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雕塑家景育民:公共藝術要有普世關懷

著名雕塑家景育民:公共藝術要有普世關懷

景育民

天津美術網訊 “架上雕塑具有鮮明的實驗性個人創作的獨立性,而公共藝術則必須與公眾發生關係,具有社會性及公共文化指向,兩者之間其實是個性與共性的差異。從架上創作到公共藝術,實質上是從個體性到普世性的空間轉型。一個獨立藝術家可以是主觀的,而一個公共藝術家必須遊走於主觀與客觀之間,與社會發生關聯。從這個角度來看,架上雕塑到公共藝術就不僅僅是空間方式的轉變,是從個體意識向公共文化的拓展,突出了藝術家作品的社會價值。”——景育民

諸多當代藝術家習慣於尋求創作風格的因襲關係,通過強化符號或圖像邏輯的連續性,以強調個體的“身份”認同。這實際上是通常的思維定式,然而卻往往使藝術家不自覺的陷入到自我營造的形式窠臼當中,限制了藝術觸覺的敏感度。景育民創作過程恰恰顛覆了這一點。他的作品絕不迴避對既有的形式叛逆與突破,也不輕易陷入其他異質文化的“他設”,而是在藝術語言大跨度的掌控調度中,遊離於多種形式法則之間探索表達的可能,在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當代的複雜情境中不斷整合出精神內核和話語系統,並建構出了兼具物理層面與人文層面雙重意義的空間形態。看景育民近三十年的藝術路徑,從具象寫實到東方意象,從架上雕塑到公共藝術,從個體思辨到普世關懷,其意義不僅是形式、觀念的蛻變或是空間的轉場,更是一個藝術家多年來由內到外的不斷突破,遊走於多元的規則與範式之間仍不失對本質的統攝,在包羅萬象的世相百態中靜觀獨悟、乘物遊心。

著名雕塑家景育民:公共藝術要有普世關懷

《無形之境》 2400×500×700cm 不鏽鋼 2015

對話人:景育民 & 武 沛

文字整理:宋耀茹

武 沛(以下統稱“武”):您近期在“3.3ART SCENE公共藝術季 ”的參展作品《行囊》可以說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經典之作,還獲得過公共藝術學術獎。這件作品不僅僅是公共雕塑的概念,並且還是一個“行動”的作品,通過城市之間的傳遞串聯一系列的藝術事件,不僅在學術層面甚至在社會學層面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請您談談這件作品創作的初衷。

景育民(以下統稱“景”):這件作品產生最初的確是基於社會問題的思考:在消費社會人們如何安置自己的物慾?在當代的價值觀被人們重新審視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物慾繁華的背後隱喻的是精神與信仰的缺失,由此導致了當代人具有共性化的身心焦慮。這件作品的思考有些類似於博伊斯在第七屆卡塞爾文獻展中的作品《7000棵橡樹》中的社會學理念,同時在形式上容易聯想到美國波普藝術家奧登伯格將日用品放大的公共雕塑作品。然而我在創作中並不僅是向大師致敬,而是基於當代藝術發展以及人類生存的社會問題的思考。行囊(時尚提包)本身是一個現代生活狀態的縮影,我把它轉型成為一個巨大的容器以放大聚焦的方式,延伸了人們常態的認知,映射出當下人對物質的習性。同時在創作中,我又引入了對生態命題的思考。現代工業文明對生態的破壞與衝擊造成的失衡,體現了人類中心主義的不斷膨脹。面對這種對立我在作品中試圖建立一種和諧的存在方式,並通過種植的方式,邀請當地的公眾參與完成這件作品,形成作品與公眾的交互式體驗。他們種植的不僅是這個城市的土壤和花草,也是對我作品所表達理念的回應同時植入了公眾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髮展理念的態度。從2012年,這件作品從長春出發,至今已完成了世界上18個城市的行走,也將人與自然生態之間的思考帶向各地,它所針對的不僅僅是中國的問題,也是人類發展進程中所面臨的共性問題,表達了人類對生態失衡的歉意與自省,引發的是一個普世性的話題。

著名雕塑家景育民:公共藝術要有普世關懷

《行囊》 480×290×230cm 不鏽鋼、土壤、植被

著名雕塑家景育民:公共藝術要有普世關懷

《行囊——北京站》北京以北的種植 景育民先生種植“祈願樹”

武:近年來大家一直在談公共藝術的話題。其實公共藝術成為熱議,是隨著我們的城市化進程中的一些問題比如城市話題、鄉村話題、生態問題等逐漸進入公眾視野。對公共藝術所延伸的話題與研究,也不僅僅是停留在藝術本體的層面,而是涉及到了許多相關的領域。公共藝術也是您一直關注並深入研究的課題,請您談談您對中國當下公共藝術現狀的看法。

