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与日本人为何向东汉帝国称臣?因为刘秀放过了一个仇人

光荣与艰辛——努力中兴汉光武(44)

主笔:江湖闲乐生

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七月,就在赤眉兵临长安城下、更始政权岌岌可危的时候,刚称帝的刘秀也率大军来到了河内,亲自部署对洛阳的军事行动:派建威大将军耿弇率强弩将军陈俊驻扎五射津(今河南巩县黄河渡口),以防备荥阳以东的梁王刘永之势力,保障侧后安全;同时派大司马吴汉率领岑彭、朱祐、贾复等十一将军,率军二十万,攻至洛阳城下。

在此之前,拥兵十万割据于洛阳南面的地方军阀“厌新将军”刘茂(与刘秀同属舂陵宗室,论辈分还是刘秀的族叔)已被耿弇打得投降刘秀被封了中山王,同时献上了颍川、汝南二郡城池。汉军渡河之后,黄河南岸的更始军廪丘王田立、白虎公陈侨也陆续率众投降,至此,洛阳守将朱鲔四面楚歌,孤城危殆。

韩国人与日本人为何向东汉帝国称臣?因为刘秀放过了一个仇人

然而洛阳毕竟是天下第二大城市,其城防坚固、兵力雄厚、给养充足,朱鲔亦不愧为绿林系统中最杰出的军事将领,各路汉军攻了数月,战事竟仍处于僵持状态。看来,攻城确实是名将刘秀的军事短板,之前攻柏人攻不下,攻巨鹿也攻不下,攻邯郸也攻了好几个月,最后还是王郎手下做内应,打开城门才搞定。

看来,要想拿下洛阳,还是得用当年邯郸的法子,果然,围城的时间一长,更始军军心开始动摇,终于这洛阳东北门的守将决定投降,乃私下里与汉军达成协议,于一日清晨打开东北门。大将坚镡与朱祐乘机率军一拥而入,一直打到建始殿东边的太仓,出事了。

原来,太仓东边,是朱鲔的武库,朱鲔早就想到刘秀可能有这一招,所以将其最精锐的部队埋伏在武库,一旦发现城内有警,便从武库中倾巢而出,与坚镡、朱祐大战,这场巷战从早晨杀到中午,双方都伤亡惨重,坚镡、朱祐渐渐不支,只好又从城中撤了出去。经此战后,朱鲔深感自己内部不稳,于是加强了管理和戒备,这样,洛阳就更难以攻克了。

韩国人与日本人为何向东汉帝国称臣?因为刘秀放过了一个仇人

图:朱鲔墓石室三块,发掘于宋代济州金乡县,今尸骨珍宝已荡然,唯画像石壁幸存

这下刘秀坐不住了,看来光靠武力解决洛阳难度太大,据说城内还有十余万更始军,其粮草也还能支撑一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想来想去,刘秀终于开悟:更始已经败亡在即,可朱鲔却还要负隅顽抗,为啥?因为他是当初害死自己大哥刘縯的首谋与元凶,自己一日不放下这桩仇怨,朱鲔就绝无可能投降!可两军就这么一直耗下去,最后还不知要搭上多少人的性命。

可是,每当想起兄长之死,刘秀还是会忍不住全身颤抖,真想亲手杀了朱鲔这个罪魁祸首,以解心头之恨。

刘秀心里实在过不去这个坎,朱鲔差点毁掉他全家,无法原谅,无法原谅!

