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一場關於「廣電60年」的奇幻旅行

今年是新中國廣電60週年,回顧這幾十年的發展歷程,我國廣電事業經歷了哪些輝煌與波折?又將朝著怎樣的方向繼續發展呢?儘管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衝擊力度不小,但傳統媒體迎難而上,積極融合,逐漸探索出一條順應時代潮流且利於長遠發展的道路。電視不老,未來可期,廣播不死,聲音延綿。

「回顾」一场关于“广电60年”的奇幻旅行

廣播之行

1926年,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座官辦的廣播電臺“哈爾濱廣播電臺”;

1927年,上海,吳儂軟語,音樂纏綿,商業廣播電臺“新新公司廣播電臺”。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廣播事業飽受摧殘,1939年國民黨政府在重慶成立國際廣播電視臺,使用多國語言進行播音,促進國內外反法西斯力量的聯盟。

1940年延安,第一座人民廣播電臺——延安新華廣播電臺開播,無產階級廣播事業拉開序幕,共產黨的新聞事業邁入新臺階。

建國後,北京新華廣播電臺更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成為國家級廣播電臺,我國廣播事業的發展迎來新篇章。截止到1979年,全國廣播電臺99座,對內使用20種語言,播出節目135套,有線廣播站2560座,遍佈全國的廣播傳播網形成。

20世紀80年代,珠江模式火遍全國。珠江經濟臺誕生,內容到形式上大膽創新,直播為主的頻率資源、大時段版塊節目、個性化主持、聽眾參與,改變了以往“我播你聽”的單一化方式,從單向灌輸變為雙向傳播和交流,熱線電話的參與性讓聽眾感覺到廣播的平易貼近。

1992年,東廣模式:上海東方廣播電臺與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形成競爭態勢,新聞編排上打破先本地後國內、國際的陳舊模式,依據新聞本身的重要性“排座次”。深化大板塊直播節目的內涵,實現了廣播節目與社會活動的內外聯動,以媒體活動和品牌主持人來樹立電臺的品牌形象。

90年代以後,廣播進入“窄播”和專業化探索階段,音樂頻率、交通頻率、經濟頻率、體育頻率等發展迅猛,廣播廣告營業額連續多年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截止2017年底,全國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8.71%,全國廣播節目無線覆蓋率97.48%,比2016年(97.11%)提高了0.37個百分點,中央廣播節目無線覆蓋率96.97%,比2016年(96.30%)提高了0.67個百分點。全國廣播節目製作時間788.83萬小時,比2016年(782.03萬小時)增加6.80萬小時,同比增長0.87%。

廣播雲機制

2015年以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平臺建設、機制建立、內容創新三方面著力探索適合國家廣播特點的融合發展道路,取得實質性進展。按照“中央廚房”理念,匯聚相關資源要素細化分工,逐步實現前端採集共享、中端編輯加工指揮調度、後端發佈呈現,形成“一個領導班子、一個指揮系統、一個採編隊伍”。

2014年12月31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融媒體新聞指揮中心運營辦公室正式成立。指揮中心由指揮協同體系和日常運營體系兩個維度組成。

2015年以來,融媒體新聞指揮中心以全新的融媒體產品(獨家報道、評論、圖解、HTML5互動產品)為突破點,以“中國廣播”客戶端、“央廣新聞”微信公號、銀河互聯網電視為平臺,以重大時政報道與熱點新聞報道為契機,推出多組形式多樣、特色突出的融媒體產品。同時建立“雲採編、微信、騰訊通”三位一體的線上線下多平臺聯動機制,吸納全臺優秀的策劃採訪編輯力量,初步形成融媒體新聞指揮中心運營辦公室同中央臺各中心的協同工作機制,實現統一指揮、協調、運營的格局。

「回顾」一场关于“广电60年”的奇幻旅行

2016年7月,“中國廣播雲採編平臺”上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融媒體指揮中心、中國之聲、央廣網、地方記者中心、52家地方臺等已將部分採編工作流程整合至此平臺中。“中國廣播採編雲平臺”上線並試點使用,形成全新的臺網一體全流程採編平臺。