景:其實從整體的社會環境來思考,我們的民主意識、公眾的視野都是在不斷開闊和發展的。對於西方的當代藝術參照、東西方藝術的對話,以及本土文化傳統與當代藝術的轉型這幾個大問題的思考,不斷地拓展著我們的思維。當代公共藝術的創作不僅是單一的觀念或是形態的表達,應該力求在形而上和行而下之間穿行,既有觀念的深度又有表達語境的探索。公共藝術作為當代藝術的一種話語方式進入社會,提升城市文化的品質,同時給藝術家開闢了新的實驗場所,在目前的中國這種現象尤為明顯。誠然,當下的公共藝術已經拓展成一個廣義的概念,而是以恰當的觀念語境“介入空間”,是從“後城雕”的概念走向公共藝術的多樣性、多元化的新思維。這當中也出現了一些亂象,比如說以“公共藝術”的名義實驗藝術簡單的空間轉場,架上雕塑的簡單的空間挪移,其實致命的問題是作品沒有和空間或場域發生必然的關係,出現這種現象的本質原因是沒有理解公共藝術“公共性”的實質。若干年前在上海舉辦的國際公共藝術評獎給中國公共藝術家上了一課,在亞洲區的評審中我和王中等人的作品都參與了,無論是推介人還是我們作者本人已經認為我們的作品從雕塑的3d概念進入了場域的實驗了,但是在當代公共藝術國際化的評價體系中是以場域的關係與空間環境的整體概念以及對公眾生活的影響力來評價的,以作品中社會、人、藝術與生活方式的關聯來評價作品的優劣,這給我們開啟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也使我們的觀念更加開放。當時我就在思考中國公共藝術的“在地性”,與國際的評價體系接軌的可能性。之後的五年時間,公共藝術在國內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得忽略的事件是2004年在深圳,由孫振華先生主持,包括皮道堅先生等在內的一些學者都參與了的“公共藝術在中國”的論壇,這是中國關於公共藝術的第一次會議,對中國公共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推動意義,與會者包括我本人作為中堅力量至今依然為中國當代藝術發展在努力工作著。

著名雕塑家景育民:公共藝術要有普世關懷

《對接啟程》 裝置 現成品 樹脂 影像 2013年

武:剛才您提到的這個“後城雕”的概念。事實上,回到中國當代社會的歷史背景中去考量,公共藝術發展到今天,本身就是一個由“後城雕”的情境中走出的過程。其中的關鍵,就在於不斷走向成熟的公共意識。公共藝術需要逐漸脫離曾經的意識形態的宏大敘事,而是轉型為滿足公眾審美訴求,更加深入的貼近生活,更加貼近人性的關懷。

景:對,應該這麼去理解。公共藝術的終極目標是通過藝術的手段與媒介來營造人類理想的生活方式。當藝術融入社會生活的時候,實際上我們也在踐行著一種後現代思想,人人都是藝術家,人人都應享有藝術。因此藝術家開始關注公共藝術的互動性、參與性,削弱了藝術家與公眾的身份距離,使作品具有更多的社會信息量,同時也拆解了普羅大眾與公共藝術之間的屏障。另外,我認為公共藝術創作應該強調“在場”意識,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我們的藝術創作不是簡單的庸俗化、類型化或是千城一面的城市複製,在當下公共藝術創作的時候應該強調“在地性”的思考。因為現在中國大量的需求給藝術家包括從業者提供了很多機會,外國藝術家都非常羨慕,需要藝術家提高文化修養、藝術水平與職業操守去善待每一次機遇,珍惜機遇的眷顧。

武:您剛才提到的“在場”、“在地性”的概念,其實可以理解為藝術與城市空間、人的相互關聯與生長,在構築當代及未來的城市意象過程中尋求一種有效在“場”。能否結合這次展覽談談你的觀點?

