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日 众仙升天时|重阳节的道教文化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是汉族传统节日。重阳节庆祝方式丰富多彩,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九九重阳日 众仙升天时|重阳节的道教文化

福州:重阳节登镇海楼 饮菊花酒


溯重阳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西京杂记》中记载,西汉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个习俗是受古代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九九重阳日 众仙升天时|重阳节的道教文化

盛开的山茱萸树枝

九九重阳日 众仙升天时|重阳节的道教文化

茱萸




桓景剑斩瘟魔——登高避疫的由来

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来源于一个道教传说。相传东汉时,汝南县一位叫桓景的农村小伙,父母双全,有妻子儿女。一家人虽不富裕,日子也还过得去。谁知汝河两岸害起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瘟魔,每年到人间走走,带来瘟疫。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交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披星戴月努力习练。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快快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回到家乡,桓景召集乡亲将大仙的话转告。九月初九那天,他带领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每人将一片茱萸叶随身带上,这样瘟魔不敢近身。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不染瘟疫之疾。把乡亲们安排好后,桓景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人,忽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瘟魔窜到山下,只觉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此人正是桓景,他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这就是重九登高风俗的由来。

九九重阳日 众仙升天时|重阳节的道教文化


拜斗习俗

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为九皇圣诞,民间俗称九皇会。许多道教宫观都会举行拜斗。北斗九皇在道教中尊称“中天大圣北斗九皇九真延生解厄上道星君”等,居垣下北斗九皇宫。据《先天神后斗姆元尊大道九皇真经》载,斗姆天尊一团神炁,三次超脱,为生圣嗣九真,天英、天任、天柱、天心、天禽、天辅、天冲、天芮、天蓬,是为九子,皇号九皇。诸子洎壮冠乃各修,圆地功行俱满,白昼冲天受得三清贵职。九皇群季分治九州,称居方氏,仁风灏荡,普惠群生。

据《太上北斗二十八章经》载,若人至九月九日夜半子时,自身合家清斋行道,清洁素裳冠履,百和名香砂素表章,奏拜三三之次,各随愿所陈披宣,北斗七元君在七元宫中端目视之,天宫金阙门下,有左右年值月值日值时值天一真官、天官值事,获时与此人合奏何事,披露何言,疾速判断善恶,定其分数,生人增加寿算,福禄自然,子子孙孙,代代相承,亡者生天,出离苦趣,受生善道。

在拜斗期间,若求名利,随其高下,若雪冤雠,送冥府泰山府判,送速报司对照,天地无私,若有一王朝斗盖之,一国四方宁静,八表来朝,五谷成熟,果木茂盛,万民无争,乾坤佑之,星辰恭敬,若有清静道心朝斗盖之,坊境无诸魔难,此人虔诚积功,朝拜一二三年、二九之年,九玄七祖超生善国,见存获福。若有不信吾法者,头破七分,绝其命根。


九九重阳日 众仙升天时|重阳节的道教文化


斗姆圣诞

斗姆元君的圣诞是农历的九月初九。据《先天神后斗姆元尊大道九皇真经》载,七元九皇是斗姆元君先天一炁相接而生。“敬七元者,能使人却死延生;敬九皇者,更令人成仙作佛。若有善男女,先礼七元高真,复礼九皇大圣,其居家住宅,必有甘露下降,醴泉发生,掬而饮之,返老还童,金光罩体。再于九皇位前,一周供养,九载行持,功成行满,跨鹤升空。礼斗善报,有如是者。”

斗姆宝诰

志心皈命礼。西天竺国。大智光中。真空妙相法王师。无上玄元天母主。金光烁处。日月潜辉。宝杵旋时。鬼神失色。显灵踪于尘世。卫圣驾于阎浮。众生有难若称名。大士寻声来救苦。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圣德巨光天后。摩利攴天大圣。圆明道姥天尊。

