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身上瘙癢難忍,溼疹頻發究竟該如何解決?

“寶寶溼疹老反覆,到底該用什麼方法對抗?

含有激素的止癢藥膏究竟能不能給孩子用?

除了藥膏,有沒有什麼更有效的辦法?

日常怎麼護理才能預防溼疹···”

這些問題都在困擾著很多的家長們。

疾病雖小,煩惱卻大!

溼疹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皮膚病。

看著寶寶自己用小手抓出一道道血痂,家長們都會非常心疼和緊張不安。溼疹就像是個頑固不化的敵人,一旦出現了,就會反反覆覆騷擾寶寶,嚴重影響寶寶的睡眠和生長髮育。這時,一些止癢的藥膏便會成為父母們的首選藥物,但看到藥膏中含有某些激素,又不禁擔心起來。經常有許多家長都很疑惑,明明自己把小孩呵護的很好,為什麼還是會出現溼疹呢?

這時候,家長們請不要慌張,首先應瞭解寶寶患病的前因後果,再對症下藥,切忌煩躁不安。

寶寶為什麼會得溼疹?

小兒溼疹的發生與遺傳、環境、免疫、生物因素都相關,主要原因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遺傳因素髮揮著重要作用,所以有過敏家族史的寶寶更容易發生溼疹。主要原因是對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觸物不耐受或過敏所致。環境因素特別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如過度洗滌、飲食、感染、環境改變等)是寶寶溼疹發作的重要危險因素。

如何防治?

尋找並檢查出過敏原,消除炎症,控制感染。一定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母乳餵養可以減輕溼疹的程度。有溼疹的小兒,建議晚1~2個月添加輔食,且添加的速度要慢;如果已經發現某種食物因食用出現溼疹,就不要再次進食這類食物;清淡飲食,少鹽少糖,以免體內水和鈉聚集而加重皮疹的滲出。

寶寶的貼身衣服應該選用棉質材料,選擇寬鬆、輕軟的服裝。衣物、枕頭、被褥等要經常更換,保持潔淨乾爽。

溫水洗浴,避免用去脂強的鹼性洗浴用品,應該選擇溫和的沐浴產品。經常修剪寶寶的指甲,避免抓傷皮膚。洗完澡之後擦點保溼霜,保持皮膚的溼潤。

室溫不宜過高,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否則會使瘙癢感加重。環境中要最大限度的減少過敏原,家裡儘量不養寵物,不再室內吸菸,以降低寶寶因刺激引起的過敏反應。

患病期間,家長要根據醫生的囑咐按時給寶寶塗藥,千萬不要擅自給孩子用激素類藥膏,以免孩子的皮膚對藥物產生依賴。如果需要外出,一定要給寶寶做好防曬措施。

2個小藥膳送給家長:

冬瓜粳米粥

選用粳米30g,冬瓜100g。將冬瓜洗淨後切成小塊,與粳米一起煮粥,粥熟後加入少量白糖。二者合用,具有清熱利溼,解毒生津的功效。

薏苡仁白朮小米粥

選用薏苡仁50g,白朮15g,小米50g。先將薏苡仁炒制,再將小米與其放入鍋中熬製爛熟後加入少量白糖。三者合用,具有清熱利溼,健脾和胃的功效。

最後,還是要提醒家長們,溼疹發作後一定要帶寶寶積極去醫院就診,查明病因,加速疾病癒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