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从故乡出发,小镇青年——阿乙

大概在7、8年前,我国的出版界曾经有过一阵轰轰烈烈的中生代推荐热潮,冯唐、苗炜、阿丁、路内、曹寇,还有阿乙,他们频繁的发表自己的作品,出版自己的新作,现在大多已经偃旗息鼓,回归原来的节奏,写作的“中间代”这个概念似乎也被读者们遗忘。


荐读|从故乡出发,小镇青年——阿乙

《中间代·代表作》


在那个浪潮中,有两个作者特别对小编的胃口,其中一个是阿乙。


阿乙,江西瑞昌人,生于1976年。毕业于警校,曾做过警察、编辑等工作,担任过《天南》文学双月刊执行主编,现为出版公司文学主编。已出版短篇小说集《灰故事》、《鸟看见我了》,随笔集《寡人》,长篇小说《下面,我该干些什么》。曾当选人民文学“未来大家TOP20”、人民文学年度青年作家、并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联合文学20名40岁以下华文青年作家。


他出生于小镇,了解底层生活,知道生活的不易和踟蹰的人生,他没有诗化自己的经历,平白朴实的情感让他的个人生活变成一种普遍的体验,我们从他的小说和随笔中看到自己的青春和迷茫。无所适从的岁月里有一个了解你心情的小镇青年在中国的另一个边界上。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中国作家都受到或曾受到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影响,有人以此成名,有人则竭力摆脱马尔克斯的影子,行程自己的风格。这种挣扎和努力在阿乙的作品中有着明显的脉络,努力脱离自己的写作舒适区,脱离自己熟悉的领域,一直在往严肃写作的方向上前进,这种变化在他为数并不多的作品中十分的清晰。

作品鉴赏

荐读|从故乡出发,小镇青年——阿乙

《寡人》


这是一本随笔集,汇聚了一段时间内阿乙的散文、随想、叙事片段,以一个松散的时间顺序倒叙,大概可以从其中追溯作者的心理变化,感受那些刺痛作者的记忆瞬间,他剖析自己,并通过这样的方法剖析别人,这种行为具有普遍意义,我们很容易从其中发现自己的共情处。

如果有一类文学是通过阅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那么阿乙则属于另一类,通过阿乙的文学看到的是更加真实的自己,直面自己最深处的情感。



荐读|从故乡出发,小镇青年——阿乙

《模范青年》


一本两个小时即可读透的中篇,它试图讨论一个塑像,却通过主人公对这个塑像的探索而导致了塑像的倒塌;阿乙试图描绘一个范式和标准,这种尝试以失败告终,得到了一个人性复杂的结论。

书中描述的是两个青年的不同选择,他们的行为看似天地之别,却又有着同样的情感基础;他们经历着不同的挣扎,接受人生的际遇和命运的玩笑,最终达到相互理解。




荐读|从故乡出发,小镇青年——阿乙

《鸟,看见我了》


这是阿乙的第二本小说集,他在这里尝试所有写作的可能。书中的十个故事书写落到尘埃里的人际关系,冷漠孤寂的小镇,人群中短暂的温情。阿乙当过警察,熟悉犯罪现场和人的犯罪心理,这种工作经历让他在驾驭虚构作品的时候能够写出一种过分真实的能力。

中国有着太多非虚构素材可供使用,但写作群体能力的匮乏往往会使这种资源被浪费,从阿乙身上,能够感受到俄罗斯现实主义与卡夫卡的奇妙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个人气质。


读阿乙,会有一种情绪,感觉作者鼓足劲去凝练故事,斟酌文字,克制感情,泪流满面的和渺小的自我对抗。以一种真正的作者的姿态书写自己的所思所见。时代或许不会留下他,但是我们有幸能读到这样一个作者也是幸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