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一個客戶給大牛貓爆料,稱自己買了在陸金所平臺上代銷的上市公司產品,7.2%的年息,今年二季度的利息至今沒付。我瞭解了一下這些產品的錢最後都借給了上市公司,由一些小券商(大同證券,國盛證券)打包發行,陸金所拿過來在平臺上代銷。
這次付不出利息的上市公司1月18日跌停,之後就一直停牌至今,大家懂的,這種通常都不會是什麼好事。
這些產品大都是在證監會嚴控上市公司再融資後發行的,因為上市公司在股市圈不到錢,就只能去民間各個平臺上借,那個時候上市公司的信譽還很好,大家可能都覺得沒啥風險,但最近一兩年去槓桿把很多泡沫都捅炸了。
我搜了一下,陸金所之前還代銷過龍力生物、凱迪生態的產品,現在一個是ST龍力,一個是ST凱迪,都是特別有名的財務爆炸股,之後陸陸續續都遇到了兌付困難。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產品並非平臺自營的p2p,確實是代銷的,陸金所也是抓住這一點想把自己撇乾淨,但客戶當初在購買的時候再很大程度上是信任陸金所的品牌。這些產品的門檻很高,都是100萬起步,專坑大戶,大戶人少又集中不起來,維權很困難。我這裡算是給土豪們提個醒,陸金所的代銷產品迴避一下,坑太多害死人。
其實大家近期應該已經發現,很多企業債和P2P平臺,都是要麼不出事,要出事就是大雷,直接就是血本無歸的那種,要是滿倉的投資者,碰上這種事簡直不要太酸爽,人生大起大落太快,簡直太刺激了。
為什麼投資變得如此不穩健,這裡面完全是剛兌在作祟,投資不可能一帆風順,金融機構很多投資項目會出問題,但是很多金融機構為了保住剛兌這個金字招牌吸引客戶,當投資出現問題的時候通常喜歡加以掩飾,把問題延後。
對於P2P而言,搞剛性兌付你就必須有資金池,沒有任何P2P平臺敢保證借款人100%還款的,保留一個滾動的資金池的P2P,才是能真正確保剛兌的P2P。
但是隻要任何P2P沾了資金池這個東西,你就進入了一個死循環,就像吸毒一樣再也離不開他了,要不斷的用未來的現金流來覆蓋現在的風險和兌付,炸彈風險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後拆東牆補西牆淪為龐氏騙局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等資金鍊斷裂的時候,人們會發現,整個平臺欠債幾十億,賬面上只有幾千萬,能還的錢是九牛一毛。
對於P2P平臺而言,當第一筆壞賬出現的時候,沒有警告投資者,而是通過剛兌掩蓋壞賬,利用後面投資者的錢償還前面的投資者本金,讓整個平臺的風險後移,從而麻痺了投資者的警惕心理,等最終事發的時候,通常是一顆驚雷突然炸響,不會給投資者任何示警的機會。
這種不入流的手段是不是隻有P2P平臺才會幹呢,非也,銀行也會幹這種事。根據目前的媒體報道,已經有多家銀行出現過和企業串謀,發行新一期的理財產品,把錢繼續貸給企業,然後企業拿這筆錢償還前一期的理財借款,業內俗稱借新還舊,這和資金池的玩法不一樣,但是原理如出一轍,用一個更大的窟窿來填補前一個窟窿,風險後移,等到最終風險爆發的時候,一地雞毛。
這就是剛兌的風險後移引發的炸彈效應,這問題要麼不爆,要爆就是原子彈,直接毀天滅地一個都跑不掉。
目前在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和經濟低速增長大背景下,頻頻觸雷,我希望以此文來提醒各位注意風險。大家如果此文分析有道理,有所收穫,請記得轉發點贊。
來源微信公眾號:三人轉(Mini-Invest)
閱讀更多 一點見識的小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