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的人口歷程:多子多福到計劃生育的時代變化


大國的人口歷程:多子多福到計劃生育的時代變化

歷史上,在古代,計劃生育被正史提及的很少,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地廣人稀,龐大的疆域足夠天下百姓的生存,並且由於當時科技、醫療條件的低下,人類的死亡率很高,只有龐大的人口基數才能確保足夠的人口數量。當時沒有機器,人是主要的勞動力,歷史上中國是典型的農業國家,龐大的封建王朝正是由無數的小農經濟支撐起來的,作為小農經濟的支柱,代表勞動力的人口是重中之重,人口的數量直接關係著一個國家的命脈。

在自然界中,自然也沒有計劃生育之說,因為物競天擇、弱肉強食、適者生存,自然界有無數大大小小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生生相剋,互相制約,無論是哪一種生物都很難無節制的發展,就算有一種生物能夠無節制的發展,最終也會因為生存環境的嚴格限制,進而縮小數量。

大國的人口歷程:多子多福到計劃生育的時代變化

可是人類是一個例外,人類擁有著超越自然的能力,一旦擁有無上的權利,其貪婪之心也會越來越大,人類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斷地向大自然索取,寶貴的原生態自然資源被消滅殆盡,一旦自然被破壞,那麼賴以生存的人類就會遭遇滅頂之災,人類生活在大自然提供的美好之中,人類逐漸對大自然的恩賜感到了麻痺,忘記了自己美好的生存環境來源於自然,氧氣由大自然製造與平衡,溫度需要大自然調節,降水需要大自然提供,每個地區的氣候則依賴於大自然,大自然的臭氧層保證人類不受紫外線的迫害,人類貪得無厭不斷地破壞自然,而人類製造的最終苦果則會由人類自己承擔。

有一個口號是保護地球,這個口號冠冕堂皇,可是偉大的地球真的需要人類的保護嗎?在地球幾十億年的歷史上,什麼環境都經歷過,甚至有些環境壓根不能讓所有生物生存。人類的所作所為不是在保護地球,而是在保護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其實就是在保護人類自己。

大國的人口歷程:多子多福到計劃生育的時代變化

人類的科技不斷髮展,已經高度發達,足以養活更多的人口,可是現在很多國家已經不能再隨意增加人口了,人口增加,對大自然的負擔也就增大,後患無窮,也許獲得了短暫的效益,可是從長期來看,數量龐大的人口將會造成巨大的損失。

並且科技不斷髮展,人類本身的附加值也在不斷增大,與其增加人口,不如對有限的人口進行高等教育,如此出來的一個人才,能夠擁有許多個人的能力,在新的時代,人類的基礎能力都在逐步被機器代替,人類需要的不是知識貧乏的人,而是擁有龐大能力的人才。為了集中精力和財力來培養人才,人類自然就減少了對普通人的生產過程。人類需要的是人才,不是普普通通的人。

大國的人口歷程:多子多福到計劃生育的時代變化

我國,上世紀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出現了一次人口大爆發,一對夫妻普遍生育多個孩子,甚至最多的居然生育了十幾個孩子,孩子可以養活,但教育普遍不高,可正是這些孩子,奠定了最近三十年中國經濟發達的基礎,創造了經濟快速增長的奇蹟。

六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在九十年代正是結婚生子的美好年齡,在本世紀的前二十年也正是壯年,這批孩子人口基數十分龐大,正是中國人口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這批孩子幾乎正好和偉大的改革開放重合,為改革開放時的中國提供了十分巨大的勞動力,當時人口的年齡結構表面上十分完美,勞動人口占據了很大的比例,正是因為這批數量龐大的年輕人的加入,中國經濟在改革開放之後實現了偉大的騰飛。然而也為後面社會環境造成了非常大的隱患。

大國的人口歷程:多子多福到計劃生育的時代變化

由於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出生太多的人口,為了國家的穩定和諧,相關部門決定對人口進行有效遏制,1982年9月,計劃生育被定為基本國策,同年12月寫入憲法。從此計劃生育便轟轟烈烈地在中國被執行,計劃生育的執行過程是一個急剎車的過程,由於是急剎車,出現了很多嚴重問題和強烈矛盾,同時也造成很多社會問題,其中男多女少就是一個重大問題。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重男輕女的思想雖然在現在看來封建庸俗,可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則有著非常強烈的現實意義,男人是農業社會中重要的勞動力和生產力,一家人若要美好生活,首先要保證能吃飽不餓死,作為生產糧食的男性群體,對於家庭和國家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很多家庭從現實出發,在嚴格的計劃生育之下,選擇了符合家庭利益的權宜之計——放棄女孩,擁有男孩。

大國的人口歷程:多子多福到計劃生育的時代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