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在用你想不到的方式愛著你

-1-

每年春節過後,微博都會爆出一個固定的熱點:“媽媽裝的行李箱。”

有這樣的,

總有人在用你想不到的方式愛著你

還有這樣的,

總有人在用你想不到的方式愛著你

甚至還有這樣的。

總有人在用你想不到的方式愛著你

有網友調侃說,帶回去的東西還沒帶回來的多,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媽。

帶土特產,媽媽做的臘肉都能理解,但是帶兩隻活雞是怎樣啊?

除了這些,爸媽們還總會讓我們帶一些超市就能買到的商品,例如油、牛奶一類的物品,又沉又佔地方,小小的後備箱瞬間就被塞滿。

我有一些偏瘦,每次放假回家,老媽讓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稱重,然後在接下來的半個月裡就會變著花樣給我做各種好吃的。

等到離家返校時,再讓我稱一次,看著那毫無變化的體重,母親臉上只剩下滿臉的問號,納悶那些好吃的飯菜到底進了誰的肚子。

於是,每次我返校時都被老媽要求帶各種吃的,我嫌沉便偷偷地把東西拿出來,母親再悄悄塞進我的行李箱。

總有人在用你想不到的方式愛著你

-2-

曾看過一則故事,至今都讓我感慨萬千,名字叫《一碗餛飩》。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小女孩,和母親吵架後奪門而出。

走了一陣,肚子便咕咕的響起來,正好路過一家餛飩店,小女孩想去買一碗餛飩卻發現自己出門太急,身上一分錢也沒有。

當她準備離開時,善良的麵攤店主免費給了她一碗餛飩。

沒吃幾口,小女孩的眼淚就吧嗒吧嗒往下掉,感嘆一位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都可以對她如此好,而朝夕相處的媽媽只會跟她吵架。

老婆婆聽後笑了,說道:

“孩子,你怎麼會這麼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過煮了一碗餛飩給你吃,你就這麼感激我,那你媽媽煮了十多年的飯給你吃,你怎麼會不感激她呢?”

我們把最溫柔的一面留給陌生人,卻把憤怒、抱怨統統丟給親人。

我們肆意地揮霍著父母對我們的愛,不懂禮貌,不知感恩,只覺得一切都理所應當。

總有人在用你想不到的方式愛著你

-3-

我很幸福,出生在一個大家族裡,有兩個姑姑兩個叔叔,還有五個姨一個舅舅。

剛開始寫文時,文章的閱讀量很少破百,更別提有人打賞了。

有一次我在外面吃飯,等餐時無聊地撥弄著手機,突然收到提醒:縹緲給您打賞88元。還沒等我反應過來,緊接著又來一條提醒:縹緲給您打賞66元。

斷斷續續,這位暱稱為縹緲的用戶給我打賞了300多元。

那時候,我寫文全部的收入還不到100元,這筆鉅款著實讓我高興許久,按捺不住激動給老媽打電話報喜。

電話那頭,母親也跟著開心,但似乎有什麼事瞞著我。

最後沒忍住的老媽偷偷告訴了我真相,原來那位叫縹緲的用戶不是別人,正是我三姨,一時有些語塞,沒有失落,只剩下感動。

當別人抱怨我的文章沒有乾貨,抱怨內容太雞湯時,家裡人問我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累不累。

曾有一度,他們都勸我放棄寫文,找個工作安定下來,因為在她們看來,寫一篇文章要消耗大量腦力,實在是太累,擔心我身體吃不消。

除了三姨的打賞,五姨會經常轉發我的文章,叔叔伯伯們也會評論指出我文章的不足,鞭策我前進。

名利都是給外人看的,對於家人來說,我們依舊只是個孩子,比起腰纏萬貫、富甲一方,他們只希望我們能平安、快樂。

總有人在用你想不到的方式愛著你

-4-

最近一直在忙第二本書,前幾天剛剛完稿,10多萬字,老媽一個字一個字地幫我檢查,生怕有任何紕漏。

當我文章閱讀不好時,老媽打電話告訴我不要氣餒,多總結教訓;閱讀量不錯時,她又會打電話提醒我一定要戒驕戒躁,總結經驗。

和母愛不同的是,父愛永遠多了一層深沉,讓你感到踏實,感到溫暖。

有一次我爸午飯前給我打電話:“咋還不吃飯啊?不要一直坐著不動,寫一會兒文章就起來活動活動,放鬆一下。”

那時我在鄭州,老爸在老家南陽,離了幾百公里,我便撒謊說自己已經吃過。

老爸“惡狠狠”地說:“你少瞞我,你微信運動連100步都沒走到,肯定連寢室門都沒出去,趕緊去吃飯!一會兒拍個照片讓我看看你吃了什麼!別不捨得花錢,想吃啥就買,不夠了跟爸說。”

長大成人,肩膀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但這份擔子裡面有親情,有溫暖,更有幸福。

雖然偶爾壓得我喘不過氣來,但想到父母就會再次喚醒我奮鬥的激情,信心滿滿地迎接未來的挑戰。

總有人在用你想不到的方式愛著你

-5-

小時候,拼命地想要掙脫父母的懷抱,渴望長大,想要逃離貧窮的家鄉,去大城市生活。

那時根本讀不懂李白的詩,只覺得背起來真麻煩,直到離家後才真正讀懂那句藏在“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背後的傷感。

現在,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可以努力成為他們的依靠。

努力賺錢,讓父母在給自己買東西時能像他們給我們買東西時一樣乾脆;

努力奮鬥,有朝一日和父母一起出去看看;

世界那麼大,領著爸媽一起看。

帶老媽去一趟她夢寐以求的西藏,和老爸回一趟老家新疆,看看那天山流水,嚐嚐那地道的大盤雞,最後,再來上幾個羊肉串~

2018,一起加油吧。


文:用時間釀酒,專注時間管理、沒有太多成功經驗,倒有不少失敗教訓,願你我都少走點彎路。

圖:kianey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