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風,很重要,更得益於傳承

“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謂百變不離其宗者,大抵胚胎於家庭中。”蔡元培曾寫於《中國人的修養》。

如果將好的人品修養、生活習慣以至一門技藝傳承給子孫後代,會對後代產生深遠的影響。

好的家風,勝過千萬名校。

好的家風,很重要,更得益於傳承

像著名作家錢鍾書先生就是在好家風的薰陶下成長起來的。

錢鍾書的父親——國學大師錢基博,是清華有名的國文教授。他偏愛古書,平時總會看書抄書,並在摘錄上寫上自己的看法。他對兒子的管教也極為嚴格,錢鍾書十五六歲時,還曾經因為讀書不用功捱過打。

錢鍾書讀書時,除了要完成學校規定的作業,還讀古文名著。

這位“博學鴻儒”後來秉承了父親治學嚴謹的風格,踏踏實實地做學問,惜時如金,淡泊名利。即使是在戰亂期間,他也沒有停止工作和寫作。他畢生致力於文學研究,並將中國文學藝術推向了世界。

錢鍾書時刻將父親的教導銘記於心,並以實際行動將之傳承給了女兒錢瑗。

錢瑗外出開會或者講學時,每每會議結束,她要不馬上回到學校,要不就在旅館裡看書備課,很少出去遊玩。錢瑗晚年雖然身體不適,躺在病床上行動不便,卻仍手不釋卷,勤于思考。

對知識的追求讓錢家幾代人都活得簡單而卓越。

好的家風,很重要,更得益於傳承

一個家庭在社會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上一代人傳下來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決定的。

那些有膽識、有遠見、敢吃苦的人,他們的孩子站在他們的肩膀上,會越攀越高。

為人父母者,千萬別想著安於現狀。你不努力,就輪到你的孩子加倍努力;你不成長,你的孩子同樣難於成長。

有這麼一句話:越是拼搏過的父母,越知道教育的重要。他們明白奮鬥的艱難、人生的不容易,能將自己受過的苦轉換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優良的學習、思考習慣,傳承給孩子。

優良的家風,才能百世傳承。這種傳承,也才是最好的家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