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诗名家」崔涂《春夕》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唐代:崔涂《春夕》

「名诗名家」崔涂《春夕》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人情有许多不好说破处,因为说破了不好看。生活中道德、法律要求人要有良好的品格,要抵触许多不好的东西,而之所以抵触是因为有极深的诱惑。良好的品德可以引来清誉,无形之中成了进身的阶梯。既有此妙处,各相劝遵守,不容有失。吕后、武后,开始无不贞良淑婉,及时掌握了天下权柄,再没有可以相加的了,肆意妄为,谁敢非议,普天之下惟有尊服而噤若寒蝉。

「名诗名家」崔涂《春夕》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此诗于常规正统诗歌所抒发的情思:伤春,自伤,不得志,思家,悲年老,热爱祖国山水等都具备了,秀语丽词,又有“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工整之佳句。不可谓不是佳作,然后许多诗家评论此诗,以为浅陋。大概是因为崔涂太耿直了,毫无禁忌,说出了不好说破的事情,触犯了名教正统神经。尤其是尾联“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说得太露骨,不讲含蓄。因此不被名流接受,称之太俗。两句是说,没有归家不是因为不能归家,而是功名未就不愿归家,其他的诗人写到此处,绝不会说得如此直接,说得太真实了,就像捅破那层纸,会显露自己的浅薄,而羞怯愧疚。所以处了崔涂很少人会说破。

「名诗名家」崔涂《春夕》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一瓢诗话》:崔礼山“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与“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同一妙理。孔稚珪《北山移文》所讽刺的走终南捷径的假隐士就是那样,谁要说他们是名为归隐,实为求仕,识破了面皮,恐怕不要老脸会跟他拼命的。

「名诗名家」崔涂《春夕》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读一首诗可以看出一个诗人品格,也可以因此喜欢上一位诗人。读此诗我倒喜欢上了崔涂的为人,可以看出他们是一个率真耿直,心中没有避忌和嫌隙的人,多一些那样的人,世界将会更加真实,不会都戴着一副面具,太累心。

「名诗名家」崔涂《春夕》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名诗名家」崔涂《春夕》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