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住手!別讓「你真棒」毀了你的孩子!(深度好文)

快住手!別讓“你真棒”毀了你的孩子!(深度好文)

-01- 我們都愛他

身為父母,沒有人不愛自己的孩子。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熱愛學習、健康成長,能夠取得超越自己的成就。

“為了孩子的成長,我可以做任何事,哪怕付出所有”,父母們總是這樣想。

如何讓孩子健康成長,取得成就呢?

由此形成了各式各樣的教育方法。

目前,比較有共識的看法是主張對孩子多表揚、多鼓勵,讓孩子在這種表揚和鼓勵中樹立信心,從而愛上學習,不斷進步。

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

快住手!別讓“你真棒”毀了你的孩子!(深度好文)

-02 -你真的會表揚嗎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的鼓勵:

“你學得真快,你真聰明”

“你畫得真好,你真棒”

“你寫得真好看,真是個天才”,

孩子們聽到後會有怎樣的反應呢?

高興嗎?當然高興,因為他得到了肯定。

但是在高興的背後,聰明的孩子們也能聽出來另外一層意思。

“如果我學得不那麼快,就不聰明瞭”

“我以後不畫那麼難的畫,畫不好我就不棒了”

“我不能寫難寫的字,不然就不是個天才了”

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在向孩子傳遞著某種信息,有些並不是我們的本意。

但是孩子們,遠比我們想象中的更聰明,他們能聽清話語背後的意思,並據此作出自己的判斷和行為決策。

快住手!別讓“你真棒”毀了你的孩子!(深度好文)

-03- 結果適得其反

是不是有點失望,和我們的期待適得其反。

難道孩子們不希望被表揚嗎?當然不是!

孩子們都希望得到表揚,尤其是諸如“聰明”“天才”之類的字眼。

這會讓他們很有成就感,讓自己優於別人,顯得與眾不同。

於此同時,這也會強化他們對天賦、智力的過度依賴,讓他們覺得“我之所以做的好,是因為我原本就聰明,是個天才”,以至於在以後的生活中更執著於展現自己的天賦。

但是這種成就感是不可持久的,因為他不可能每次都有“天才”的表現。

一旦遇到棘手的問題,他們就會對自己產生懷疑,自信心就會消失,積極性也跌到低谷,會選擇逃避甚至是放棄。

“成功意味著我聰明,那麼失敗了意味著愚蠢”。

快住手!別讓“你真棒”毀了你的孩子!(深度好文)

-04- 表揚,但要恰當

這又會令我們陷入困惑:面對孩子的成就不可以表揚了嗎?

當然不是!要表揚,只不過要改變表揚的方式。

兒童教育學家海姆吉諾特說過:“表揚孩子時,不應該表揚他們的個性特質,而應該表揚他們的努力與成就”。

要避免對孩子的智力才能做出直接的評價,而是要誇獎孩子以成長為目標的努力過程,誇獎他們通過自己的實踐、學習、堅持不懈和有效學習最終達成的成就。

在談到成就時,也要傾向於表揚他們所付出的努力和所做的選擇。

幾天的練習後,今晚兒子終於學會了騎沒有輔助輪的自行車,他也學會了用成長型思維評價自己,“要多嘗試,多練習,這樣我就學會騎車了”。

快住手!別讓“你真棒”毀了你的孩子!(深度好文)

-05- 失敗的意義

對孩子的成就要有適當的表揚,那麼孩子失敗之後該如何安撫呢,這個問題似乎更棘手。

出於對孩子的愛,現代父母普遍存在著“過度保護”的現象。

一方面儘可能多地提供幫助,避免孩子的失敗;另一方面,即使失敗了,為了保護孩子的自信也會尋找藉口去安撫。

這種方式可以讓孩子暫時忘記失敗的痛苦,但是會讓他陷入對自己能力的“虛假自信”中,早晚會被困難打敗。

一個沒有真正面臨和應對過挫折的孩子,是脆弱的。

不能一味地掩飾和尋找藉口,要告訴他失敗的真相,幫助他分析失敗的原因,並教給他從失敗中學習的方法。

一味地掩飾和虛偽的鼓勵,只會讓他在未來感到更加失望。

孩子們需要的是誠實而有建設性地反饋,而不是陷入“你很聰明,本可以做好,只不過大意了”的幻像中。

直面失敗,從失敗中學習,這也是失敗的另類意義。

-E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