九九重阳日 众仙升天时|重阳节的道教文化


葛仙翁圣诞

农历九月初九也是葛仙翁的圣诞。葛洪,东晋丹阳人,字稚川,号抱朴子,是葛天师葛玄之侄孙,世称葛仙翁。葛洪一生著作宏富,《抱朴子》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等。


九九重阳日 众仙升天时|重阳节的道教文化




九九重阳日 众仙升天时

《太清诸草木方》曰:“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获芬松柏脂丸服之,令人不老。”九九重阳这一天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相传轩辕黄帝在这一天乘龙升天,张道陵天师也是于重阳节之日升天成仙,其妻亦尾随升天。无独有偶,东南沿海各地尊崇的海神妈祖也是在这一天升天。因此在重阳节成为华夏民族传统节日的时候,这种九九重阳“升天”又直接演变为重阳登高。先人们相信九月九是神仙升天的日子,就选择九月九日登高,意图能像那些得道成仙的神仙一样,这种美好的愿望溯其源头,是人们对长寿的一种企盼。

九九重阳日 众仙升天时|重阳节的道教文化

道教的九月初九可是个大日子。

首先,根据咱们道教经典,每年农历九月初一至九月初九是“北斗九皇诞”,连续9日,不断的礼拜北斗诸星,可以令人间消灾延寿、福禄兼至,而九月初九也就是今天,是此盛会最后一天。


九九重阳日 众仙升天时|重阳节的道教文化


其次,今日为斗姥元君圣诞,道经记载,斗姥元君为元始天尊之先天阴气,托化西竺国中,为周御国王之后妃,号“紫光夫人”。常行仁慈,救拔众苦,曾殷勤供养元始天尊,愿生圣子利益众生。

元始天尊满其所愿,一天斗姥在玉池中沐浴,忽见元始妙道放大光明,遍照华池。池中化生九朵金色莲苞,经过七日七夜,玉池中光明愈来愈炽盛,光芒上腾九华天中,化成九所大宝楼阁。

农历九月初九日正是斗姥元君圣诞。

九九重阳日 众仙升天时|重阳节的道教文化


第三,今天还是玄天上帝也就是真武大帝飞升之日

武当山道教供奉的主神玄天上帝,或称真武大帝、祖师爷等,其信仰来源于上古神话和星辰崇拜。上古神话中,玄武为北方之神,即二十八星宿中的北方七宿。

“玄武”之称最早见于《楚辞·远游补注》:“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北方在五行中属水,故玄武又为水神。

而武当山地处南方,在五行中属火,有“非真武不足当”之说,所以山名为武当。

道末身在武当,恭贺真武老爷飞升,普济万民。

九九重阳日 众仙升天时|重阳节的道教文化


第四,重阳祖师圣诞(也有说腊月二十二

王祖是全真道的开宗者,后被尊为重阳开化辅极帝君与北五祖之一,关于王祖的事例小伙伴们可以多了解,不过别从金庸老爷子的小说里了解哈,王祖除了创立全真教,最大的功绩还有培养了七位响当当的徒弟,也就是著名的“北七真”。

九九重阳日 众仙升天时|重阳节的道教文化


第五,酆都北阴大帝圣诞

也就是民间神话中所说的“阎王”,是地府冥界的最高神灵,主管冥司。

《太平经》中有阴府召人灵魂考人魂魄的说法,文曰:“大阴法曹,计所承负,除算减年。算尽之后,召地阴神,并召土府,收取形骸,考其魂神。”

上清派陶弘景祖师在《真灵位业图》中也有记载:第七酆都北阴大帝——炎帝大庭氏,讳庆甲,天下鬼神之宗,治罗酆山,三千年而一替。

九九重阳日 众仙升天时|重阳节的道教文化


最后,九月九,重阳节,顶礼列位神仙祖师,上拜高真,下保平安、赐福消灾、祈福迎祥,也给小伙伴们满满的祝福和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