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衆籌一家餐廳的正確姿勢!

2017年已經完整的被我們走完了,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國餐飲行業總體營業額突破了3.9萬億,又創歷史新高,餐飲增速也是持續走高。

在即將翻開新篇章的2018年餐飲行業整體營業額有望突破4.5萬億在這麼大的市場裡,又將新增無數新的餐飲創業者。

在餐飲投資額越來越高的前提下,合夥開店將是未來最主要的形式,在中國小餐飲之都的福州市上百家中小餐飲品牌都是依靠這種合夥開店的眾籌模式進行融資迅速搶佔餐飲市場。

店長持股、員工持股、朋友持股、同事持股等這些持股形式本質上都是眾籌模式,甚至有些品牌餐飲店每一家門店的持股股東都超過10人以上,這種方式極大的解決了餐飲開店的資金需求,使一個新興的餐飲店能夠在一兩年之類開出10家店甚至50家店,迅速的打造出一個餐飲品牌。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餐飲眾籌到底應該如何去做?

2018众筹一家餐厅的正确姿势!

眾籌是啥?

曾經有個段子是這樣講的:

天冷了,在家裡吃火鍋是個不錯的選擇,首先邀請5個人。

給第1個打電話:“順路買點菜來,就差蔬菜了。”

接著第2個:“順路買點羊肉,就差肉了。”

然後第3個:“順路買點凍豆腐各種丸子啥的,就差這個了。”

之後第4個:“就差酒了。”

最後第5個:“就差點火鍋底料了”

然後,掛電話燒水坐等……

眾籌是翻譯自國外crowdfunding一詞,即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香港譯作「群眾集資」,臺灣譯作「群眾募資」。由發起人、跟投人、平臺構成。具有低門檻、多樣性、依靠大眾力量、注重創意的特徵,是指一種向群眾募資,以支持發起的個人或組織的行為。一般而言是透過網絡上的平臺連結起贊助者與提案者。

當然,互聯網眾籌平臺的興起,讓不少中小型餐飲企業和餐飲創業項目看到了破解融資難的希望,也給手裡有些閒錢的中小投資者提供了一圓餐飲老闆夢的機會。近兩年,包括咖啡館、火鍋店、茶館、休閒餐廳、酒樓等眾籌項目不斷湧現,顯示出旺盛的市場需求。

2018众筹一家餐厅的正确姿势!

眾籌的常見類型

通常說的“眾籌”包括七種類型:公益眾籌、微夢想眾籌、產品眾籌、會籍式眾籌、債權眾籌、股權眾籌、收益權眾籌。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眾籌的效率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對餐飲業而言,產品眾籌、會籍眾籌、收益眾籌這些工具都可能被用到,但最為適宜、能解決行業痛點的還是股權眾籌。

產品眾籌,某種意義來說相當於預售產品,是一種先付錢再生產的概念。對於項目方它可以滿足資金需求以外,還可以達到產品測試、獲得第一批天使用戶、實現提前宣傳的價值。

在美國最大的眾籌平臺上有一款成功的智能手錶眾籌,用了37天,募集到1000多萬美元,採取的形式是花1美元可以瞭解相關資訊,花99美金可以獲得一款黑色手錶等等。通過設置不同級別的回報,最終完成了接近7萬人的眾籌。在餐飲企業,產品眾籌也可以被借鑑和參考。

會籍式眾籌類似於股權眾籌,但又區別於它。會籍式眾籌以社交為導向,進入一個圈子獲得某種資質。

而股權眾籌是以投資股權之後獲得回報為導向。由北大人發起的1898咖啡就是最早的會籍式式眾籌,但投資者獲得的回報不是以股權的分紅為導向的,這一群人會變成一個社交圈,可以通過這個人脈圈子而獲益。一些餐飲會所也採用了類似的眾籌形式。

股權眾籌會是餐飲企業採用最多的眾籌,投資門店獲得相應股權,以股權的增值轉讓回報為導向。

2018众筹一家餐厅的正确姿势!

