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文化:金鱼胡同,帽儿胡同,八大胡同,府学胡同

金鱼胡同

北京胡同文化:金鱼胡同,帽儿胡同,八大胡同,府学胡同

金鱼胡同,大致形成于明朝,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关于名称起源并无文字记载,仅能从民间传闻大致了解一下。据称明代时此处多金银首饰铺,故名金银胡同,但后来因讹传与音变之故,被叫成了金鱼胡同。金鱼胡同全长540米,南接校尉胡同,北邻西堂子胡同。西口是繁华的东安市场和吉祥剧院,东口以占了近四分之一胡同的那府为顶端。金鱼胡同也曾经是饱含历史沧桑的老胡同,但如今已今非昔比了。现在的金鱼胡同高楼林立,路南是中国国际旅行社和王府饭店毗邻,路北则是原“那家花园”宅基改建的建筑群,其中以和平宾馆和台湾饭店最显豪华与气派。金鱼胡同还与晚清一位文人联系在了一起,他就是原“那家花园”的主人,清末大学士那桐。

帽儿胡同

北京胡同文化:金鱼胡同,帽儿胡同,八大胡同,府学胡同

明朝时,帽儿胡同称为梓潼庙文昌宫,清朝时称为帽儿胡同,胡同形成至少有700多年的历史,胡同名称的历史也有二三百年。文昌宫是供奉文昌帝的地方,文昌帝即文曲星,是神话传说中掌管文运的神仙。文昌宫早毁,后在原址上建小学。帽儿胡同的9号和11号是可园,是京城最富代表性的私家园林之一。35号和37号是末代皇后婉容故居。除婉容之外,这条胡同还住过很多名人,比如明代将领洪承畴、北洋军阀冯国璋。帽儿胡同全长585米,东连南锣鼓巷,西接北京的龙脉地安门中轴线,是北京幸存的25片胡同保护区中的一条非常著名的胡同,是当今北京城十大胡同之一,排行第四。有着百年历史的帽儿胡同虽然经历了岁月蚕食,但胡同依然保存着原来的风貌。

八大胡同

北京胡同文化:金鱼胡同,帽儿胡同,八大胡同,府学胡同

八大胡同曾是烟花柳巷的代名词。"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由西往东依次为: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现棕树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现小力胡同)。这些胡同元明时期,已基本形成了,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老北京人所说的“八大胡同"”并不专指这八条街巷,而是泛指前门外大栅栏一带。八大胡同从清初开始繁华,到乾隆更为繁华。清末,八大胡同妓院的档次在北京首屈一指,声名鹊起。民国时,蔚然成风。八大胡同也曾出现过感人肺腑的轶事和感情。状元夫人赛金花的传奇故事和青楼女子小凤仙与云南都督蔡锷将军的一段情都发生在这里。

府学胡同

北京胡同文化:金鱼胡同,帽儿胡同,八大胡同,府学胡同

明朝属教忠坊,称府学胡同,因顺天府学设在此胡同而得名。顺天府学的前身是元代的报恩寺。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府学胡同长五六百米,西至交道口南大街,南与中剪子巷相通,北与北剪子巷、文丞相胡同相通。府学胡同在明清两朝是北京士子进修、学习、考试的地方。据《顺天府志》记载,顺天府学的西部是学宫和孔庙,东部是文丞相祠,再东为文昌祠。府学的东西两侧建有育贤坊,现存部分殿宇。府学胡同是东城区一条重要街巷,保存了许多文物旧迹。顺天府学旧址,现为一所小学;文丞相祠对面马路南侧就是崇祯皇帝的贵妃田秀英的娘家“天春园”旧址,现为北京市文物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