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他就不會有李世民?更沒有後來的大唐盛世?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我們都知道,五千年的歷史肯定有著無數的文化底蘊和傳承,而文化底蘊的存在,就造就了無數強大的王朝。

沒有他就不會有李世民?更沒有後來的大唐盛世?

不過說到強大,有一個王朝就不得不提一下,許多人會以為小編會說是漢朝,畢竟強漢是整個歷史給與漢朝的評價,並且在當時漢朝還有一句讓人非常熱血沸騰的話,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句話哪怕只是聽一聽或者說一說,就已經讓人不能自己了,更何況如果真的生活在漢朝那個年代,試想一下,因為這麼一句話,只要還有一絲熱血,絕對是和跟漢朝為敵的存在以命相搏。

這句話,完全可以代表一個民族的靈魂,而漢朝之後的冠軍侯霍去病的另一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更是讓人意氣風發,沒有誰會認為霍去病不想娶妻生子,不過在霍去病的心裡,估計滅掉匈奴,是他最好的新婚禮物,而他也相信自己能夠做到,所以漢朝是很強大。

沒有他就不會有李世民?更沒有後來的大唐盛世?

不過漢朝是強,可是強只是強在軍事力量上,在經歷力量上,漢朝真的就差了很多了。

我們都知道漢武帝雄才大略,是中國歷史上軍事方面,數一數二的皇帝,不過當時漢武帝打匈奴用的都是文景兩位皇帝打下來的底蘊,支撐他的軍事強大,這是很偏激的一種強大。

只有在戰爭之中,還能夠發展自己的經濟,才應該是相輔相成的強大,而這個王朝就是唐朝。

唐朝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甚至武則天當皇帝的時候,都是唐朝輝煌的時候,當時的唐朝不但軍事力量橫掃周邊,經歷力量也是冠絕當代的,要不然如何能夠得到一個盛字。

不過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李世民這個人有多重要呢?

沒有他就不會有李世民?更沒有後來的大唐盛世?

李世民是玄武門之變的勝利者,並且為大唐的盛世打下了牢不可破的堅固底蘊,可以說怎麼誇獎李世民都為不過分。

不過我們也都知道,在歷史上,李世民殺死的太子李建成,能力也是非常高的,如若不然也不會把李世民逼的除了造反逼宮,就贏不了的地步,所以說如果李建成做皇帝,未必就會差李世民,可惜,失敗者就是失敗者,史書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不過說到玄武門之變,就不得不提一個人,這個人是一個將軍,如果沒有他,就沒有千古一帝李世民,如果沒有他,就沒有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的貞觀之治。

這個人不是秦瓊,秦瓊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只是箇中立人物,不提也罷。

沒有他就不會有李世民?更沒有後來的大唐盛世?

這個人是和秦瓊齊名的門神尉遲恭,也叫做尉遲敬德,就是過年時候貼在門上的兩個門神中的一個。

尉遲恭當時跟著李元吉出征,誰會想到,這次出征是除掉李世民的藉口,李元吉和李建成謀劃讓李世民給李元吉送行的時候,直接殺死李世民。

而這個謀劃被尉遲恭得知了,然後玄武門之變的結果也變了,要不然李世民就失敗的很徹底了,所以說如果沒有尉遲恭,估計也不會再有李世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