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里说霍去病十八岁的时候,汉武帝“幸”了霍去病,这个“幸”是什么意思?

菜头会飞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靠谱的办法,当然是看司马迁本人是怎么使用这个“幸”字的。

粗略统计了一下,史记中“幸”字大概有如下用法:

1.表示某事做成是某人的幸运。

(张)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

2.表示一种希冀。

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3.皇帝专用语,表示驾临某地。

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

4.宠爱——由于古汉语的弹性,这个词可以做动词,表达宠爱:

上常衣綈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

可以做动词,表达被宠爱:

已而管夫人、赵子兒先幸汉王。

也可以做形容词,表达被宠爱的状态:

穨当孽孙韩嫣,贵幸,名富显于当世。

需要说明的是,做“宠爱”讲时,这个词不仅可以用于皇帝的宠爱,其他人也可以用。皇族也可以用,别人也可以用。只是在用法上,只要用到了“幸”,似乎就隐含着一种以上对下,双方地位不对等的意思。

是时张汤方乡学,以为奏谳掾,以古法议决疑大狱,而爱幸宽。

张汤是一介臣子,而也可以用这个“幸”字。

然后从这个意思,还可以引申出一个用法,专指生命的大和谐……这里有个很好的例子:

薄姬曰:“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高帝曰:“此贵征也,吾为汝遂成之。”一幸生男,是为代王。

这用法似乎就是皇帝专属了……

题目中提到的记载是这样的:

大将军姐子霍去病年十八,幸,为天子侍中。

显然,这个“幸”是上面的释义4。很多人据此以为,既然“幸”了,显然二人之间有不可告人的男男关系。确实是这样吗?

其实非也。虽然说是“宠爱”,但这种宠爱却不一定是男宠那种关系。对此,在史记中我们可以找出不少反证。

  • 例如:

左将军素侍中,幸,将燕代卒,悍,乘胜,军多骄。

这位“左将军”名叫荀彘,在史记中记载不多,后来征朝鲜是,因为争功误事,被砍了脑袋。这似乎看不出是一个男宠。那么被贴上“幸”的标签的,也未必就是男宠。

尤其是,这句话的结构,和上面《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提到霍去病那句话的结构,简直一模一样。这也可从侧面说明霍去病并非男宠。

  • 再有例子:

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

既没有证据说始皇是同性恋,也没有理由始皇如果是同性恋,非要去找一个狱卒——身为皇帝,找什么样的人找不到?“狱吏得亲幸”怎么想都不是因为某种不可言说的关系,那么“幸”所指的,也未必就是男宠。

  • 还有一个有力例子:

主父方贵幸时,宾客以千数。

这是说主父偃“贵幸”,当此之时,他有多大了呢?

人或说偃曰:“太横矣。”主父曰:“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戹日久矣。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主父偃自结发以来,游学四十余年,年纪至少六十往上。如果这把年纪刘彻都能“幸”的下去……莫非汉武帝爱大叔?

可见此处“贵幸”绝没有什么特殊含义。推而广之,说“幸”,也不能代表这两人之间有特殊关系。

总结:这个“幸”字,只能说明霍去病受到宠爱,其余的什么也说明不了。


北门猿


史书上记载,卫青给汉武帝那啥过屁股,因为汉武帝得了痔疮,古人治痔疮的方法里有这样一种方法,不断的舔痔疮,把痔核舔掉。卫青的这种做法,令汉武帝以后的很多人不齿,大才子苏东坡就在他的文章里揶揄过卫青。

那么霍去病被汉武帝“幸”,我猜测有可能就包括这种治病。被因缘际会或者别有用心的人说成汉武帝和霍去病关系不正常,谣言。

其实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嫁给了汉武帝,那么卫青就是汉武帝的小舅子,霍去病呢,因为是卫青的外甥的关系,也跟汉武帝有了一层亲戚关系。

既然是亲戚,又是臣子,给亲人汉武帝舔菊花治病,其实是没什么可说的。

古代二十四孝里有个人,为了检查父母的病情,亲自去尝父母的大便,被人认为是大孝子,卫青霍去病跟他比算不了多恶心。

那在古代,“幸”这个字,在帝王那里是什么意思呢?

