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註定是一場分離,我們該如何從小培養孩子自主獨立?

母愛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分離,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自主世界上的很多愛以相聚為目的,而父母的愛卻以分離為目的,我們花時間花精力陪伴孩子,教育孩子,就是希望我們的愛能給他們力量,成為他們的盔甲,讓他們更好的離開我們,成為他自己,去到屬於他的世界,過好自己的生活,獨當一面。

所以我們要培養的不是一個事事聽話的孩子,而是能夠獨立自主的孩子。我們要做的不是處處庇護,越俎代庖,替它們想好所有的事,替它們去做那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而是放開手,相信他們,給予適當的指導,他們自己去嘗試,去做,去體驗,在失敗和挫折中學習成長,在成功的喜悅中建立自信。

我兒子三歲上幼兒園開始,我們就開始培養他獨立自主。從生活小事開始,自己刷牙洗臉吃飯再到自己穿衣,收拾房間,出門旅行自己收拾行李自己負責拿。剛開始是做的不好,肯定沒我們替他做做的好。擠牙膏有時多有時少,刷牙有時刷的乾淨有時不乾淨,洗臉搞的到處都是水還洗不乾淨。可即使是這樣,我還是忍住了,我可以教他刷牙的方法,可以給他反覆示範,我可以給他買個電動牙刷,給他刷牙沙漏,教他洗臉的方法,但我們沒有替他去做。很快,他就掌握了方法,做的很好。很多事情我都是這樣去做,事實證明,當我們相信孩子,給予鼓勵和適當指導,他們比我們想象的要做的好很多。

建立規則,根據孩子自我管理的表現不斷增加授權的範圍,給孩子更多的自主權,不僅可以減少我們之間的衝突,更可以激勵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不斷的提升,更好的獨立自主。比如說玩玩具,我兒子就很清楚的知道:家裡的玩具都可以拿出來玩,可以在客廳玩也可以在房間玩,但是玩過以後一定要收起來,如果不收,第二天甚至第二天都不能再玩這些玩具了。再比如說不影響他人,早晨他起來的比較早時,他會自己先刷牙洗臉或者玩或者看書,但他不會打擾我和我老公,中午休息他不想睡覺同樣可以自由,但不能影響別人,不能玩聲音很吵的玩具。因為這些規則,我們根本不用整天跟在後面叨叨,也不用跟他置氣,他知道他去做了也就不覺得這是束縛,反而感受到的是自由。時間久了就變成了一種習慣,他也就能很好的自我管理。被人管的感覺和自己管自己的感覺完全是兩碼事。兩種感覺。

當然,孩子的獨立自主不是一朝一夕就培養出來的,也不是隻授權,放任不管,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花心思,抓住每一次機會做好了教育的鋪墊,再去放手,就自然而然有效果。比如說孩子的金錢觀。孩子偷錢,孩子亂花錢,孩子不知道父母賺錢辛苦等等,因為這些顧慮我們就把錢管的很緊並不是什麼好辦法,隨著孩子越來越大打罵管效果有限。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小就讓孩子知道我們想告訴他的這些並相信他,給他與年齡匹配的錢和信任,讓他去管理,去使用。再實踐中更加明白我們告訴他的道理。

在我兒子三歲上幼兒園開始,我就會在每次去逛超市的時候給他10塊錢或者20塊錢,告訴他這是媽媽給他的錢,就是他的了,他可以買自己想買的東西,剩下的錢可以自己保管,也可以請媽媽幫忙保管,但還是他的錢。他只能使用自己的錢,不能拿家裡其它的錢,所以他就知道了。雖然我們總是把硬幣到處亂丟,但如果我不說讓他拿去放到他自己的存錢罐裡他是不會去拿的。

慢慢的他有了這樣的概念和意識,他自己在家開小超市賺到的硬幣以及平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給的一兩百,兩三百的錢我都讓他自己收著,告訴他這是他自己的錢。他都能管理的很好,並不會去亂花,卻願意拿出來請我幫忙給爸爸準備生日禮物,請爸爸幫忙給我準備生日禮物。

通過我自己的實踐經歷以及育兒理論知識的學習,如果大家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建議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要這樣去做:

1、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自己去做,並告訴他們這是他們自己的事,你不會替他做。如果孩子完全可以做,有能力做,只是不知道怎麼做,我們可以教他方法,給他示範。剛開始要以鼓勵為主,針對孩子每一次的小進步給予及時的肯定。如果孩子做的不好,也不要去抱怨,去指責,甚至給孩子負面的評價,比如說你怎麼這麼笨,我就說你肯定不行這樣的。打擊孩子的自信,會讓孩子害怕獨立。

2、忍住自己的嘴,不要急著告訴孩子答案或者應該怎麼做好,讓孩子學會自己去思考,去嘗試,去摸索,自己找到更好的方法,即使會失敗會經受挫折,也是一種成長。

3、多給孩子自己做主的機會,你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或者告訴可能會發生的結果,但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自己承擔後果。如果他沒有聽取你的意見,產生了不好的後果,不僅下次他會考慮的更周全,也會學者接納,傾聽我們的那些道理和建議。

4、既要建立規則,又要給孩子授權。根據孩子的能力和表現,增加授權的範圍和自主的權利,並且讓孩子知道他做的越好,自主的權利會越多。

5、把孩子真正的當成家庭的一份子,邀請孩子參與家庭事務的討論,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這是幫助孩子培養自信的好方法。當孩子充滿自信,相信自己時,他才有勇氣去嘗試,去獨立

6、適當的在孩子面前示弱,讓孩子幫助我們,不僅會讓他感到開心,感到被需要,增加自信,也會無形中鍛鍊孩子的能力。

7、允許孩子不聽話,允許孩子和我們的意見不一致,如果孩子說的有道理或者按孩子說的辦也沒什麼壞處,我們可以採納他的意見。這並不是鼓勵孩子叛逆,而是讓孩子感到尊重,讓孩子學會思考,鼓勵孩子獨立自主

8、教育孩子永遠不要怕麻煩,不要只考慮眼前方便,自己的方便和省事。而是要考慮長遠,考慮是否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雖然授人以漁比較難,但這就是身為父母要做的事。我們現在可以替他們做事,可我們替不了一輩子,替不了所有的事,替不了他們的人生。所以要花心思教他學會自己對自己負責。

我們用盡一生也只能陪孩子一程,他未來的路要靠自己去走,他的人生要靠自己去打拼,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處處庇護,不是緊緊抓住。而是培養他們自信,教他們獨立,用我們的智慧幫助他們成為自己。我們要成為孩子的人生教練,讓孩子成為球場上的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