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才识“百宝嵌” (收藏之事)

收藏才识“百宝嵌”                     (收藏之事)

收藏才识“百宝嵌” (收藏之事)

今年春天,我外出摄影时,在一个山村的老农手中,收到一个像装糖果的盒子样的东西。拿回家让行家一看,才知这六角形,有盖子,似果盒一样的东西叫“百宝嵌”。

回到家后,上网一查知道“百宝嵌”这东西还真值钱:百宝嵌花果紫檀盒,是存放瓜子糖果类食品的果盒。百宝嵌是我国传统的工艺装饰手法,相传在汉代就有了这种做法,而这里的百宝嵌技法却是明代扬州漆器艺人周翥首创的,据《履园丛话》记载,“周制”百宝嵌的做法,以金银、宝石、珍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玛瑙、玳瑁、象牙、沉香,雕成山水人物、树木楼台,花卉翎毛,嵌檀梨漆品之上,大则屏风、桌几、书架、窗隔、小则笔床、茶具、砚匣、书箱、五色陆离,难以形容,真古来未有之奇玩也。由此可见百宝嵌这种工艺水平之高了。

收藏才识“百宝嵌”                     (收藏之事)

我收藏的这件百宝嵌花果紫檀盒,为清代乾隆时期的作品,紫檀盒的口径为三十厘米,宽为二十五厘米,呈六角形,通体以金星紫檀木制成,盒上有盖,盒盖的口沿部饰有描金回纹一圈。盒面上镶嵌着藕、莲蓬、白菊、黄菊、芙蓉、兰花等各色花果。金黄相间,相辅相成,很是好看。盒面花果采自绘画,但其效果却远胜于绘画,极富立体感。单从这盒的外部来看,真是荣华富贵,富丽堂皇,一看就是宫里的物品。行家告诉我这百宝嵌可是难得精品,值得一藏。

收藏才识“百宝嵌”                     (收藏之事)

从清代以后,百宝嵌技法进一步发展,也从宫里、富贵人家推广到民间。乾隆时期扬州著名漆匠王国琛和卢映之,就善于制作精美的百宝嵌漆器,并推动了百宝嵌工艺的大力发展。目前收藏市场上,很难见到精品的百宝嵌,在南方的一些古玩市场,虽然百宝嵌不少,但好的很少,并有一些仿品,所以,收藏百宝嵌,还是要擦亮眼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