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數字貨幣黑洞:那些髒錢是怎麼消失的?

摘要:黑客要的比特幣贖金、網絡高息詐騙和ICO詐騙募到的資等等見不得光的黑錢,是怎麼在數字貨幣世界洗白的?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下文稱WSJ)近日在一份深度調研報告中,披露了黑錢是如何通過交易所和某些特定數字貨幣洗白消失的。WSJ的團隊和倫敦的區塊鏈取證公司Elliptic合作,追蹤並分析2500個可能與犯罪活動相關的數字貨幣錢包的交易鏈、抓取了數字貨幣交易所如ShapeShift的公開交易數據等,發現在兩年時間內,8900萬美元的資金通過46個交易所洗掉了,洗白後資金的接收方普遍位於東歐和中國。

這46個交易所中,按交易金額排名,前三是幣安Biance、Bitfinex和 ShapeShift,其中只有ShapeShift是在美國運營的。

犯罪分子可以在ShapeShift將黑錢兌換為不可追蹤的數字貨幣Monero,然後直接再將乾淨的Monero(門羅幣)轉換為比特幣等資產套現走人。

在國際社會普遍收緊AML(Anti Money Laundering)要求的當下,線上數字貨幣世界竟然還能有神通幫助近億美金的黑錢逃過法網,擺在各國立法和執法機構前的任務不可謂不艱鉅。

ShapeShift被黑錢青睞的原因:不要求用戶信息、Monero

根據WSJ的統計,過去2年,900萬美金的黑錢通過ShapeShift洗掉了,比任何一個在美國運營的交易所都多。

ShapeShift交易所註冊在監管相對偏松的瑞士,儘管辦公場地和主要高管都分佈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丹佛市。

ShapeShift的創始人兼CEO ,Erik Voorhees,一直是堅定的匿名交易擁護者,對要求用戶提供身份信息等行為嗤之以鼻。儘管ShapeShift的首席法務官稱自10月1日起將要求用戶提供身份信息來加強網站在法律和合規上的自律。

根據WSJ的統計,在2018年2月到8月的6個月中,整個ShapeShift交易所7%的交易量都來自於將各種幣兌換為Monero的需求。其中比特幣佔比約60%,以太坊佔比約28%,剩餘20%由萊特幣、BTC、EOS、瑞波幣等貢獻。

舉幾個洗錢的栗子:黑客勒索、高息詐騙、暗網交易、ICO詐騙

栗子一:付贖金給黑客

2017年,全球不少用戶都中招了WannaCry病毒,不得不按黑客的要求支付比特幣來解開電腦被挾持的狀態。安全專家認為WannaCry背後的黑客們(據信來自朝鮮)就是利用了ShapeShift交易所將比特幣洗成了Monero.

栗子二:高息詐騙募集到的錢怎麼消失的?

某個叫Starscape的網站,以高息回報為誘餌從各位苦主冤大頭投資人手中募集到了220萬美金的以太坊,隨後網站不能使用、相關人員失蹤。

這220萬美金的以太坊通過多條路徑流進了兩個交易所,一個是位於亞洲的KuCoin庫幣,集中到在庫幣的一個匿名錢包。另一條路徑是進入ShapeShift洗成Monero,一旦走到了Monero這一步,資金就再也不能追蹤。

走ShapeShift這條路的這些資金大概有51.7萬美金。而Starscape的創始人一直都處於匿名、逍遙法網狀態。

類似的栗子一抓一大把,南非BTC Global旗下的一個網站以5%的周息攬到了約8000萬美金的存款,然後這個網站、8000萬美金和部分高管一起消失了。南非官方的追蹤發現中介錢包最後的交易是在ShapeShift。

栗子三:讓人瑟瑟發抖的暗網

WSJ的追蹤還發現,一些可疑賬戶屬於暗網(dark-web)的中間商。對於這部分用戶,賣失竊信用卡和網購賬戶的信息只是冰山上最陽光的一角。

栗子四:ICO詐騙了解一下?

2017年,Centra Tech Inc.號稱將與Visa,Mastercard合作發行比特幣借記卡,順利從投資者手中融到了3200萬美元。然鵝美國警方發現Centra Tech的宏圖都是瞎扯,兩位創始人今年都被逮捕並以欺詐罪起訴。

儘管美國政府成功提投資者凍住了這3200萬美元中的大部分,數百萬美元已經通過包括ShapeShift在內的多個交易所洗掉了。

【更多區塊鏈,更多數字貨幣行情分析,可以訪問--石小猴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