对于臣子来说,就是宠爱的意思,信任,宠信。没有那些龌龊的东西。

当然,对于妃子,女性,也许有时候有那个意思。

《史记》记载,蔺相如也曾“幸”于赵王,能说蔺相如也跟赵王关系不正常吗?当然不能。

后来人不读书啊,特别是现代人,对古书半知半解,甚至无知无解,就乱相信别人瞎说的那些捕风捉影的谣言,实在悲哀!


西堤君


汉武帝与卫青、霍去病,好一圈著名的庞杂的亲戚部落。

汉武帝还不是汉武帝的时候,他的大姐叫平阳公主。平阳公主当然家里也是奴仆成群,其中有个姓卫的女奴仆,跟一个叫郑季的小吏不停的偷情,生了三男二女一群私生子。卫青是其中的一个,当然自小便是奴才。

汉武帝四岁的时候,有一次躺在平阳公主的怀里,徜徉道:我要是娶了陈阿娇,就给她盖一座黄金的房子,这就是金屋藏娇的来历。其实,陈阿娇是汉武帝的第一个皇后,也是政治婚姻,估计没有爱情,也没有子嗣。

汉武帝有一次到平阳公主家做客,平阳公主把家里有姿色的婢女都在汉武帝面前展示了一遍,汉武帝不为所动,直到卫青的三姐卫子夫出场,汉武帝突然一见钟情(后来汉武帝对好多女人一见钟情过,最著名的是倾国倾城的李夫人),于是废了陈阿娇,立卫子夫为皇后,卫青成了小舅子。

卫青二姐叫卫少儿,遗传了她妈妈的本领,与一位姓霍的偷情,有了霍去病,姓霍的后来娶了妻子生了霍光。霍去病要不是有个皇帝的姨夫,一生估计也会很凄凉。

话说平阳公主后来守寡了,平阳公主在列侯里选男人,众人异口同词推荐了卫青,平阳公主对于昔日的家奴如今的大将军假装犹豫,于是汉武帝特赐卫青大将军与平阳公主为夫。小舅子成了姐夫。

汉武帝组建了卫青军团与霍去病军团,十年间把匈奴的三十万人马斩杀了二十万,差不多快解决了匈奴之患。飞将军李广与后来牧羊的苏武的父亲苏建都是卫青手下的将领。

卫青一生忠诚汉武帝(后来汉武帝重用的是霍去病),四十五岁病死,霍去病23岁被匈奴下毒而亡,李广被汉武帝或者卫青设计侮辱自杀,霍去病的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汉武帝驾崩后权倾朝野,一手遮天,死后被灭族。

汉武帝接受西汉帝位时是在“文景之治”后,刚好处在西汉国力最鼎盛的时代,汉武帝有的是文采武功,但是不停地穷兵黩武终究让西汉从此衰落也被后世批评,当然他自己也有一篇“轮台诏”算是自我批评。

晚年无奈还是选择了和亲。

不知道你有没有答案。



一般明月


近日有网友提问:《史记》里说霍去病18岁的时候,汉武帝“幸”霍去病,有人认为这就是说霍去病是汉武帝的男宠,但也有人说不是这个意思。那么,这里的“幸”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1、汉朝皇帝确有男宠的习惯

汉朝皇帝从刘邦开始,似乎就有龙阳之好:汉高祖刘邦宠幸籍孺;孝惠帝刘盈宠幸闳孺;汉文帝刘恒宠幸邓通、赵同等;汉景帝刘启宠幸周仁;汉武帝刘彻宠幸韩嫣、李延年、韩说……

对此司马迁评价: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无虚言。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俗话说“努力耕种,不如遇好年景。好好做官,不如遇赏识自己的人”,这并不是虚言,不仅女人会用美色谄媚取宠,士人、宦者也可以。

2、《史记》如此记述霍去病之“幸”

《史记》提到霍去病时原文如下:“是岁也,大将军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为天子侍中。”这里是说,这一年(公元前123年),大将军卫青姐姐的儿子霍去病18岁了,受到汉武帝的宠爱,当了皇帝的侍中。