用眾籌激活精益餐飲業

股權眾籌的出現為餐飲業提供了新的出路,讓餐飲品牌實現消費、資金、管理上整合。外部眾籌,相當於一種不放棄管理和運營權的加盟,內部眾籌是對人才團隊和員工穩定性和能動性的綁定。

外部社會投資人眾籌,不僅可以幫餐飲企業找到錢,也是找到了共同承擔風險的合夥人。

眾籌本身也是營銷事件,眾籌到的投資人必然是對該品牌信任、喜愛,願意陪品牌成長的支持者和傳播者。

募集眾籌投資人的過程本身也是宣傳、梳理品牌價值、獲得用戶關注的過程。

與資本公司不同,社會眾籌投資人的主要目標不是上市獲利,所以不會給餐飲企業設定眾多高速發展的嚴苛條款,餐飲企業戰略的自主權利更強,資本化則會限制你的權利。

然而,眾籌餐廳“暴斃”的噩耗也接連不斷。業內專家指出,除了政策上的不確定性之外,優質項目少、財務不透明、缺乏第三方監管、行業利潤率低、缺乏投資者教育等,都是導致當前餐飲眾籌項目快生快死的重要原因。

餐飲眾籌項目快生快死的原因

1,優質項目少。

目前,尚處於抽芽階段的餐飲眾籌,由於缺乏完整的遊戲規則,導致隱患重重,投資者的利益難以得到擔保。是否對眾籌項目進行投資,應該建立在投資者對項目充分相識的基本上。當前,充當中介角色的眾籌平臺對眾籌項目的信息披露相當隨意。以洪七公眾籌平臺為例。目前該平臺上的眾籌項目僅限於成都及鄰近區域。同時,各項目只是簡單介紹了眾籌籌劃,並未涉及怎樣運作等投資者關心的相關內容。而在另一家眾籌平臺靠譜投上面,各個項目會把過往經營數據、股東特權、選拔標準等相關情況枚舉出來供人們參考。

2,財務不透明。

餐飲企業普遍存在的財務不規範問題,也是餐飲眾籌的死穴。北大縱橫管理諮詢集團資深專家陳文博就並不看好餐飲眾籌。在他看來,財務不規範、行業利潤率低等痛點,會令餐飲眾籌在社會各行業對眾籌資源的比拼中處於下風。“如果不能解決眾籌後投資人對財務透明的要求,以及餐飲行業的利潤率不高導致的投資回報不會有超額溢價的空間等問題,眾籌未來仍然不太可能成為餐飲行業的主要融資途徑。”

2018众筹一家餐厅的正确姿势!

3,缺乏第三方監管。

北京志起未來營銷集團董事長李志表示,目前眾籌市場還沒有完善的法律體系進行監管,股份計算缺少規範,股權架構不清晰。“如果能把眾籌做好,對於餐企的宣傳推廣有一定影響。不過就目前來看,發起眾籌是一件很隨意的事情,一旦眾籌失敗,投資者的錢就打水漂了。所以,科學性和可持續性是眾籌行業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

4,行業利潤低。

影響餐飲行業利潤越來越低的有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房租高

在一家餐飲的收支佔比中,物業成本高佔營業額的10%~25%,這才算是一個正常的區間,但很多商家的房租成本已然高出了這個區間。日益上漲的房租,不斷拉低商家的利潤比,迫使越來越多的餐飲老闆辛苦一年全交給了房東。

第二,高消耗

很多餐企老闆,只能看見一些明顯的開支,像房租、人工、食材成本的這些開支需要白紙黑字記在明面上,殊不知水、電、氣等無形的能源消耗也是不小的漏洞。餐飲人會不重視對能源的控制,其實能源的開支也會佔到餐廳營業額的10%左右。這種忽視往往表現在一些小的事情上,比如客人走了,空調會一直運行著;洗完蔬菜了,可沒關水龍頭。這種日積月累的消耗,給餐廳累積了一筆不小的開支。

第三,人工成本高

都說餐廳在給房東打工,有時候也得給服務員打工。人工成本的不斷升高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可員工的效率和服務質量並沒有隨之提高。但客戶對服務的要求,用餐體驗等也在日益上升,點菜的便捷度,上菜的時間、支付方式等都會成為顧客的選擇因素。

第四,食材成本高

採購估計是餐飲老闆最頭疼的事情。一些大型的餐企還是比較好解決採購的問題,但對很多單點或者小店來說,哪怕是自己人甚至親戚,同樣會有吃回扣、原材料以次充好、賺差價的現象。

5,缺乏投資者

由於當前出現眾多眾籌開餐廳失敗的案例,投資者開始對這種模式下的投資持謹慎態度,再加上,投資者越來越理性和餐飲好項目的緊缺。因此,要想獲得投資者參與投資將越來越難。

2018众筹一家餐厅的正确姿势!

