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不想稱帝?別再被誤導,看這3人反對他稱帝的下場

《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把劉備描寫成義薄雲天、禮賢下士之人,雖然整日哭哭啼啼,卻更加襯托出劉備的仁義,這也正符合《三國演義》整篇“褒劉貶曹”的感情色彩。

劉備不想稱帝?別再被誤導,看這3人反對他稱帝的下場

“褒劉”無可厚非,但演義的確實有些過頭,就拿劉備稱帝這件事來說,完全違背了真實歷史。羅貫中把劉備稱帝寫成了被迫,而迫使稱帝的罪魁禍首成了諸葛亮。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對這一段一定印象深刻,群臣數次請求劉備稱帝,劉備都不答應,結果諸葛亮想出一個辦法,他裝成重病,並給劉備留下遺願,希望他能稱帝。

劉備不想稱帝?別再被誤導,看這3人反對他稱帝的下場

眼看諸葛亮不行了,劉備為了安慰諸葛亮,說如果他病好了,那就稱帝,沒想到諸葛亮的病真好了,當劉備知道諸葛亮是用計騙他時,還哭哭啼啼地責備諸葛亮,說是陷他於不義。

在真實歷史中,劉備稱帝完全是自願,不僅如此,劉備當年決心稱帝時,有三個人提出了反對意見,這三人還都落了個下場悽慘。

劉備不想稱帝?別再被誤導,看這3人反對他稱帝的下場

首先是費詩,他本是劉璋手下一個縣令,劉備入川時率眾來降,並得到重用,當年劉備稱漢中王,關羽、張飛、馬超、黃忠並列為將軍,關羽不服與黃忠並列,最終就是被費詩說服。

據《三國志》記載,費詩反對劉備稱帝的理由是:天下尚未一統,聯合天下討伐曹操才是首要任務。結果劉備不但沒有聽進費詩的勸告,還說他是忤逆,將他貶到永昌為從事。

劉備不想稱帝?別再被誤導,看這3人反對他稱帝的下場

其次是雍茂,他曾經擔任劉備主簿,是劉備的親信,劉備要稱帝時,雍茂建議他廣羅人才,結果被劉備當成反對他稱帝,於是就把他殺了,《零陵先賢傳》中專門記載了此事。

還有一位是劉巴,劉備稱帝時,他本欲建議緩稱帝,但看到費詩與雍茂的下場,劉巴選擇了沉默,並且還為劉備起草登基詔誥,劉巴本就是清高自傲之人,結果做了委曲求全之事,劉備稱帝第二年,他就鬱鬱而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