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面对面①」优化法治环境 为创建法治的自贸试验区保驾护航

「大咖面对面①」优化法治环境 为创建法治的自贸试验区保驾护航

「大咖面对面①」优化法治环境 为创建法治的自贸试验区保驾护航

距离第二届世界油商大会召开

倒计时 3 天!

IPEC2018 大咖面对面

浙江自贸区,筑梦大未来。第二届世界油商大会召开在即,会议举办地舟山再次成为价值高地,备受瞩目。如何借此良机乘风破浪,紧握浙江自贸区发展脉搏?“中国浙江自贸区”官方微信即日起推出“IPEC2018 大咖面对面”专栏,邀请本届大会的高规格嘉宾分享、交流观点。

本期,我们邀请到的是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杨贵生、董杰

「大咖面对面①」优化法治环境 为创建法治的自贸试验区保驾护航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杨贵生

「大咖面对面①」优化法治环境 为创建法治的自贸试验区保驾护航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董杰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自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将《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涉及政府职能转变、投资开放与贸易自由、金融服务与财税创新、综合监管与法治环境等方面70余项政策措施转化为法律条文。您认为,这项《条例》对推动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和发展有何意义?

「大咖面对面①」优化法治环境 为创建法治的自贸试验区保驾护航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董杰:

浙江省是同一批设立的自贸试验区中第一个出台省级地方性法规,同时也是第一个将“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写入法律条文的省份。《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是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基本法”,是推进建设“法治浙江”的创新表现,对浙江自贸试验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条例》突出了自贸试验区的特色,是为新时代浙江改革开放立法。本条例的制定,在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自贸试验区的决策部署要求的同时,也体现了浙江地方立法的新时代改革精神。《条例》从国情和省情出发,围绕准入、监管、财税、航运、金融、法治等核心问题立法,结合浙江区域特色、先行先试,针对性地建立了一套适合自贸试验区需求的制度。

「大咖面对面①」优化法治环境 为创建法治的自贸试验区保驾护航

图源:浙江日报

其次,《条例》的实施是制度上的创新。自贸试验区肩负重要历史使命,为建设成为东部地区重要海上开放门户示范区、国际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先导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配置基地,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而《条例》集全省之力建设自贸试验区,如下放给管委会的省级管理权限,还将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原则性入法,从机制上突破创新,鼓励和支持自贸试验区的发展,为自贸试验区的发展的提供了法制保障。

《条例》侧重便民惠企,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条例》在内容上,将我省的“最多跑一次”以法律形式加以固化,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形成清单式行政管理模式,实行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行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和部分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通过这一系列的便民惠企改革举措,优化了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大幅提升了行政服务便利度、激发了市场发展活力。

访

您能否谈谈未来浙江自贸试验区应如何加强法治环境建设以及该如何提供更优的法律服务?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董杰:

加强法治环境建设需要从多个层次来思考,突出重点,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加强法治环境建设。首先,党委要起到引导作用。《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落实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求,是党和国务院的意志体现。我们要充分发挥好这一自贸试验区“基本法”的引领作用,通过依据《条例》去解决矛盾和处理问题。其次,立法机关要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立法机关要针对自贸试验区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具有浙江自贸试验区特色的法律制度。切实地让有关部门和企业、个人有法可依,这是最为基础的一环。

此外,行政、司法、监察等部门要发挥好法治环境建设保障者的作用。这些部门位于法治环境建设的重要位置,开展工作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序、高效地推动《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实践应用,优化自贸区的法治环境,为创建法治的自贸试验区保驾护航。与此同时,律师等法律从业者要发挥好主力军的作用。法律从业者是参与法制环境建设的重要主体,每一个个体都要树立起守法、懂法、爱法的观念,更要走到群众当中,配合相关部门为广大老百姓普法、讲法。法治环境的建设工作,只有群众支持和参与,积极配合,才能取得卓越的成效。

「大咖面对面①」优化法治环境 为创建法治的自贸试验区保驾护航

至于如何提供更优的法律服务,仍然离不开以上的这些主体的共同努力。各级党委以及立法部门要针对自贸试验区的新形势,及时、高效地制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在制度层面上满足自贸试验区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对法律服务所提出的新要求。行政、司法、监察等部门要主动适应自贸试验区经济发展对公共法律服务提出的新需求,切实发挥好自己的职能作用,将符合自贸试验区法治需要的政策、法律法规落实到实处,如在司法行政等机关在工作当中,要始终坚持让法律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的理念,着力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在技术上可以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将线下法律服务资源择优架构到线上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助力群众“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使工作更贴近企业、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法律从业者,更加扎实推进惠企便民法律服务工作。

在法律服务方面,法律服务机构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通过参与法律援助等公共事项融入到“最多跑一次”模式,保证优质法律服务的覆盖面;此外,法律服务机构要聚焦自贸试验区企业最现实的需求问题,如针对自贸试验区未来的经济发展,优化专业技能,打造更专业的金融、海事海商等服务队伍;随着自贸试验区国际化进程加速,法律服务机构也要不断强化国际间协作程度,可在相关部门的有序指导下与境外法律服务机构建立协作关系,为营商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

今年的世界油商大会,大成律师事务所和浙江省法学会承办了其中一场平行论坛,主题为“全球油气投资合作中的法治环境与法律服务”,您能否给关注本届油商大会的业内外人士提前透露下,您将带来什么主题的主旨演讲?

「大咖面对面①」优化法治环境 为创建法治的自贸试验区保驾护航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贵生:

世界油商大会是国际石油行业的最高规格会议,要在这个会议分享什么观点,颇令人费心思。我在大成律师事务所中国区负责能源、自然资源与环境专业业务,同时带领大成团队为自然资源部担任常年法律顾问,最后选择演讲的题目是“油气勘探开发法律制度与政策动向”。

「大咖面对面①」优化法治环境 为创建法治的自贸试验区保驾护航

图源:网络

在这个演讲里,我首先想向各位参会嘉宾简明扼要介绍下中国油气勘探和开发领域的法律制度和相关政策,希望大家能对中国这方面的法律制度有全貌式的了解,今后想学习、研究这一块的法律规定时,有一个指南或索引。为了便于嘉宾们理解法律规定,我将对相关法律、政策的立法背景、宗旨,或者值得修订的内容,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其次,我还想跟各位参会嘉宾交流一下中国油气勘探和开发领域的政策动向。好多人都知道:中国油气勘探和开发由“三桶油”或者说“四桶油”垄断经营。《石油发展“十三五”规划》、《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了油气体制改革,改革方向是破除垄断,对国企、民营、外资平等开放。当然,外资还应该遵守外资准入的相关规定。据悉,改革正稳步推进,相关重大政策可能不久即将出台,很值得期待。期待会上与各位参会者的交流。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

「大咖面对面①」优化法治环境 为创建法治的自贸试验区保驾护航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是全球化程度最高、全球规模最大、业务增长最快的国际化律师事务所之一。目前,大成总人数超过18800名,在全球拥有逾9000名律师,服务超过70个国家,业务遍及加拿大、美国、欧洲、英国、中东、非洲、澳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以及整个亚太地区,致力于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专业、全面、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大咖面对面①」优化法治环境 为创建法治的自贸试验区保驾护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