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認證進行時:藍十字腦科醫院探索國際水準醫療服務

公共場所不能隨意談論患者病情,實行“一人一診室”,在診室門後裝了閉門器,醫務人員隨時巡視;候診區,電子叫號屏隱去了患者的部分個人信息;為降低院內交叉感染,減少對患者的醫療傷害,從醫生到護士,甚至是打掃衛生的後勤保潔工人,都要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患者和家屬儘量學會規範洗手,七步洗手法的圖表遍佈病房;在所有洗手池旁、病房門口、治療車上、電梯口都放置快速洗手液,醫護人員、陪護和探視者進出病房,都必須進行手部消毒。

JCI認證進行時:藍十字腦科醫院探索國際水準醫療服務

同時,醫院推行5S精細化管理,堅持一室一巾、一床一巾,每個房間、每張桌子、每個角落纖塵不染,各類物品歸類整齊、標識清楚,甚至連電腦鍵盤都必須每日用消毒紙巾擦拭,還要做好清潔記錄……諸如此類,不僅體現保護患者權利、尊重患者感受,更避免院內交叉感染,這樣的細節在醫院隨處可見。

日前,記者一行再次來到上海十字腦科醫院,正趕上醫院創建JCI認證窗口期,全院醫務人員正在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心態,嚴謹的工作,投入這場與醫院未來發展,與醫院迴歸人性化,與個人職業生涯息息相關的攻堅戰中,通過全院齊心協力爭取一次通過驗證。

據悉,全球醫療界的“金印章”——JCI(國際醫院標準)是“質量”和“安全”的代名詞,是世界公認的醫療質量和服務的最高標準,代表醫院管理的最高水平。為構建質量持續改進的優質品牌醫院,打造國際水準醫療服務,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從去年6月開始備戰JCI。

“就診流程清晰了,醫患溝通順暢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環境更舒適了!”自JCI認證行動計劃以來,全院上下無論是醫療服務的日臻完善,還是管理流程的“精細化”,醫院每個角落都展現出前所未有新局面,醫護人員和患者都嚐到了這種“精細化診療規範”的甜頭。

據院方稱,“JCI是國際上最嚴格、最精細、最安全的醫療標準。”對照第六版JCI標準的14個章節、298條標準、1198項可衡量要素,醫院自從啟動JCI認證便開始了“掃蕩式”與“自虐式”地問題稽查與規範優化,對所有病歷進行梳理完善,共計修訂完善全院性制度和部門及科室制度800多項,完成質量、流程細節改進項目1100多項,改編應急預案、操作規範、臨床指南、法律法規、手冊等2000多項/冊,開展大大小小的培訓與演練1000多場次。

通過制度化和信息化,對150多名醫生制定詳細權限,制定了報告書寫、危機值上報等制度;分別根據出院診斷排名前六位和門診前五位病種制定了全院性六大臨床路徑和五大門診診療指南,各科室制定了優先級質量改進項目,引導醫生合理檢查,行醫由經驗性向科學性轉變,醫療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的同時,患者看病負擔也大大減輕。

JCI認證進行時:藍十字腦科醫院探索國際水準醫療服務

單就手術情況而言,比如安全核查制度(Time Out)已在手術室全面推行,手術醫生告訴說。“每一位患者進入手術室後,在其麻醉前神志清醒時,由手術醫生主持發起,所有手術醫務人員參與,共同確認患者身份正確、擬實施的手術方式正確、手術/有創操作部位正確等相關內容,準確無誤後才能開始手術,以保障患者安全。”

JCI最大特點是以患者為中心,對患者安全的重視。為此,從“看得見的標準建立”向“看不見的內在信息流程”改進,比如,在患者入院告知中,明確防止跌倒風險措施;身份識別採用“患者姓名+出生年月日”的核對方式;凡接轉患者均需有院內交接記錄;院內所有的設施設備都有清楚的標識,並清楚劃分放置區域;在每個衛生間都安裝了緊急呼叫鈴,連普通清潔工都學會了心肺復甦搶救,隨時應對可能出現在身邊的危險。

JCI認證進行時:藍十字腦科醫院探索國際水準醫療服務

JCI認證進行時:藍十字腦科醫院探索國際水準醫療服務

在消防安全方面,醫院更是不遺餘力,連續搞了多次消防演習,完全模擬真實的火警狀態。火災發生時,先滅火還是先運送患者,500多名不同方位的醫院員工究竟該怎麼行動,所有員工都必須瞭解自己的職責。醫院每一個病區都配置了消防裝置與粘貼標識,成立了專門的滅火小組,與院內的微型消防站裡應外合,“專人專責”,嚴格按照國際通用的RACE滅火程序,每個樓梯口的每扇門處於閉合狀態,確保由裡往外一推即開。

在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的過程中,對患者的關注更多更到位,從患者進院到出院,一切都以患者的個人感受為考量。

JCI認證進行時:藍十字腦科醫院探索國際水準醫療服務

JCI認證進行時:藍十字腦科醫院探索國際水準醫療服務

在大廳,有便民服務檯,有專門的醫護人員為每位患者仔細測量生命體徵與跌倒評估,時刻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與內心感受。“如果在病區走廊見到行走不便的患者,我們總是會給予關注,鞋子是否是防滑的、貼牆是否扶著扶手,叮囑家屬陪護或者責任護士直接陪護。”門診大廳工作人員如是說。

JCI認證進行時:藍十字腦科醫院探索國際水準醫療服務

醫院的診療服務還延伸到院外,增加對出院患者的隨訪、隨問、健康指導、康復情況的持續追蹤以及滿意度調查。一系列的改變不僅讓醫護人員感覺工作流程更順暢了,連患者回院複診時也反饋,現在醫院服務變得很溫暖了,“醫生電話都打到家裡問候病情”。

JCI認證進行時:藍十字腦科醫院探索國際水準醫療服務

前不久,上海醫衛體組的政協委員們參觀調研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紛紛讚賞醫院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強大的醫技實力和非常好的社會影響力,完全不遜色於公立醫院,為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樹立了“樣板”與“標杆”,尤其使社會辦專科醫院更具有競爭力。正如帶隊的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原上海市副市長左煥琛面對藍十字腦科醫院十年來取得的成績所言:醫院規範化、制度化、標準化建設成效顯著,短短十年裡,取得了非常好的發展,改變了我們對社會辦醫辦好難的觀念,社會辦醫院一樣能夠有品牌醫院出現。

記者看到,JCI所帶來的不僅是形式上與國際接軌,還有工作流程的標準化和安全理念的深入人心,更是為了給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讓患者享受有質量、有安全、可持續的國際水準的高品質醫療服務,讓醫院的規範服務充滿人文關懷,讓病房成為講述生命、情感、人性故事的地方……(於俊、李玉)

相關鏈接:

JCI是國際醫療衛生機構認證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簡稱JCAHO)用於對美國以外的醫療機構進行認證的附屬機構。JCI由醫療、護理、行政管理和公共政策等方面的國際專家組成,他們分別來自西歐、中東、拉丁美洲及中美洲、亞太地區、北美、中歐、東歐以及非洲。JCI認證是一個嚴謹的體系,是國際上最廣為推崇的醫院質量標準。JCI標準的理念是最大限度地實現可達到的標準,以病人為中心,建立相應的政策、制度和流程以鼓勵持續不斷的質量改進並符合當地的文化。JCI標準涵蓋368個標準(其中200個核心標準,168個非核心標準),每個標準之下又包含幾個衡量要素,共有1033小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