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門戶的「江湖Pony哥、出師丁三石、低調張朝陽」

如今有溝通的地方就有騰訊的身影,有騰訊的地方,就有馬化騰Pony哥的傳說;

從傳統的門戶網站,再師從暴雪(一個被遊戲耽誤了的影視公司),9年多了,現在也算出師了,丁磊終於也可以說網易是遊戲公司了;

作為馬化騰曾經膜拜的對象,現在的張朝陽低調的有些過分。

四大門戶的“江湖Pony哥、出師丁三石、低調張朝陽”

作為馬化騰曾經膜拜的對象,現在的張朝陽低調的有些過分。曾經的“四大門戶”裡,現在的90、00後,知曉的或許只有“騰訊、網易、或者微博”了;騰訊自不必說,網易讓人記住它的是遊戲和營銷,微博對於追星的“粉絲”再熟悉不過。

4年前的搜狐還是有段時間有存在感的,那時的搜狐視頻做的確實不錯,酷炫的科技UI外觀,音質、視頻質量都算不錯。

但16年以後,格局變了,背靠阿里的優酷(土豆)開始了內容佈局,用著百度支持的愛奇藝也加緊了內容版權佈局,作為騰訊親生子的騰訊視頻待遇自然不會比這二者差到哪兒去;首先NBA的版權,再一個閱文集團下面許多火爆的動漫IP,還有買買買的內容。

四大門戶的“江湖Pony哥、出師丁三石、低調張朝陽”

十年的互聯網發展,四大門戶用互聯網PC顛覆了輝煌的紙媒;而四大門戶裡的騰訊在移動互聯網顛覆互聯網PC的狂潮中成了“弄潮兒”。

身處同樣起跑線的四大門戶,為何如今相差如此之大?

四大門戶的“江湖Pony哥、出師丁三石、低調張朝陽”

騰訊

騰訊作為互聯網元老,經歷了“四大門戶”時代,也很幸運的成為了“BAT”時代,BAT中的一員;馬化騰曾經崇拜過張朝陽,QQ剛誕生的時候,有段時間,QQ已經有了幾萬的用戶量,但是資金遇到了問題,馬化騰找到了張朝陽,想讓其以300萬的價格收購QQ,但張朝陽拒絕了馬化騰的請求,原因是:張朝陽認為QQ沒有價值。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沒有價值”的通訊工具支撐起了後來的騰訊帝國。根據騰訊數據統計顯示,QQ最輝煌的時候出現過2.7億人同時在線;2005年3月,騰訊收購FOXmail,張小龍加盟騰訊,並全面接手QQ郵箱團隊。

2010年,微信正式立項;微信的立項背景不僅是當時智能手機正在普及,更重要的一點是QQ的用戶增長顯出乏力;

2012年,微信推出4.2版本,在兩年不到的時間裡累計積累用戶2億;2018年3月5日,馬化騰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在春節期間,微信和Wechat的合併活躍用戶數量達到10億。

騰訊在收購LOL、推出移動手遊王者榮耀等措施後,估值達到36039億元。

四大門戶的“江湖Pony哥、出師丁三石、低調張朝陽”

網易

知道網易還得從魔獸這款遊戲說起,那時候國內對九城代理哀聲哉道;2009年6月,國內幾乎所有的魔獸遊戲玩家都知道了“丁大錘”,知道了網易。

作為一個新媒體兼職運營者,小星星還是知道網易這幾年在“門戶”這個形象上改觀不少,首先是網易PC端的新聞質量沒有因為頭條等信息流分發app 的出現而下降,也沒有因為老對手騰訊新聞的“財大氣粗”而妄改產品線。

上面說到信息流分發技術,四大門戶裡除了新浪,其他三者的速度都是一流的,沒有錯過自媒體這個潮流。

但小星星要說的不是網易的新聞或者其自媒體平臺,要說的是網易遊戲;之前爆火的陰陽師,如果不是因為中途運營失誤,大量的遊戲玩家利用Bug刷數據、裝備,導致這款遊戲受到質疑,小星星有理由相信,陰陽師會比現在的數據好一倍。

但不管怎麼說,從網易遊戲陰陽師、光明大陸及最近的端遊逆水寒看來,網易的魔獸代理人不是白乾的。雖然2018年網易的遊戲營收同比下滑較大額度,但不得不承認,網易現在做遊戲確實有一手,並且這裡帶過的還有網易的營銷。

四大門戶的“江湖Pony哥、出師丁三石、低調張朝陽”

新浪

根據四大門戶網站,2016年Q4財報來看,新浪的營收是四大門戶裡墊底的那個,才10.3億美元;

如今的新浪在自媒體浪潮來臨之時,沒有積極的擁抱自媒體;在短視頻領域又難以持續性的發力,美拍視頻雖然靠微博導流,火了一段時間,但是快手、抖音及頭條系其他短視頻出來就再難有聲音了。

新浪微博鋪天蓋地的功能頁,雖然飽受用戶詬病,但不能否認的是這是新浪商業化嘗試的一步,這一步是在嚴重犧牲用戶體驗的情況下進行的,收益固然是得不償失的。

再從微博這個新浪唯一拿得出手的產品來看,現在微博用戶很難再有較大的增長是因為,全中國明星也就那麼幾個人,即使現在網紅增長速度迅速,可喜歡刷微博的粉絲就那麼一些,新用戶進微博,都被“社交次重感”擠跑了。

新浪雖然有微博,有名聲,但結局或許會如新浪娛樂一樣,不溫不火。。。

四大門戶的“江湖Pony哥、出師丁三石、低調張朝陽”

搜狐

搜狐近來低調的有些可怕,這不像張朝陽的作風。

根據搜狐2016年的財報來看,搜狐全年營收16.5億美元,淨虧損達2.26億美元。這一結果是出人意料的,意想中的搜狐應該比不過新浪,畢竟搜狐在現在市面上沒有什麼像樣的產品和大動作。

曾經的四大門戶網站,本在同一起跑線,但借乘移動互聯網的東風,騰訊依舊還是中國互聯網界的“超級獨角獸”;網易雖然沒有騰訊的輝煌,但在遊戲行業也算出師了;搜狐似乎要一直低調下去;新浪雖然有微博撐門面,但是拿得出手的東西已經很少了。

十年瞬息萬變,唯有真正的掌握住核心——用戶,才能長久;騰訊是這樣,網易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