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前夕不平靜 網購達人要「抹淚」

都說十一之後就是年,對於中國傳統節日來說,確實如此,但是,對於網購平臺以及沉迷於網上購物的人來說並不是,因為真正的狂歡就在之後即將到來,那便是雙十一。原本雙十一併非購物節,可耐不住商業的推動,成功的變成網上購物節了。每年的雙十一前夕,購物平臺都會制定一系列優惠項目,等著剁手黨的光顧,度過“互利互惠”的購物狂歡節。

不過今年的雙十一前夕格外的不太平,首先是快遞櫃收費漲價。快遞櫃的出現提供了末端配送的便利,在前期廣泛布點、免費推廣培育大眾使用習慣後,企業也開始探索盈利模式。但就在前段時間,有人反應,一直免費的快遞櫃突然開始收取費用,最低需要支付0.5元,但不是每次都收費。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快遞櫃普遍開啟了收費模式,如近鄰寶、豐巢、速遞易等。收件人取件時需掃碼支付一定費用才能將快遞取出。這種被迫買單的情況對於經常網購的人們來說實在是不妙。

雙十一前夕不平靜 網購達人要“抹淚”


再者有的便是快遞漲價。就在前幾天,剁手黨還沒等到心儀物品打折的消息,卻先看到了兩家快遞公司宣佈漲價的消息。之後,根據公開信息,中通、圓通、韻達三家快遞企業率先宣佈漲價,申通、百世物流隨後跟進。其中,圓通、申通、韻達的快遞費上調幅度均為0.5元/票,中通、百世物流暫未對外公佈具體上調幅度,中通是由當地服務網點根據總部指導建議並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實施。

雙十一前夕不平靜 網購達人要“抹淚”


快遞漲價是從十一假期開始的,當你走著免費的高速時,你的快遞卻貴出了一包榨菜的價格。雙十一未到,快遞巨頭卻“先漲為敬”?快遞平臺發聲表示,由於雙十一快遞旺季需臨時增加一定的成本,為進一步提高服務品質和提升客戶滿意度,雙十一快遞調整派費是行業的例行做法,公司將根據市場情況適時適度調整派費。

雙十一前夕不平靜 網購達人要“抹淚”


另外,中通快遞媒體事務負責人表示,快遞業有淡旺季的區分,快遞企業已經開始實踐更加符合市場規律的動態價格機制。旺季之後的快遞價格,需要根據市場變化的具體情況來制定。經濟師張平也表示,快遞行業季節性很強,有淡旺季的區分,淡季賺不到多少錢,但從往年旺季來看,由於旺季到來快遞需求集中釋放,這就要求網點、分撥中心都要加車加人,所以各項成本支出要明顯高於淡季。

張平認為,通過旺季費用調節機制,從長遠來看,既能保證服務質量,同時真正提高旺季網絡的賺錢能力,達到旺季增量又增利的目的。確實,不同時間有不同的狀態,情況不同,有所調整也是在所難免。小編相信,就算現在網購達人們看到漲價一說可能有所顧慮,但真正到購物時刻就管不了那麼多了,控制不住也不想控住自己,照樣開啟買買買模式。不過,小編要提醒大家的是,物有所用,才會值得,不要因為打折就一味搶購而忽略了可用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