后人做出霍去病是汉武帝男宠的判断,基于此话中的两点:“幸”;“侍中”。认为汉武帝幸昵于霍去病,随后封官侍中。获此官职之人可出入宫廷,是皇帝近臣。掌管皇帝车马、衣服、器物等。

3、霍去病的“幸”意义完全不同

那么,霍去病果真是汉武帝男宠吗?其实,此处的“幸”并非男宠得幸的意思,真实意义是幸待,也就是信任。对此,司马迁已在《史记》中做出解释:“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

这里是说:至于卫青、霍去病也因为外戚关系虽然得到显贵、宠幸,但他们都是凭自己才能不断上进的。因为卫青、霍去病是外戚,所以世人通常认为外戚要靠幸媚才能当官,而此处司马迁已指明,卫青、霍去病并没有如此做,而是通过自己能力做官的。


指动济南


我可以毫不隐晦滴告诉你,这个“幸”即为临幸的“幸”,也就是说,霍去病就像妃子一样,被汉武帝临幸了。

《史记。佞幸列传》开篇有一段文字,请各位往心里去,这段文字是: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无虚言。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

这段文字大意是:尽心尽力伺候庄稼地,还不如碰到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成。深谙官吏逢迎攀爬之能事还不如在恰当的时机遇到恰当的人。说的一点都不假,不仅仅是女同胞可以用皮肤色相作为进身资本,士大夫、勇将军也同样可以。

所以,对吧,这段话往心里去了你就不会困惑这个“幸”到底是个啥意思。


静音摇滚


哈哈,这个问题我一定要来答一下,因为我之前和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都吵过。

司马迁在《史记》里专门有一个章节《史记·佞幸列传》。

这里都有哪些人呢?

籍孺、闳孺、邓通、赵同、北宫伯子、周文仁、韩嫣、李延年、卫青和霍去病。

这里面,如果抛开卫青与霍去病,那么剩下的都是100%皇帝男宠。

而且在《史记·佞幸列传》里,“贵幸”这个词一共出现了三次。

“至汉兴,高祖至暴抗也,然籍孺以佞幸;孝惠时有闳孺。此两人非有材能,徒以婉佞贵幸,与上卧起

“延年佩二千石印,号协声律。与上卧起,甚贵幸,埒如韩嫣也。”

“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

除了最后卫青与霍去病这段,其他两个“贵幸”和“与上卧起”紧紧挨在一起。

司马迁想说什么,我觉得已经很明显了。

另外,司马迁在《史记·卫青霍去病传》里也专门提了一句:“是岁也,大将军姊子霍去病年十八,

,为天子侍中。”

这就是这个问题的出处,关于这个“幸”字,有很多解释,但是可诡异的是班固在《汉书》里特意把“幸”字删掉了:

“年十八为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

为什么班固要特意把“幸”字删掉呢?大家自己去琢磨吧。

好了,回过头,我们看看“幸”到底是什么意思——

《玉篇》:幸,御所親愛也。《前漢·佞幸傳》:但以媚貴幸。

那御又是什么意思?《蔡邕·獨斷》御者,進也。凡衣服加於身,飮食適於口,妃妾接於寢皆曰御。

到了这一步,有人会说,你胡说,如果司马迁真是这个意思,为什么古代没人看出来?就你一个聪明人?

谁说古人没有看出来?

古人早就看出司马迁的意思了。

同为二十四史的《南齐书》里,作者特意把韩嫣和霍去病放在一块说,而且《南齐书·幸臣列传》里除了霍去病,其他也都是100%确定的皇帝的男宠:

《南齐书·幸臣列传》里,作者把霍去病与韩嫣并列,其中的意思可谓不言自明。“有天象,必有人事焉。幸臣一星,列于帝座。经礼立教,亦著近臣之服。亲幸之义,其来已久。爰自衰周,侯伯专命,桓、文霸主,至于战国,宠用近习,不乏于时矣。汉文幸邓通,虽钱遍天下,位止郎中。孝武韩嫣、霍去病,遂至侍中大司马。迄于魏、晋,世任权重,才位稍爽,而信幸唯均。”

现在就剩下一个问题,“贵幸”究竟是不是那个意思?