首要的是以整合性的過程改變被不同部門和介質所割裂的局面,以開放、兼容、多元的理念重塑整個信息生產流程。“一次採集,多次生成,多元發佈”的“大編輯”模式應該成為廣播媒體實現編輯流程再造的路徑選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於2015年7月上線了“中國廣播雲採編平臺”,突破了傳統的部門、頻率條塊分割的桎梏,構建統一的業務生產平臺和靈活高效的業務運營流程,系統覆蓋中國之聲、央廣網、地方記者中心、52家地方電臺的採、編、播流程,實現了多內容整合,平臺一鍵發佈,以及對新聞線索的智能分析與追蹤,使整個生產過程更加流暢和高效。同時, 雲端的管理者和編輯人員,可以根據內容的特點和渠道的需求對信息進行摘編和加工,然後按照各媒體平臺的特性予以及時、準確、有針對性的發佈。

其次是要建立全媒體指揮機制,這就相當於建立一個“腦指揮中心”,從更大程度上對廣播媒體的內部資源進行調配,如完成對開放信源的科學管理,完成全媒體新聞產品的採、編、播,隨時跟進節目生產過程中的問題或需求進行資源調配及人員協調,特別是在突發新聞、重大新聞出現時,在全媒體新聞中心的牽頭下,能夠有更加迅速的反應,完成更有層次的新聞策劃和有條不紊的工作流程。

二、內容精細化、服務化、產品化

(一)從“專業化”走向“精細化”

廣播所生產的內容是與用戶產生聯繫的基礎載體,在當下信息紛繁龐雜的傳播環境中,充分發揮廣播傳統的專業化優勢,並使其在專業頻率上繼續“深耕細作”,依靠傳統媒體的專業人才力量,從“專業化” 走向“精細化”,是廣播保持其主流媒體地位的戰略措施。突破以往“頻率專業”的格局,以用戶的分眾化為導向,關注更加細分的群體,則是一條可行的路徑。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開設的面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哈薩克族聽眾的哈薩克語頻率,北京廣播電視臺開設的面向喜愛歐美音樂的80後、90後年輕人的國際都市頻率等,都是將“少數民族語”“音樂”等專業化標籤進一步細緻化,從“內容區分”走向“人群細分”,充分發揮“長尾效應”,才能保持自身的獨特, 擁有一批穩定的受眾。

(二) 連接新媒體平臺,強化服務功能

廣播媒體比報紙和電視有著更濃厚的“服務”意味。地方城市廣播多立足於本地,為公眾提供實時路況、當地天氣、產品促銷等內容,信息簡單且生活化, 適應“移動群體”簡單的信息需求。新媒體時代,廣播媒體的“服務”特色還要強化,應與新媒體平臺相互配合,服務面進一步加寬加大。如江蘇廣播電視總檯新聞廣播與公安系統聯合打造“辨詐”微信公號, 揭露生活中的虛假騙局;文藝廣播依託《梨園漫步》節目開設微信公號,吸引海內外10 萬多用戶,併為不同戲種的愛好者建立了19個戲迷群,引起了聽眾的熱烈反應。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成立的應急廣播中心在尼泊爾地震發生時,與電腦端、微博、微信、客戶端、手機網站五個平臺共同發力,全方位、立體化地對地震災情和救援情況進行了報道,為公眾提供了及時有力的公共信息服務,充分發揮了廣播媒體隨時隨地、無遠弗屆的優勢。

新媒體時代,廣播媒體的角色不僅是信息傳播者,更應該成為服務提供者。尤其是立足於本地的城市廣播,基於自身積累起來的可信度與親和力,融入新媒體平臺的傳播力與互動性,“服務功能”將成為吸引用戶的有力途徑。

(三) 產品化促進內容價值延伸

新媒體時代,用戶對於媒體信息的選擇往往不是基於信息本身,而是將其當作一個產品,其中包括了對信息的渠道、參與度、表現形式等多維度的考量。廣播媒體要實現轉型,就要將內容與用戶、分發渠道、呈現形式等有機結合,進行綜合考量。

