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风险传导——当下企业加速衰退的催化剂(原创)

反向风险传导——当下企业加速衰退的催化剂(原创)

总体而言,企业风险可以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大类。除此之外,还有税务风险、法律风险等一系列衍生风险。

经营风险是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不为市场接受所产生的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无法按时偿付到期债务所产生的风险。两者紧密联系、相互转换。

从风险产生的途径分析,可分为正向风险传导途径反向风险传导途径两类。时下很多企业正面临着由反向风险传导途径引发的灾难性风险。

正向风险传导引发的风险和应对办法

反向风险传导——当下企业加速衰退的催化剂(原创)

当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因质量、功能、消费需求升级、或竞争对手挤压等各种原因,无法再为市场接受时,即意味着企业面临经营风险。一方面,企业大量的资金被库存占用,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产品的研发、升级换代。有的企业甚至陷入到连日常的运营都难以维持的境地。要突破这样的被动局面,唯有对外融资;另一方面,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债务、税款,需要按时偿还、缴纳。但由于现金流严重不足,企业根本无力偿付。进而引发财务风险、税务风险、法律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当企业同时面临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时,通常很难获得外部融资。其风险传导途径表现为:

从最务实的角度考虑,要想快速解决由经营风险引发的资金短缺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对部分资产进行变现。如存货的大幅降价,变卖部分非核心资产,迅速回笼资金解困;与此同时,与债权人就债务偿还时间、条件、利息重新进行谈判,争取债务和解。当然,这些办法只能使企业暂时渡过危机,要想彻底扭转局面,还得对企业战略、管理、经营进行深度的调整。

反向风险传导——当下企业加速衰退的催化剂(原创)

反向风险传导——由独立于企业基本面的财务风险强行引发的经营风险、系列衍生风险

反向风险传导——当下企业加速衰退的催化剂(原创)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一夜暴富,身家暴涨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这也是考验企业家定力的时代。实体制造业从产品的研发、试产、正式投入、市场接受、产品盈利、资金回笼,需要较长的周期。部分企业家耐不住寂寞,在没有冷静思考的情况下,转而热衷于房地产、或其它能能迅速暴富的行当。忽视主业,除了把大量的主业资金用于其它业务外,还以主业的名义进行大量的债务性融资。其规模远远超出了主业资金的承受能力、及资产规模。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这些融资中有很多是短期的债务性融资,进而出现了债务与资产的错配。在主业由于缺少后续资金的持续投入,早已羸弱不堪的情况下,一旦出现债务违约,将

强行引发经营风险,及系列衍生风险。对企业的伤害,极可能是致命的。为了不至于崩盘、让神话续写。唯一的办法就是“借新还旧”。因为这时主业产生的现金流,恐怕早已连债务利息都无法覆盖了。很多企业为此患上了“债务依赖症”,主业彻底荒废。债务的雪球越滚越大,直至把企业和企业家彻底拖垮。

反向风险传导——当下企业加速衰退的催化剂(原创)

区别与伤害

这两种风险传导途径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基于企业正常的经营逻辑。决策者立足于主业的经营,但由于战略、决策、管理等原因,使得产品失去了市场的认可。更准确地说,是失去了主流市场的认可。但不代表其产品完全没有市场;另一方面,专注于主业的企业,通常拥有完整的技术、人才团队,一旦挺过危机,重新调整战略,增强管理,企业重生的机率比较大。

而后者恰恰与此相反。当决策者忽视主业,转而寻求更高回报的业务时,变化的不仅是业务的内涵,更是决策者的经营逻辑。主业的盈利能力、市场份额、需求变化,已不再是决策者最为关心的。什么业务回报更高、收益更快、投资多少、钱从哪里来,现有业务与回报更高的业务如何捆绑经营进而获得更多的融资?才是决策者真正关心的。正是这种经营逻辑的转变,导致决策者随后作出了一系列足以致命的决策。因为决策者在浮躁的心态下,很难看清事实的真相,很容易进行盲目的决策。

当然,在正常的经营逻辑和风险传导途径下,也同样有很多的企业因为经营不善而破产。但问题在于,企业自正式成立的时刻起,就已经不完全是个人的了。除了满足经营者个人的财富需求外,企业更多的还承担了社会的功能与使命。

就这点而言,后者于经营者个人、于社会造成的伤害,都要比前者大得多。

反向风险传导——当下企业加速衰退的催化剂(原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