景:我覺得3.3公共藝術這個展覽,是中國公共藝術從主流性的、主體性的意識形態,發展到現在進入公共生活的空間中,體現了公共藝術越來越走向它的本質。我覺的這看似很簡單,確是一種進步。讓藝術與生活發生零距離的接觸,或者與生活發生共同的“在場”,實現城市文化生活氛圍的融合與提升,體現了在物質化場所之中作為軟實力的公共藝術與當代公眾生活達到某種默契。這是中國公共藝術進入當下階段的一種走向。藝術不是高高在上的,它能夠與人們的生活融合在一起,讓藝術與人、與社會、與生活建立一種和諧關係成為一個整體,我們的這個展覽做到了這些。

著名雕塑家景育民:公共藝術要有普世關懷

《樹影》 動態雕塑 不鏽鋼 2017

武:這次展覽主要是以雕塑為主。其實,公共藝術在中國的發展首先是從“城市雕塑”開始的。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城市雕塑就作為一種重要藝術形式介入城市空間,參與城市空間形態的構建。然而,隨著公共藝術發展到今天,從公共空間中的藝術形態來看已經呈現出越來越多元化的狀態,比如裝置藝術、動態藝術、新媒體藝術等等。那麼,在當下乃至未來不斷豐富的藝術語境下,您如何看待城市雕塑的存在?

景:公共藝術與城市雕塑本身有一種難以割捨的關聯,因為城市雕塑是公共藝術的一種重要形態。我們很多的實踐者都是從城市雕塑研究走向公共藝術探索的,通過不斷的提升改變拓展自己的思維方式。但是,我們應該努力從“後城雕”概念走出,擺脫傳統意義上意識形態或者政治宣教的物化載體的歷史侷限性。與“城市雕塑”的概念相比,我現在更喜歡“當代公共文化”的觀念拓展。從藝術史的角度來看,公共空間的雕塑更多是一種城市文明發展的精神或歷史,比如古希臘、古羅馬,是人與自然、人與生態、人與藝術、人與社會之間關聯的藝術呈現。當下的公共藝術是伴隨著人類的文明進程不斷髮展變化的,它以藝術發展規律,人類生活方式的變化,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公民的審美訴求的變更,催生了當代公共藝術的開放性思維既彰顯了時代特徵又順應了藝術發展的規律。所以說當代的公共藝術已經從“狹義的公共藝術”思維定式(園林、環境、景觀)轉向“廣義的公共藝術”(鄉村改造、社會劇場,行為、慶典、雕塑、裝置、文化事件)的開放性拓展,從分類學角度已經進入跨媒介、跨領域、跨學科的多元狀態。業界很多人提出關於如何界定公共藝術的問題,我覺得在目前的發展階段不去界定它倒是上策。

武:從您近年來創作的一些公共藝術作品,如《無形之境》,可以看出您對公共藝術的本土性思考逐漸梳理出了一個清晰的脈絡,其中既有您對東方傳統文化的理解,也有對當代性的把握。談談您對傳統文化在當代語境中的延續與再生問題的看法。

景:我做作品一直強調的是觀念的連續性而不是樣式的唯一性,這是我的特點。有時候很多藝術家很早就確定了自己語言樣式,然後就依照這種設定一直做下去,這算一種類型。但是,他們有轉場的困境,把作品放在架上實驗的時候可能是成立的,不需要環境而是需要一個展臺;但是,當作品走入公共空間的時候,則需要建立場域的關係。在這裡藝術家的個人性是被消解了的。所以說我在分析一個環境空間的時候,更多的想到的是弱化我的個體意識,突出作品與場域的關係。在此基礎之上,就是如何延續我們的文化基因,這也是一種文化的“在地性”。我們處在全球化的當代文化背景下,如何去與異域文化進行對話?用一種什麼樣的話語方式?怎樣才能使作品具有文化的延續性?這是我在不斷創作中越來越強烈的思考。因此,在研究東方的哲學觀、自然觀中我理解;東方傳統哲學中的“天人合一”、“有無相生”等觀點,恰恰是在探討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之間的一些法則,這正是我力求基於東西方文化融合所產生的觀念生成並以當代公共藝術的創新方式來呈現的思想成果,這點其實是非常艱難但也是很有意義的。

著名雕塑家景育民:公共藝術要有普世關懷

著名雕塑家景育民:公共藝術要有普世關懷

景育民

人 物 簡 介

景育民,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民盟中央美術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委員,中華文化促進會公共藝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雕塑專業委員會顧問,中國雕塑學會展覽部長,英國皇家雕塑協會會員,中國雕塑院特聘專家;天津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民盟天津畫院常務副院長、天津城市規劃學會公共藝術委員會主任、天津美術學院雕塑系碩導、天津大學建築學博導。

歷任:天津美院雕塑系主任、天津美術學院公共藝術學院院長。

部分展覽及獲獎:

2017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運動會主火炬塔等公共藝術項目

2017年 新加坡國際微型雕塑展(新加坡當代美術館)

2016年 《無形之境》中國姿態——第四屆中國雕塑大展“中國公共藝術學術獎”

2016年景育民當代雕塑作品展(澳門科技大學)

2016年《面壁》馬來西亞國際藝術博覽會(吉隆坡)