大家知道,名词在每个历史时期有不一样的含义,比如今天流行的“老公”,大家都知道是妻子对丈夫的爱称,但是在明清,“老公”这是指的“太监”,不能拿着今天“老公”的词意来说明在明清,老公也是丈夫的意思,那样的话就要闹大笑话了。

那么,“贵幸”至少在西晋的时候,依然是那个意思。

我们来看《晋书》相关章节:

《晋书·王雅传》“帝每置酒宴集,雅未至,不先举觞,其见重如此。然任遇有过其才,时人被以佞幸之目。帝起清暑殿于后宫,开北上阁,出华林园,与美人张氏同游止,惟雅与焉。

最后,再回到这个问题本身,司马迁在这里用“幸”这个字的意思就很清楚了。


兰台


汉武帝幸了霍去病,这个幸从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喜爱程度上看,不应该理解为宠男性质,因为他也幸过卫青,宠男为玩物,是弄臣。而卫青和霍去病则是他的大将军,汉武帝虽有龙阳之好,但以他的文治武功,骂驭朝臣的能力,不应该把他的大将军当宠男对待,应该是为表达对二位的信任,可能让卫青和霍去病陪他睡过觉,这是汉武帝的帝王术,目的是让他的大将军对他忠心耿耿。意思就是我把你们当家人看,睡在他身边他都放心,你们还不死心踏地的为他办差么!而卫青和霍去病还不感恩戴德,死忠于皇帝么?所以,这幸字不应该是临幸之意!但史官也无错,他必须如实记载!陪汉武帝睡过觉的人,只有统一记录为被汉武帝"幸"了!


知阜阳


霍去病二十四岁去世的!汉武帝欣赏霍去病有两个原因。

第一,和汉武帝对脾气,都是好战分子!看到年轻的霍去病汉武帝就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少年雄心壮志,意气风发!所以汉武帝给了他很多指导很多特权!有了皇帝做后台也是他纵横漠北所向披靡!

第二,自己也是匹千里马!有着天生的军事指挥才能!而且有勇有谋爱恨分明,射杀李敢可见一斑!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非常的善于骑射,且在用兵之道上非常的有自己的见解。他在初次征战匈奴的时候就率领了800个人深入敌军的后方,将匈奴兵杀的四散逃窜,那一年霍去病仅仅18岁,他却是难得一见的将帅之才。但他的出生并不是很好,他是平阳公主府上一个小吏与公主的女婢私通生下的儿子,并且这个小吏不敢承认自己与公主的婢女发生了不正当的关系,不愿意承认霍去病的身份,霍去病只能作为一个私生子的身份来到这个世上。


白衣电动车大侠


史家大佬司马迁如果知道后人对他的大作如此研究,连一个字都要吵翻天,一定要从坟墓里面笑出声来。曾经看过一个说法,霍去病代表着中国男人的最高战斗力,私以为这句话不算夸张。霍去病十八岁封侯,翩翩少年已经崭露头角,怎么看怎么“秀色可餐”啊,加上皇后姨妈,将军舅舅,估计当年的女子们都要着了他的魔,长安城的姑娘们茶余饭后都在谈论,长安的丈母娘们蠢蠢欲动……

霍去病只一句,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将所有的精力都扑在打仗上面,导致后人都在议论,霍去病……是不是有龙阳之好啊?所以当有人扒出史记中这句话:大将军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为天子侍中。这下子就连后人也按捺不住八卦的心了。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汉武帝本人,汉武帝是个双性恋不用怀疑。不仅仅是汉武帝一人,从刘邦开始西汉的各届帝王都有这个爱好,汉书和史记都是不怎么避讳的。而霍去病呢,一年到头就知道打仗打仗,活到二十三岁就一个儿子,还是跟自己的侍女生的。这个私生子霍去病也不想去管,侍女也没有娶回来的意思,就这么撂着吧,最后还是卫青把他的儿子给接过来的。

霍去病为什么这样也是因为对女人极其看不起,首先他的身世就比较可怜,也是侍女的私生子,如果不是姨妈和舅舅的势力,大概会过得比较惨吧。这么一看两人确实非常又可能搞到一块去啊,难道我们心中的钢铁小直男霍去病真的是以卖弄色相得到的官职吗?