一是在製作內容時應充分考慮傳統廣播媒體與其新媒體平臺在渠道和受眾方面的差異性,將適合的內容挑選出來再進行下一步的精細生產。對於重點內容,在新媒體平臺上傳播時,要注重對內容的拆解和推薦,以適應碎片化的信息傳播模式。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從2015年8月10日開始的《歌聲中的抗戰》這一專題節目,它包括了音頻、視頻、網頁專題、雜誌專刊等多種類型的內容。音頻版在中國之聲、經濟之聲等頻率以及喜馬拉雅FM、蜻蜓.fm 等音頻客戶端播出;視頻版在央廣網、愛奇藝等視頻平臺播出歌曲的曲譜和文字介紹在《廣播歌選》雜誌刊登以及中國廣播音像出版社推出歌曲音頻CD……使傳統廣播內容變成了內容形式多樣、渠道分發多元的全媒體新聞產品。

二是應充分發揮“用戶”這一資源,注重將用戶生產內容(UGC)模式與傳統廣播業務結合。

喜馬拉雅FM 和荔枝FM 主推“人人當主播”模式,用戶成為了一個個廣播產品的生產商和運營者,這是區分於淺層互動的媒體與用戶的深度融合。廣播媒體在轉型的過程中,不應淺嘗輒止地停留在利用微信、微博與用戶進行互動這一層面,而應通過新媒體平臺,將部分內容選擇和製作權下放到用戶群體中去,實現媒體與用戶共同打造“廣播產品”。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I report”(我報道)推出的板塊“open st ory”(開放故事),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設定的報道主題下,用戶可以參與報道和評論,並且通過地圖標、事件排序、文字綜述與記者的稿件進行整合,讓固定的內容在記者與用戶的生產和運營下成為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為多樣的新聞產品。這樣的協同方式也是增進媒體與用戶關係的重要渠道,不僅能夠完成媒體到用戶的傳播,而且能實現用戶之間的再次推廣和擴散,產生更優的傳播效果。

電視之行

1958年,我國第一座電視臺——北京電視臺誕生。

1973年10月,北京電視臺正式播出彩色電視節目。

1978年,《新聞聯播》誕生。

「回顾」一场关于“广电60年”的奇幻旅行

20世紀80年代,《話說長江》、《春節聯歡晚會》等大型電視系列片與文化節目誕生,在1988年底,全國電視臺達到442座,電視人口覆蓋率提高至75.4%。電視節目大量增加,欄目種類齊全,電視大量普及,但是由於電視節目的欄目和播出時間沒有固定化,欄目本身的時間長度也沒有規範化,因此央視率先提出“欄目化”。

20世紀90年代,中央電視臺新聞改革措施出臺,新聞節目全部實現了直播,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體育、文藝、電影、少兒/軍事/農業/科技綜合頻道先後開辦。同時地方掀起“經濟臺熱”,截止1995年,全國共有經濟臺將近30家。

2017年全國有線廣播電視覆蓋用戶數達3.36億戶,其中數字電視覆蓋用戶數達3.04億戶。在數字電視覆蓋用戶中雙向覆蓋用戶數達1.86億戶。全國公共電視節目實際套數3493套,播出時間1881.02萬小時,比2016年(1792.44萬小時)增加88.58萬小時,同比增長4.94%,其中:農村電視節目套數1546套,農村節目播出時間405.88萬小時,佔公共電視節目播出總時長21.58%。

電視欄目化

電視欄目化:把電視節目分成多個專欄的編輯形式和播出方式,即將反映同一內容和同一類型的節目歸為一欄,使它有固定的名稱、標誌、開始曲和時間長度,並安排固定的時間播出。主要標誌如下:

