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起兵造反时,徐达的两个儿子站在了不同的阵营,结局都很悲惨

大家都知道徐达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他一生戎马,为大明王朝的建立和开疆拓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本来,按照徐达如此功勋,其儿子们安享富贵并不是什么问题,可是没想到大明王朝闹起了内讧,燕王朱棣和侄子建文帝为了皇位展开了长达三年多的战争。此时,徐达的两个儿子却选择了不同阵营,长子徐辉祖站在建文帝朱允炆一边,四子徐增寿却站在燕王朱棣一边,最终都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朱棣起兵造反时,徐达的两个儿子站在了不同的阵营,结局都很悲惨

徐辉祖是徐达的长子,徐达病逝之后,徐辉祖就承袭了徐达魏国公的爵位,在此后建文帝当政时期深受器重。起初,建文帝刚刚继承皇位,燕王朱棣为了免除建文帝对他的怀疑,曾派三个儿子进京朝见。徐辉祖秘密向建文帝奏报说:“我的三个外甥中(徐辉祖的妹妹是朱棣的原配),只有朱高煦勇猛剽悍而且无赖。他不但不忠于陛下,也会背叛他的父亲,他日一定会成为大患。”可是建文帝最终还是将燕王朱棣的三个儿子放了回去。

后来在靖难之役中,建文帝的军队屡屡败北,朱高煦作为燕军主将出力甚多,建文帝就曾说:“朕悔不用辉祖之言!”作为名将徐达的儿子,徐辉祖在靖难之役也有上佳表现,曾在齐眉山之战中大获全胜,斩杀燕王朱棣手下将领李斌。但是奈何大势所趋,无法挽狂澜于既倒。

朱棣起兵造反时,徐达的两个儿子站在了不同的阵营,结局都很悲惨

燕王朱棣率兵攻入南京之后,徐辉祖为表示忠于建文帝,就躲在父亲的祠堂,坚决不肯迎接朱棣,因此引得朱棣大怒,下令将徐辉祖关入大狱 。不久,已经当上皇帝的朱棣亲自召见徐辉祖,徐辉祖却一言不发,拒绝为朱棣效力,因此被革去俸禄和爵位 ,圈禁在家。永乐五年(1407年),徐辉祖在家中凄惨而亡。不久,朱棣就以“中山王(徐达)不可无后”为由,命徐辉祖的长子徐钦继承了魏国公爵位,直至明朝覆亡。

徐增寿是徐达的第四个儿子,早年间以父荫致仕,官至左都督。在明朝的这场内讧当中,徐增寿暗通燕王朱棣,选择了和大哥徐辉祖不同的阵营。起初,建文帝曾怀疑燕王朱棣有谋反之心,就曾问徐增寿:“燕王果有反意乎?”。徐增寿处处维护燕王朱棣,他回答说:“燕王和先帝同气,富贵已极,怎么可能会造反呢?”在靖难之役中,徐增寿利用职务之便,屡次派人向燕王朱棣密报朝廷的军事部署,引起了建文帝的警觉。

朱棣起兵造反时,徐达的两个儿子站在了不同的阵营,结局都很悲惨

后来,建文帝的军队屡屡战败,燕王朱棣已经率领大军渡过长江。此时,建文帝当面召见徐增寿,质问道:“汝曾言燕王无反意,今日之事作何解释?”徐增寿跪在地上支支吾吾不能回答,建文帝大怒,下令将徐增寿当场诛杀。朱棣即位后,追封徐增寿为武阳侯,谥号为“忠湣”,不久又追封为定国公,由徐增寿的儿子徐景昌承袭爵位,直至明朝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