2016年《行囊》澳大利亞悉尼海灘雕塑展(悉尼•澳大利亞)

2016年《靜觀》系列第三十三屆國際雕塑展(岡布茨畫廊•澳大利亞)

2016年《無形之境》首屆海南國際藝術雙年展(海南•海口市)

2016年《達摩·面壁》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展(聖烏爾班美術館•瑞士)

2016年《行囊》澳大利亞佩斯海灘雕塑展(佩斯•澳大利亞)

2015年《景育民創作手卷》中國澳大利亞雙年展(墨爾本•澳大利亞)

2015年《達摩·面壁》當代中國--水墨與雕塑藝術展(迭戈•里維拉美術館 墨西哥)

2015年《無形之境》太原國際雕塑雙年展(太原美術館)

2015年《無形之境》《大地延伸線》藝術紅島--公共雕塑作品展(青島)

2015年《行囊》韓國釜山國際藝術設計展“最高獎”(釜山•韓國)

2014年《春江夜》“中國意象-中國當代水墨與雕塑藝術展”(巴黎•法國)

2014年《黑雨》天津美展“金獎”、全國美展 “優秀作品獎”(北京)

2014年《行囊-從長春到N個城市》 第三屆中國雕塑大展 “中國公共藝術學術獎”(濟南)

2013年《達摩•面壁 》國際當代雕塑作品展,法國•巴黎(盧浮宮)

2013年《切脈》中國雕塑學會20年優秀作品回顧展(深圳)

2013年《達摩•面壁 》亞洲現代雕塑家協會第22屆作品年展(廣州)

2012年《行囊-蕪湖站》獲第三屆“劉開渠獎”國際雕塑大展“評委獎”

201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城市運動會主火炬塔《傳承之炬》設計、監製獲住建部“中國環境藝術最佳範例獎”

2011年《福•祿•壽•喜系列NO.福》開悟·大同國際雕塑雙年展,大同

2011年《對接•啟程》中國姿態——第二屆中國雕塑大展“中國公共藝術學術獎”

2011年《春江花月夜》凝固的旋律——國家大劇院雕塑作品邀請展(北京)

2011年《驚悸》藍色交響·中國南戴河國際雕塑展(南戴河)

2010年《切脈》第二屆中韓現代雕塑交流展(北京)

2010年《凝視》韓國高陽國際雕塑營(韓國•高陽)

2010年《山水行雲系列•時速180》中國當代藝術紐約展(美國•紐約)

2010年《怒潮》獲全國城市雕塑60年成就提名獎(中國•北京)

2009年《記憶的殘片》永久建於上海世博園區

2009年《切脈》全國城市雕塑徐悲鴻大展,獲“優秀作品獎”(宜興 )

2009年《切脈》文化部“中國美術六十年大展”

2009年《東歸•土爾扈特的史詩》獲第十一屆全國美展銀獎(雕塑類最高獎)

主要收藏情況:

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央電視臺、內蒙古博物館、天津美術館、上海雕塑館、長春雕塑館、杭州美術館、青島雕塑館及國內外多處雕塑公園、海外機構與個人收藏。

主 要 作 品

著名雕塑家景育民:公共藝術要有普世關懷

《行囊——長春站》

著名雕塑家景育民:公共藝術要有普世關懷

《行囊——蕪湖站》

著名雕塑家景育民:公共藝術要有普世關懷

《行囊——悉尼站》

著名雕塑家景育民:公共藝術要有普世關懷

第十三屆全國城市運動會主火炬塔 《逐夢遠航》 高26米 2017

著名雕塑家景育民:公共藝術要有普世關懷

火炬塔局部

著名雕塑家景育民:公共藝術要有普世關懷

第十一屆全國城市運動會主火炬塔《傳承之炬》高60米、綜合材料2010

著名雕塑家景育民:公共藝術要有普世關懷

《鏡像屏風》200cm、60cm、240cm 不鏽鋼 2016

著名雕塑家景育民:公共藝術要有普世關懷

《豎象》 高1100cm 不鏽鋼 2017

著名雕塑家景育民:公共藝術要有普世關懷

達摩面壁 高300cm 不鏽鋼 2017

著名雕塑家景育民:公共藝術要有普世關懷

空象 高500cm 不鏽鋼2017

著名雕塑家景育民:公共藝術要有普世關懷

《靜觀-1》 、直徑150cm、鏡面不鏽鋼、2017

著名雕塑家景育民:公共藝術要有普世關懷

黑雨 鑄銅 200*150*180cm 2012

著名雕塑家景育民:公共藝術要有普世關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