餐飲眾籌的正確姿勢

餐飲行業如何做眾籌,餐飲行業做眾籌要想成功有三個要點。

1,菜品要有創新,價格定位必須精準

現在大眾餐飲的發展比較好,但是高端餐飲就不太理想。研究發現,在一線城市如果餐飲業想快速獲得客戶,餐廳單個菜品的人均消費不能特別貴。以廣州為例,最好一個人的消費在30元上下,兩個人的消費在60元上下。單人消費跟多人消費都不貴,客戶才可能回頭。

另外餐廳的菜品絕對不能夠太普普通通,一定要做創新。現在餐飲行業的趨勢叫做“好吃不貴,真的實惠”,客戶才願意回頭,做口碑轉介紹,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2,目標客戶人群的定位

高端餐飲之所以做得很辛苦,就是因為他的人群定位太窄了。一旦高端人群的消費受阻,餐飲店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這也是像俏江南、湘鄂情這些高端餐飲為什麼舉步維艱的關鍵原因。

所以你的目標人群一定要清晰,一定要定位到大眾化,而且重點要向年輕人靠攏,為什麼要靠攏年輕人呢?比如說你服務的都是40歲以上的中年或者老年人,即使他的消費力比較強,但是他嚐鮮的興趣不一定很高。而年輕人則往往比較願意去嘗試新鮮的事物。

任何一個生意如果不能吸引年輕人,往往都會被時代淘汰。所以一定要向年輕人的喜好看齊,經常做一些創新,這點一定要當作一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去經營它。

事實上,眾籌是一個結果,而不是成功的原因。他只是放大你核心競爭力的一個工具。只有“好吃不貴,真的實惠”,而且菜品不斷有創新的餐飲做眾籌才會水到渠成,這是核心中的核心。

2018众筹一家餐厅的正确姿势!

3,回報機制

既然要利用社會的資金來做新店的拓展,我們就必須為投資人的回報做深度的一個思考,回報的形式有三種。

第一種:比如A投資了兩萬塊,我們可以給A對應的兩萬塊錢的額度。這是第一種,把飯店的消費當成融資,這是相對安全的一種方法,產品直接交付給客戶。

第二種:承諾一定的固定回報,比如,A購買某店5000元會員儲值卡滿1年獎勵300元現金。這種相當於債權融資,有一點點的風險。

第三種:相對風險比較高的,就是即沒有消費者額度,也沒有固定的回報。純粹靠飯店經營好之後的一個分紅,這種模式可不可行呢?是可行的,但由於有很多的不可控的因素。如果飯店經營特別的好,給分紅絕對沒有問題。

如果飯店稍微出現一點波折,之前承諾的分紅沒兌現,可能這些人就會有很大的異議。因此我們在設計眾籌分紅機制的時候,最好是把以上三種形式組合一下。比如,給一個消費的額度,讓別人感覺投資你的店,首先他自己感覺可以穩賺回來,他不會有太多的風險考量。同時也給他一個穩定回報的承諾。假如今年分紅沒有超過15%,我保底10%的回報給你。這樣也對投資人相當於吃了個定心丸,相當於一個股轉債的一個處理。

當然,做眾籌成功的核心是你產品本身有競爭力。如果是很普通的產品,無論眾籌如何設計,都很難取得成功。

2018众筹一家餐厅的正确姿势!

