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中国的近现代史绕不开湖南。每一个关键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总有湖南人站出来。新民学会起源于1918年,是毛主席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和蔡和森、何叔衡等13人开会成立的学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先声。新民学会旧址,就是蔡和森故宅;位于新民路,岳麓山西。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新民路口立牌坊一座,横匾是陈云题字:新民学会旧址。明间立柱对联是:新民学会建党先声,毛蔡寄庐流芳千载。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白墙坡顶,屏风墙。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在1983年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政坛二老,邓小平和陈云分别题字:“蔡和森故居”和“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新民学会旧址全景图,由蔡和森故居、陈列室等组成。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故居由竹篱围护,院门挂横匾:沩痴寄庐。“沩”,指湖南宁乡的沩山或沩水;“痴”,是痴迷。“沩痴”是房主的自称。“寄”是寄居;“庐”,古代郊野平民住所,或守丧的简易房屋。这四个字的大意是:宁乡人为守祖坟盖的墓庐屋。

这地方是1917年夏天,蔡和森的妈妈葛健豪为了支持蔡和森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带着子女,从湘乡来到长沙,看到这里房租便宜便租住下来。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蔡和森故居全景。这所宅子,其实已在抗战期间毁于战火,吾人所见为1984年重建。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青瓦白屋,古朴农舍。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正门横匾:蔡和森故居。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一陇菜畦。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悬山。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穿斗屋架。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堂屋。1918年4月14日,新民学会成立会在这里召开。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脊檩。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蔡母葛健豪和蔡畅卧室。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蔡和森母亲葛健豪,以及他的妹妹蔡畅照片。1919年,毛主席的母亲在长沙治病,也曾在此寄居。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蔡姐蔡庆熙及蔡外侄女刘昂住房。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屋顶转角。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厨房。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穿斗屋架。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放置农具的房间。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房东舂谷碓屋。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蔡和森卧室。1917年秋至1919年冬,蔡和森在这里居住。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新民学会就诞生在这里。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陈列室位于绿树之后,和故居成犄角之势。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入口。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发起成立新民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学会宗旨。1920年将“改造中国与世界”确立为学会方针。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可谓“新民三子”,年轻时是莫逆之交,后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蔡和森一心投身革命大潮,是第一位完整提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家,1931年牺牲于广州,可谓为了理想,飞蛾扑火。萧子升则成为中国国民党党员,专心学术,晚年定居乌拉圭。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新民学会有着共同理想、纪律严明、组织严密。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新民学会法国蒙达尼会议,召开于1920年。毛主席没有留洋,并未与会。这次会议确立学会的宗旨是“改造中国与世界”。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雄心万丈,不愧少年!这是人想起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妇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