欄目規範化:主要指編排技術層面,要求做到電視節目定時間、定內容、定欄目,按時播出。

欄目類型化:是指電視節目按照不同的內容類別進行系統的編排的一種狀況。

欄目個性化:欄目整體構思與創意個性化,欄目的主持人、記者個性化,欄目表現形式的個性化。

「回顾」一场关于“广电60年”的奇幻旅行

頻道專業化

頻道專業化:電視媒體經營單位根據電視市場的內在規律和電視觀眾的特定需求,以頻道為單位進行內容定位劃分,使節目內容和頻道風格能較集中地滿足某些特定領域受眾的需求。由於有了針對性,不同的目標觀眾向細分化方向轉變,並對專業頻道的定位和欄目的設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製作需要專業化,就需要讓一部分節目源通過市場解決,而“製播分離”是行之有效的最佳方式。

“製播分離”是市場化的產物,也是全球信息化時代廣播電視媒體競爭與發展的需求。是指將節目製作的職能從電視播出機構內剝離出去,成立專門的製作公司,電視臺主要負責節目的評估、收購和編排播出,它與獨立的節目製作公司是一種買賣關係。

智慧廣電

智慧廣電是以構建國家基礎信息設施為宗旨,以有線、無線、衛星、互聯網等多種協同承載為依託,以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及IPv6( 互聯網協議第6版)等綜合技術為支撐,以融合媒體智能傳播為目標,以全面提升廣播電視管理、網絡、業務及服務能力為指標的廣播電視系統。智慧廣電是對未來廣播電視的戰略定位及詮釋,是廣播電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是建立跨領域、行業、系統、部門生態環境的關鍵契機;是全方位提高廣播電視服務能力的必經之路。

「回顾」一场关于“广电60年”的奇幻旅行

首先,必須強化戰略定位。要進一步深化認識,深刻理解、準確把握實施“智慧廣電”戰略的重大意義,真正把其作為關係廣播電視生存發展,推動廣播電視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作為落實建設創新型國家、文化強國、科技強國、網絡強國、數字強國、智慧社會等的重要內容、重要方面,進一步明確目標,精心規劃,強化舉措,全力實施。

其次,必須強化技術支撐。要針對廣播電視融合製播能力不足、傳輸網絡建設相對滯後、接收終端技術開發不夠等問題,著力建設智慧廣電的技術體系,著力構建特色更加鮮明、覆蓋更加廣泛、傳播更加快捷的融合智能網絡,從而實現廣播電視服務“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重點是要大力加強融合媒體制播系統、有線無線衛星智能協同覆蓋系統、智能電視操作系統(TVOS)、廣電物聯網應用系統等技術建設,加快推進內容生產智能化、分發傳播智能化、網絡覆蓋智能化、用戶服務智能化。

第三,必須強化業務驅動。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的特性和優勢,在提升優化廣播電視服務的同時,大力拓展服務內容,大力提高服務質量,構建智慧廣電的業務生態,打造智慧廣電服務品牌。要改變廣播電視傳統的單一傳播服務模式,著力構建“多媒體形態、多信息服務、多網絡傳播、多終端呈現”全業務服務模式,全面提供融合新聞資訊、視聽節目、社會服務、醫療健康、數字娛樂、電子商務、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智慧廣電數字生活服務,更好地滿足社會和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第四,必須強化安全保障。智慧廣電建設在帶給人們極大便利性的同時,也對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沒有安全,一切無從談起。要從維護意識形態安全、信息安全的高度,切實加強智能融合業務的安全管理,切實加強智能融合網絡的安全管理,切實加強智能融合終端的安全管理。要加強技術標準的管理,完善標準體系。要建立健全監測監管平臺,強化全方位監測監管,確保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內容、信息、數據和平臺、渠道、技術等可管可控、安全可靠。

今年是新中國電視事業誕生60週年,今年也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成立元年。廣播、電視這兩大媒介陪伴著我們走過一年又一年,儘管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衝擊力度不小,但傳統媒體迎難而上,積極融合,逐漸探索出一條順應時代潮流且利於長遠發展的道路。電視不老,未來可期,廣播不死,聲音延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