可是,没办法,事已至此,不原谅也要强迫自己原谅了。罢罢罢,放下吧,只有自己先放下仇恨,整个世界才有可能放下杀戮,因为他现在已经是帝王,《尚书》云“贤君无私怨。”国家政治与个人情感乃是对立的两极,必须严格分开,做出痛苦选择。

于是,刘秀把廷尉岑彭叫了过来,要他代表自己去劝降朱鲔。

原来,岑彭之前在朱鲔手底下当过校尉,两人颇有些交情。希望凭借着这一层关系,双方能稍去芥蒂,好好的坐下来谈一谈,和平解决洛阳问题。

对于劝降这样的事,岑彭还是颇有经验的,当年宛城副太守严说、河内太守韩歆、更始大将军吕植都是他劝降的,可以说是劝降专业户,所以欣然领命,不带一兵一卒,不着盔甲,便衣来到洛阳城下,迎着城楼上朱鲔布下的重弩大阵,镇定自若。

——请你们大司马前来城楼一叙,就说故人岑彭来访。

于是,在呼啸的北风与弥漫的硝烟中,两位老朋友,一个在城下,一个在城上,互慰劳苦,笑语平生,聊完了天气聊近况,聊完了近况聊往昔,聊完了往昔聊家庭,聊完了家庭聊诗词歌赋人生理想,他们越聊越开心,越聊越亲切,此时此刻,他们仿佛回到了过去,而将眼前这个战场完全抛到了脑后。

城内城外数十万大军,就这样鸦雀无声的听着他们闲话家常,心中也不由怀念起了久未见面的战友与兄弟,唉,这场该死的战争,这个漫长的乱世,究竟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啊!

韩国人与日本人为何向东汉帝国称臣?因为刘秀放过了一个仇人

终于,还是岑彭言归正传,说道:“岑彭有幸曾执鞭侍从于公,承蒙荐举提拔,常思有以报恩。今赤眉已得长安,更始为三王所反,而我建武皇帝受命于天,平定燕、赵,尽有幽、冀之地,百姓归心,贤俊云集,亲率大兵,来攻洛阳。公虽死守孤城,所盼何来?岂不知更始大势已去?”

朱鲔闻言,长叹一口气,明白道出了心中的顾虑:“当年大司徒刘縯被害时,鲔与其谋,诚自知罪深。”

岑彭闻朱鲔交底,心内大定,笑道:“将军且待,彭明日回话。”说完,岑彭疾驰而去,星夜至行在河阳(今河南孟县西),向刘秀转告了朱鲔的意思。

刘秀默然,只是遥望着帐外滚滚黄河水,若有所思,良久,忽然站起身来,走出帐外,来到黄河边上,指水立誓道:“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洛阳千古名都之完璧,城内外百万军民之生命,远重于朕杀兄之仇千百万倍!鲔今若降,乃有功于天下社稷,其功罪相抵,不仅官爵可保,况诛罚乎?河水在此,朕不食言。”

岑彭深知刘秀脾性,知他不是出尔反尔之人,何况是发了誓,于是赶紧奔回洛阳去见朱鲔,告知刘秀之誓言,朱鲔便命人垂下一根绳子来,道:“欲使我信,可乘此索而上。”岑彭上不上呢?不上这事儿就黄了,上就等于把自己的性命交到了朱鲔的手里,朱鲔一松手他就完蛋了,到时只要推说手滑谁也怪不了谁。

结果,岑彭二话不说,抓起绳子就要往腰上缠绕。因为岑彭不仅深知刘秀脾性,他也深知朱鲔的脾性。

果然,朱鲔没等岑彭缠好,就大笑道:“岑将军可回,吾降矣!”

朱鲔既已答应投降,刘秀便下令,大军不得再行攻城,全都给我后撤三十里,乖乖待命。

五日后,也就是9月26日,朱鲔准备停当,便亲自前往汉营投降,临行前,他把手下们都叫到跟前,吩咐道:“坚守待我。我若不还,诸君可领大兵突围,南下轘辕(今河南登封),投奔郾王尹尊。”交代完毕,朱鲔便命人将自己捆起来,又解散头发,披在脸上,与岑彭一同来到河阳,向刘秀请罪。刘秀看到朱鲔这个样子,赶忙下来亲手为他解开了绳索,同时也解开了他的心结,解开了他们之间的仇怨。两人念起旧事,只觉一场大梦,自是感慨无比,两人欢饮一番。紧接着,刘秀便让岑彭再把朱鲔送回洛阳,以示信任。