餐飲眾籌的四句“醜話”

餐飲眾籌項目成功的秘技各有不同,但失敗的原因卻都雷同。作為餐飲眾籌項目的發起者,要把下面四句“醜話”說在眾籌開始之前,否則,你們很可能是在抱著理想集體“去死”。

1,“你不是來湊份子的,這心態請給我閃開”

這句話一定要最先拋給你未來的夥伴,告訴他:“我需要的是你的人,不是你的錢;我不是找你湊份子,是開啟一種新商業模式。”

為什麼先說這句?因為,他對眾籌概念的認知很可能與你不同,理念的分歧將影響他對項目介入的“度”:要麼表現的過度熱情,產生過度干預,要麼就是不聞不問,完全貢獻不出價值。他要非讓你解釋這句啥意思,可以解釋一遍,如果還不懂,就得考慮換人了。

2,“想當甩手掌櫃,只坐等分錢?也請退下”

這句話別以為可有可無,或者你覺得對方肯當“甩手掌櫃”更好,心中搞不好還暗爽一下。告訴你,這絕對是給自己挖坑。這個年頭,稀缺的不是錢,而是人脈、資源、外腦……這些都是比錢更難搞的東西。

你要碰到那種平時甩手,分紅時也不太熱衷的,算你幸運,怕的是,遇上平時甩手,分紅時“當仁不讓”的夥伴,有你煩的。所以,你要旗幟鮮明地告訴他:“不以投入小或者生性懶散而不聞不問,我不是你的管家,請不時體現下責任感和存在價值。”在他試圖解釋或者掩飾的時候,你“戳穿”他:“別拿怕眾口難調、影響決策當幌子,如果怕這怕那,或者不想出力就白拿錢,別在江湖混。”

眾籌,籌的啥?可不只是錢,不體現金錢之外的價值的人,輕易不要讓他成為你的夥伴。哪怕除了錢,就剩高顏值,也比除了錢,什麼附加值都提供不出的合作對象有價值。因為,有時候,刷臉也很重要,這個能力不是誰都具備的。

3,“聽誰的?聽我的!咱先民主再集中”

“甩手掌櫃”太多是眾籌失敗的原因之一,“過度干預”的合夥人不少,也是項目難成功的主力因素。所以,拿出魄力,講出這句話,“民主集中制”絕對是適合咱們國情的法寶,體現和鍛鍊你領導能力的時刻到了。

在眾籌項目中,不講民主和太講民主都不行。不講民主,人家會覺得我也掏錢了,憑什麼不聽我的,但太民主,誰的都想採納,矛盾更多。你以為只有“大事”才會引發爭論?“小事”也會受到質疑,比如菜買貴了,服務員工資給得太高。所以,民主之後,一定集中,否則裡外難討好。

2018众筹一家餐厅的正确姿势!

4,“開始就想賺大錢?指著這個賺大錢?不送了”

有些人可能覺得眾籌模式付出小、回報穩定,但眾籌模式本身的投入少、利益分享等特徵,決定了眾籌項目短期內難有高回報,抱著賺大錢態度參與的同志,還是要慎重。

眾籌項目更大、更實際的意義是平臺作用和長線收益。所以,面對“一本萬利”心態的合作伙伴,你一定要告訴他:“事物都有發展過程和階段,靠參與眾籌迅速致富有點難,能耐住寂寞咱們再一起玩兒。”看到這兒如果您還發蒙呢,勸您凡是涉及投資的事情都要慎入,有風險。

食,民以為天,籌,眾以為力!以眾籌之所力,食民生之所望!餐飲業與互聯網新營銷模式的一場聯姻,打造了一個令人耳目一新又卓有成效的新領域,也為眾口難調的餐飲業帶來了一次新的機遇!但是,做眾籌前必須明白一點,眾籌不是簡單的募集資金就完事了,而是籌的是投資者的人脈、資源以及智慧等一系列東西,“一人計短多人計長”的名句是在中華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不斷被驗證的道理。

因此,眾籌之前計劃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看完之後你想開一家眾籌餐廳嗎?把你的想法留言分享出來吧!

柳哥

共勉

最窮無非討飯

不死終會出頭

禪思一刻

2018众筹一家餐厅的正确姿势!

我們需要“麒麟才子”的你,歡迎原創投稿,投稿地址:[email protected],歡迎大家在文章後面留言把自己的想法分享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