交慘淡,開發商死扛房價不讓利,這套房您還買嗎?

十一黃金週剛剛過去,在這旅遊業風生水起的國慶假期,樓市似乎再次以慘淡收尾。往年的樓市在金九銀十這一節點中,如同熱門的景區一般,放眼望去除了人頭還是人頭,可今年的樓市不勝往昔輝煌,金九已頹,銀十開局遇冷,成交慘淡!

就在剛剛結束的國慶7天小長假,樓市的整體表現呈平穩狀態,市場出現了高位回落現象,據數據統計,從典型城市網籤數據來看,國慶7天,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網籤235套,二手房住宅網籤44套;上海新建商品住宅網籤645套;廣州656套;深圳226套。整體看,與2017年國慶期間相比有漲有跌,一線城市延續了超過一年的低迷成交量。

慘淡的不止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也是頻頻遇冷,數據顯示,今年杭州十一假期內新房成交量為293套,相較去年同期下跌70%,同時也創下近10年來國慶假期期間成交量的新低。以價換量成為房企在市場中生存的救命稻草,據統計全國50餘個重點城市,已經有10餘個品牌房企在打折促銷,預計四季度房企降價的大趨勢將在更多城市和項目上得以體現。

但仍有大部分開放商死扛房價不讓利,或許這也正是影響樓市遇冷的重要原因。但這種死扛房價不讓利的現象,在當下樓市的大情境之下,或許所面臨的結局就是消亡。本著“房住不炒”的中心思想,再加上層出不窮的調控政策保駕護航,投資商品房無利可圖、房價成下跌走勢,更有中低價商品房、共有產權房及保障房大量推出,市場觀望的氛圍也日漸濃郁,降價促銷、以價換量或許將會是樓市中很長一段時間的主要表現。

在這種情況之下,購房者紛紛縮回伸出一半的手,停下來觀望,徘徊於各個樓盤,在價差中尋求最佳的居住環境入手,對於這些死扛房價不讓利的開發商而言,其選擇權已經由主動轉化為被動,所面臨的結局或許便是樓盤銷量停滯不前,樓盤銷量的停滯便是開發商消亡的開端。

市場決定未來的方向,降價促銷、以價換量才是現階段樓市的生存之道。對於開發商死扛房價不讓利的樓盤而言,只能向消費者問上一句,這套房您還買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