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國考申論特色詞彙,背下來高分不是問題!

很多人學習申論,往往有兩個誤區:

一是不能理清自己的時間,有計劃但缺少執行力

二是急功近利,忽視對基礎知識的積累

學習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

很多時候零散時間合理的利用,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遺憾的是,申論的基礎知識往往偏於概念化

容易"看不懂,記不住",自然也就"用不好"

知識可以通俗化

學習也可以很快樂

為了便於大家更好的利用零碎時間,夯實基礎

小編對2019年國考省考前必須要知道的特色名詞進行了梳理

以通俗化的方式加以解讀

希望大家:讀得懂,記得住,用得好!

2019國考申論特色詞彙,背下來高分不是問題!

1.【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看似很拗口的一個名詞,要理解其含義,我們需要拆解和拓展。

先拆解一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什麼是供給側呢?要拓展一下,將供給側和需求側結合起來思考。

需求側就是我們高中政治中常常講到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

那麼供給側就是勞動力啊,土地啊,創新啊等等。

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通過供給側的調整,比如致力於新能源、互聯網+、大數據等,進而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

2.【"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政,是指政府,或相應官員。

商,是指商人或企業。

"親"嘛,是一種態度,對各個企業有感情,積極支持。

而"清"呢,強調的是一種原則,可以"親"但不能過火,要保持清清白白的關係,避免以權謀私等亂象。

通俗來講,就是既像對待夥伴一樣親近,又堅守原則和底線。

3.【最後一公里】

在申論考試中,考過"最後一公里",但突出的是城市公交規劃問題——公交站距離單位、家仍有一定的距離,不方便。

我們一般意義上的"最後一公里",是指政策不落地、開空頭支票等問題。

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就是要讓政策落地、讓惠民方針落到實處。

4.【一帶一路】

在2013年9月和10月提出。

"一帶"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是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有73個(截止到2018年6月),包括東盟國家、西亞南亞中亞地區、獨聯體國家、中東歐地區等。

其現實意義在於:促進各地區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

5.【兩學一做】

有"兩學一做"和"一學一做"兩個不同的名詞,很容易混淆,但內容完全不同,針對的是不同的群體提出的要求。

前者是指學系列重要講話、學黨規黨章,做合格黨員。

後者是指學領導人系列重要講話和治國的重要舉措,做合格共青團員。

2019國考申論特色詞彙,背下來高分不是問題!

6.【一案雙查】

什麼意思呢?

是指在辦理各類案件中,不但要對當事人(犯事的人)問責,還要對相關領導人進行責任追究。

有點"連坐"的感覺,但性質完全不同,其實質是完善我們的問責機制,以便更好的選拔、管理幹部,約束相應的領導人。

7.【雙創】

很火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容易混淆。

大眾,是指普通人,都能夠創業。

萬眾,突出的是全社會的人,鼓勵所有人集思廣益,帶動新思路、新戰略的產生,激發社會活力。

8.【兩個一百年】

在我們申論及平時的新聞中,出現的頻率特別高。

第一個一百年:是到我們黨成立100週年(記住,是1921年成立的),也就是到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今年是2018年,已經到了最後的決勝階段了。

第二個一百年:是到新中國成立100週年(同樣記住,1949年成立的),也就是2049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注意這幾個描述性的詞彙,一個都不能錯)。

9.【社會治理】

十八屆三中全會(2013年11月)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提出了"社會治理"的概念。

從社會管理轉變為社會治理,體現的是政府職能的轉變,其強調的是政府、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個人等主體之間平等、有效溝通,是一種夥伴型關係,進而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10.【兩個倍增】

何為倍增?成倍的增長嘛!

哪兩個呢?

一個是國內生產總值的倍增;另一個是城鄉居民收入的倍增。

對我們的申論學習來講,要追求的不是學習課程數量的倍增、做題量的倍增,而是學習效率的倍增。這就需要調整好狀態,做好總結工作,確保對知識點深度理解、有效掌握。

2019國考申論特色詞彙,背下來高分不是問題!

11.【雙引擎】

通俗來講,就是兩個引擎。

在延續傳統的同時強化開拓創新,這樣就能更好的激發社會活力,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雙引擎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名詞,可以作為我們處理問題時重要的思路、方向指導,打造特色化的分論點,如可運用到科技創新;推動市場、生產的改革調整;促進社會就業等議題中。

12.【"三共"原則】

這是針對如何更好的建設"一帶一路"所提出的指導方針,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指引下,求同存異、謀求更好的發展。

另外拓展一下,如果學習了花木君社會治理方面的課程應該會記得一句話——社會治理的總體思路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13.【三個"確保"】

涉及的是我軍思想政治建設中的三個方面的要求,這三個方面分別是政治,思想和組織。

我們的申論學習也需要有三個確保:

確保基礎題型學得紮實;確保大作文不偏題;確保學習有總結,學有所思。

14.【三嚴三實】

很顯然,需要分別理解三嚴是什麼,三實是什麼。

三嚴是指"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

三實是指"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

這不僅對行政,對整個社會都有很好的教育意義。

15.【四風】

常常聽說要"反四風",就是指要反對四種不良風氣。

哪四風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不良的風氣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絆腳石,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勢背道而馳,不僅要改,還要堅決改、深入改。

2019國考申論特色詞彙,背下來高分不是問題!

16.【四個意識】

四個意識分別是指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

那麼怎麼做呢?

增強政治意識,需要旗幟鮮明;增強大局意識,需要心中有人民有集體,敢於犧牲小我;增強核心意識,需要認識並擁護核心;看齊,一切向黨看齊。

17.【四個統一】

都說知識是可以貫通的,需要強調一下,四個統一同樣涉及兩個層面,有不同的要求和含義。

第一個是關於全面從嚴治黨,四個要求是:

1.高標準和守底線相統一;

2.抓懲治和抓責任相統一;

3.查找問題和深化改革相統一;

4.選人用人和嚴格管理相統一。

第二個是關於高校老師的要求: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

2.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

3.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

4.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

18.【四講四有】

這是對合格黨員的基本要求,具體來講就是:

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

順便普及一下另一個我們更熟悉的"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是80年代鄧小平同志提出來的。從當代看來, 同樣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值得我們持續深入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