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方,讓你來了就不想離開,你知道是哪裡嗎?

#鄉村振興#

“走,到湄潭當農民去!”

每當在高速公路上看到這句廣告詞抑或是宣傳標語時,我的心中都會湧動起一種莫名的自豪感,同時也會生髮出許多難以忘懷的感慨。

湄潭,這個生我養我的地方。

湄潭,這個如花似錦的地方。

這個地方,讓你來了就不想離開,你知道是哪裡嗎?

本文作者今日頭條小米粒故事,轉載請註明出處

四十多年前,我在這裡出生。當我的記憶開始發揮作用的那一刻起,這裡留給我的卻是貧窮的印象。鄉村田疇,一座座茅草房就是當時的民居。好一點的農家,也不過是用山裡的木頭自制的木房子。白天,人們扛著鋤頭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辛勤勞作。夜裡,家家閃爍的煤油燈寫成了久遠的傳說。那時候,農村基本上都是種植水稻、玉米、烤煙等農作物,一年忙到頭,等交完公糧,卻所剩無幾了。記得小時候喜歡到農村的小夥伴家去串門,他們大多能端出來招待我們的也就是那摻了大量玉米渣的包穀飯了,那時的玉米渣很粗很糙,吃起來味同嚼蠟。有的家庭因家境太貧,還不得不用穀子殼打成面摻在極少量的米中一起蒸,那種口感簡直難得下嚥。這種用穀子殼打成的面,人們稱之為“糠”,這種糠飯在當時的人家不是少數。好一點的家庭就用蕎子或包穀推成粉,蒸成包穀粑、蕎粑等,開始吃一兩個還行,但頓頓這樣的食物,讓人實在難熬。

這個地方,讓你來了就不想離開,你知道是哪裡嗎?

本文作者今日頭條小米粒故事,轉載請註明出處

那時的湄潭,據說在遵義的縣當中還是算好的,但貧窮卻是套在湄潭人心上的一把枷鎖難以打開。一年四際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卻得不到好收成,家裡弟兄姐妹多的,更是無法,穿衣吃飯成了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幾乎每家的弟弟妹妹都是穿著、撿著哥哥姐姐或親戚朋友、鄰里鄉親的舊衣服長大的,而且衣服褲子上至少有補上了五六個洞的疤。這種服裝不同於現在流行的乞丐裝還故意將褲子整幾個洞,那時真的是爛得沒法穿了,父母縫了又縫繼續穿的。當時有句話叫:“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些都是當年湄潭人生活的真實寫照。

這個地方,讓你來了就不想離開,你知道是哪裡嗎?

本文作者今日頭條小米粒故事,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當時,如果哪個說自己想安心在湄潭當個農民,那說明這個人不是個神經病就是個精神病。外面的人更不用說到湄潭當農民去了。到了八十年代,聽說沿海深圳一帶在開始搞經濟建設了,當地的大人孩子們都非常興奮,一些從沿海深圳回來的鄉親們坐在一起就神侃發達地區的見聞,講起來讓人神魂巔倒、羨慕不已,有的家庭大一點的孩子這時候就出去打工了,從此也離開了這個祖祖輩輩都看不到翻身希望的地方。

這個地方,讓你來了就不想離開,你知道是哪裡嗎?

本文作者今日頭條小米粒故事,轉載請註明出處

四十多年過去了,我最近一次回老家探親,發現湄潭卻變了許多,根本不是以前的湄潭了。鄉村田野,一眼望去,金黃色的稻浪麥浪在風中翻滾、一排排整齊的茶園散發出清新的茶香瀰漫在整個空氣中,讓人神清氣爽、一座座彷彿是安放在山間的錯落有致的小洋樓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是那樣的獨具魅力。我信步走進了一農戶家,寬大的水泥院壩中鋪滿了金黃色的玉米粒,牆上懸掛著紅通通的辣椒,院壩的周圍盛開著五顏六色的玫瑰花、大麗花、三角梅等。一棟兩層的小洋樓別具一格、窗明几淨,主人還在每扇窗戶上都貼上了剪紙窗花。一堵院牆上貌似用書法體拓印的“十謝共產黨”的歌詞顯得格外搶眼。我一邊認真閱讀,一邊與主人交談。從他的口中得知,近些年來,政府加大了對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和力度,每家每戶都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幫扶,進行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從以前單純依靠種植糧食轉變為現在的多種經濟農作物並存,如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土壤,大力發展茶葉、精品水稻種植,走出了一條有別於其它地方的發展新路。如今漫山遍野的茶樹已形成了連片開發的格局,萬畝大茶海成了當地的一大景觀。許多農家還靠茶吃茶,開起了農家樂、休閒居,靠茶山旅遊掙到了以前從未掙過的錢,享受到了前輩們夢寐以求的好生活。

這個地方,讓你來了就不想離開,你知道是哪裡嗎?

本文作者今日頭條小米粒故事,轉載請註明出處

離開農戶家,我沿著當年我上學的道路一路前行,想再看一眼我曾經走過的地方。以前我每天上學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爛馬路,如今已被眼前的一條寬闊平直的水泥公路所取代了,再也不是當年那種坑坑窪窪的了。那時候,自己做夢都在想,要是自己上學的路能修好一點多好啊!當年的那座供生產隊用水的大水池如今已變成了一座聳入端的“觀海樓”,來來往往的遊客紛紛登高望遠、思故懷舊。我也藉機登上觀海樓,迎著一股清新的風眺望遠方,在冥冥之中似乎又再一次看到了湄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站在觀海樓之上,思緒在藍天白雲之下自由翱翔,眼中既裝滿了淚水、也裝滿了希望。

這個地方,讓你來了就不想離開,你知道是哪裡嗎?

本文作者今日頭條小米粒故事,轉載請註明出處

湄潭,一個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地方。

湄潭,一個當農民也當得自由自在的地方。

接下來的幾天裡,我又去了核桃壩村、金花村、七彩部落、小茶海等,還親自登上了湄潭的標誌性建築——大茶壺。我漫步在綠樹成蔭的湄江河畔,再一次感受了鄉村振興的無窮魅力和無上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