我们再看一看司马迁,司马迁对于霍去病、卫青和汉武帝之间的关系一直有所暗示,可不仅仅是在这一个“幸”字上。霍、卫二人是汉武帝的左膀右臂这点不错,在我们看来也是历史上有的英雄人物,可司马迁偏生将两人的名字写在史记之中的佞幸列传里,颇有暗示的意味。

不仅如此,司马迁还多次提到卫青和汉武帝相见的场景,批评卫青在见汉武帝时一点都不守君臣之间的礼仪,衣冠不整。而且汉武帝竟然“上踞厕而视之”,没错,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汉武帝在上厕所的时候接见了卫青。

在卫将军骠骑列传之中,司马迁再度指明卫青:以和柔自媚与上。活脱脱把一个剽悍的大将军写成了女子模样。所以在面对这两位大将军的时候,司马迁多多少少带有轻蔑之意。

然我们再看看司马迁对将军李广的描写,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导致后人都觉得李广礼贤下士、霍去病是个非常刻薄的将军。客观来说,卫霍二人都是天才型的选手,霍去病甚至非常鄙视看兵书,觉得上战场就应该随机应变,不应该教条主义。

李广只是一个武艺出众的人,他的地位是一步一步慢慢走出来的,司马迁从不觉得他能力有问题,只是觉得他运气不好,对他的缺点从来都是轻飘飘一句话。在司马迁心中,李广要比霍去病卫青这种靠着裙带关系爬上来的大将军要好很多。

司马迁也是人,他在写史记的时候还是带有个人色彩的,其实最最重要的还是对阉了自己的汉武帝最为不满啊!

以上


木剑温不胜


司马迁在《史记》中确实写过:“大将军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为天子侍中。”这句话里面的“幸”字让很多人产生猜测和联想,总揣测是不是霍去病,18岁的时候就成了汉武帝的“男宠”了呢?



这句暧昧的话实在是让人浮想联翩,也引起很大的争议,因为那时候汉武帝确实有这个爱好,所以让人很容易往上面去想。


特别是我们现代人,对这个爱好可不认同。如果坐实这句话,就会对霍去病的英雄形象大打了折扣。


那么,这个“幸”在这里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


在同期的《朝鲜列传》中也有一句类似的记载:“左将军素侍中,幸,将燕、代卒,悍,乘胜,军多骄。”这句话也就是说,左将军在宫中天子面前像许多名将一样,特别有能力得到重用,这里面并没有一点点暗射左将军是天子“男宠”的意思。左将军又与霍去病是同一时代的人物,那么这个“幸“”的意思应该也是相同的。


其实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已做出了解释:“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这句话也就是在说卫青、霍去病因为是外戚关系得到了特别的信认和重用,外戚也就是汉武帝娘家那边的人,他们只有凭借自己的本领才会不断的得到进取和提升。司马迁在这里很清楚的说明了卫青霍去病是靠自己的本领得到皇上的信任和喜欢的。霍去病既是汉武帝娘家那边的亲戚,汉武帝甚至准备把女儿嫁给霍去病,那么这个霍去病是汉武帝“男宠”的猜测也就更自然地不攻而破了。



汉武帝喜欢重用外戚,并会创造出许多有利条件给外戚,让他们有机会崭露头角,成为自己的得力干将,进入统治集团的核心。卫青,霍去病就是这样被汉武帝启用,本人又尽心竭力,皇帝也给机会,所以才成就了他们的青史留名。


所以现在的我们真的不要再去纠结这个“幸”字与霍去病是个什么样的意义了,卫青、霍去病确实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他们武功、能力超群,为汉室的江山巩固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有书君觉得我们永远要记住的是铁血名将霍去病“不破匈奴誓不还”的慷慨与豪迈,你说是吗?!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