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和县自然地理情况

兴和县自然地理情况

自然地理


兴和县地处阴山北麓,位于东经113°21′09″至114°07′47″,北纬40°26′至41°26′之间。北靠商都县,东依河北省尚义县,南与山西省阳高县、河北省怀安县接壤,西与察右后旗、察右前旗相连。整个地形呈南北狭长状,趋向为北高南低,平均海拔1500米。境内山川相间,河滩穿插,丘陵、平原、山地镶嵌分布,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36.5%、38.2%和25.3%。境内山脉主要有南部大南山、东部大青山、西部岱青山和北部武大喇嘛山,境内最高峰为大南山的黄石崖,海拔2334.7米。兴和县境内共有7条河流,多属季节性间歇河。外流河有二道河、银子河、苏木山河,均属永定河水系。其中二道河是境内最长的河流,全长87.5公里。境内有中小湖泊23个,总面积4.28平方公里,多属季节性时令湖。较大的湖泊有涝利海等。

兴和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冬季、夏季分别受蒙古高原和大陆低压控制,气候呈明显的大陆性,具有寒暑剧变的特点。年降水量为397毫米左右,极端最高降水量630毫米,极端最低降水量237毫米,地表水资源经流量10373.9万立方米。年平均蒸发量为2036.8毫米,是年降雨量的5倍。年均日照2872小时,积温2300-2400℃,无霜期95-135天左右。地区风速较大,大风日数较多。年平均风速3.7米/秒,大风日数年平均45天,多发生在冬春季。年平均气温4.2℃,最冷月为一月,平均气温零下13.8℃,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3.8℃;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19.9℃,极端最高气温36℃。通常11月上旬或中旬开始封冻,次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解冻。

兴和县自然地理情况

兴和县自然地理情况

兴和县自然地理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