次日,朱鲔一回到洛阳,便率部开城出降。至此,洛阳和平解放;这座千年古都,也因此在战火中幸免于难,被汉军完好接受。

韩国人与日本人为何向东汉帝国称臣?因为刘秀放过了一个仇人

图:汉光武帝陵,位于今河南洛阳孟津县

建武元年十月,刘秀车驾进入洛阳,环顾着这座两年多前,他以更始政权司隶校尉的身份亲手主持修复过的伟大城市,庄重宣布:洛阳,即日起复名雒阳(洛阳古称雒阳,秦为水德,故更名为洛阳,今刘秀之汉尚火德,故恢复其名),为我大汉新都!

而几乎与此同时,长安被赤眉军攻破,更始帝刘玄爬着进入长乐宫,赤裸上身,匍匐谢罪,向赤眉投降。赤眉军遂在长安城中烧杀掳掠,几乎将这座伟大旧都屠为空城。

两个月后,投降了的更始帝刘玄仍然没有逃过一死,被赤眉杀害;几乎与此同时,刘秀宣布,将降将朱鲔拜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后又为加拜少府肥差,执掌帝国财政,并传封累代,永葆富贵。

韩国人与日本人为何向东汉帝国称臣?因为刘秀放过了一个仇人

图:山东金乡朱鲔墓,宴饮图画像石

身为帝王,刘秀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就连不共戴天的杀兄仇人,他都可以放过并厚待,那这世上还有谁是他不能放过的呢?这才是真正的天下归心,这个乱世就需要这样气度宏阔且不好杀的皇帝。况且,朱鲔虽出身绿林,却是更始朝廷少有的忠臣。原则上,帝王是不杀忠臣的,即便这个忠臣属于敌方,但只要敌方已然消亡,那他就是可以信任的;反而像李轶那样如定时炸弹般的政治投机客,帝王才必除之而后快,因为它们太危险太不可控。两相比较,这才是帝王心事,沉静如水。

韩国人与日本人为何向东汉帝国称臣?因为刘秀放过了一个仇人

所以还是那句话,不要看轻水。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是别忘了,正因为水永远往低处流,所以才能不断的汇集各处水流而化身为海。而即便已是那么宽广的海,正因为它为最谦柔的水组成,所以永远不会拒绝其他任何水滴的加入,甚至能将少量污水溶解淡化。这种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包容,最终成就了大海的再升级版,化身为无边浩瀚的大洋。

至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东夷韩国人率众诣乐浪郡(今朝鲜平壤,当时属汉朝)内附(此句为史书原文);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春,倭国又派遣使节到洛阳朝贡,刘秀颁发金印,印文曰“汉倭奴国”。此时此刻,刘秀以及它的东汉帝国,便真正成为了一片无远弗届的汪洋,泽惠万世。

韩国人与日本人为何向东汉帝国称臣?因为刘秀放过了一个仇人

韩国人与日本人为何向东汉帝国称臣?因为刘秀放过了一个仇人

图:公元1784年,在日本博多湾志贺岛发掘到一颗刻有“汉倭奴国王”的金印,边长2.3厘米,印高2.2厘米,上有蛇形钮。据学者考证,它就是当年汉武帝在洛阳赐给倭奴国使者的印绶。“汉倭奴国王”的金印被视为日本国宝,现收藏于日本福冈市博物馆,其复制品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1989年日本发行第三组国宝邮票,“汉倭奴国王”金印名列其中。

而身为名臣良将,岑彭先后劝降了宛城、河内、雒阳诸多大城,使得无数百姓免遭刀兵之苦,伟哉岑彭,功不可没!其实乱世之中,比起征伐四方的猛将,刘秀更需要岑彭这样识时务、通才辩的智者。

静水流深,真水无香,那些默默奔流的仁人志士,才明白真正的功业都发自于无声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