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國際貿易風險控制實操

雷 秉 鈞 中國經濟 2015年09月 獨著

摘要: 在長期以來較為穩定的匯率條件下,企業對外匯風險管理意識比較淡薄。特別是長期以來,我國國有企業一直處於風險零狀況中,這樣優越的環境給大多數企業造成了一種錯覺,認為國家會做出相應調整來買單。但是隨著國際貿易和國資本雙向流動的迅猛發展,使我國外貿企業的業務增長迅速,如今國際市場上匯率變動頻繁而劇烈,使越來越多的企業暴露在外匯風險中,外匯風險成為了我國外貿企業面臨的巨大問題。

關鍵詞:中小企業 , 國際貿易, 風險,防範,

一、目前我國企業國際貿易業務存在的風險問題

部分企業片面追求企業發展速度和規模,從事高風險、低收益的貿易業務,既違背市場經濟規律,也不符合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要求。根據調研情況,部分企業貿易業務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專業化程度低,貿然進入陌生市場領域

當前出於完成考核任務的目的,部分子公司包括一些科研院所都紛紛涉足貿易業務領域,但對於進入的產品市場、行業缺乏專業優勢。企業業務員單兵作戰,內部缺乏必要的管理支持和監督約束機制。特別是涉及到鋼鐵、煤炭、糧油、化工、船舶等大宗商品、複雜貿易業務時,由於不瞭解市場行情和價格變化趨勢,缺少風險規避措施和止損預案,如果市場發生任何波動,上下游客戶資金鍊斷裂,所屬企業必然遭受重大經濟損失。

(二)只做單據流轉,不注重物權管控

國有企業作為中間商從事貿易業務時,合同、單據的製作、銜接固然非常重要,但在提供融資墊資的情況下,如果不注重交貨環節,不實際控制貨物,不掌控貨物流轉,而只是製作、處理、傳遞合同單據,一旦發生風險,企業往往是“錢貨兩空”。即便是耗費巨大的時間、人力和財力成本,取得勝訴判決,在當前的國內商業和司法環境下,很多情況下卻無法實際執行,無法挽回我方企業的實際損失。

二、外貿企業的匯率風險

匯率風險,又稱外匯風險,指經濟主體持有或運用外匯的經濟活動中,因匯率變動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匯率風險分為三種:交易匯率風險、折算風險、經濟風險。

(一)交易匯率風險。交易風險是指在以外幣計價的交易中,由於外幣和本幣之間匯率的波動使交易者蒙受損失的可能性。交易風險又可分為外匯買賣風險和交易結算風險。

(二)折算風險。折算風險又稱為會計風險。指經濟主體對資產負債表的會計處理中,將功能貨幣轉換成記賬貨幣時,因匯率變動而導致賬面損失的可能性。折算風險的產生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母公司與子公司或分支機構在入賬時使用的貨幣不同,他們之間需要折算。二是子公司財務報表有關項目入賬時的歷史匯率與合併報表時使用的匯率有出入。折算帶來的匯兌損益不涉及實際的現金流量,帶有會計性。

三、我國外貿企業匯率風險的現狀

我國企業防範外匯風險狀況不容樂觀,主要由於受世界主要貨幣匯率波動的影響較大,而我國人名幣的匯率市場隨著國際貿易的發生而不斷改革,企業在國際貿易中所受到的外匯風險由企業自身來承擔。

外匯風險管理意識和能力的薄弱。在長期以來較為穩定的匯率條件下,企業對外匯風險管理意識比較淡薄。特別是長期以來,我國國有企業一直處於風險零狀況中,這樣優越的環境給大多數企業造成了一種錯覺,認為國家會做出相應調整來買單。但是隨著國際貿易和國資本雙向流動的迅猛發展,使我國外貿企業的業務增長迅速,如今國際市場上匯率變動頻繁而劇烈,使越來越多的企業暴露在外匯風險中,外匯風險成為了我國外貿企業面臨的巨大問題。

四、防範匯率風險方案的實施

(一)增強工作人員外匯風險管理意識和能力。外匯人才對於企業匯率風險的規避有極大的影響。在外貿公司,如果有一個專業化的團隊運用金融衍生工具去防範外匯風險,就能有效的減小風險和風險發生的損失。所以,外貿公司應該制定一定的福利政策積極地引進或培養熟悉國際金融市場、有企業風險管理實操經驗的專業型人才,提高外匯資產管理水平;聘請國內外專家對外匯風險管理知識進行全員培訓,讓全體員工對外匯的變動具有一定的瞭解,提高全體員工應對外匯風險的敏銳性;時刻關注匯率走勢的動態變化,對外匯風險進行及時的規避。

(二)形成相對完整的外匯管理體系。為了能夠有效的管理匯率風險,設立風險管理部門是十分必要的。一般可設立風險管理委員會集中統一管理公司的風險事宜,而匯率風險管理則是風險管理委員會的職能之一。風險管理委員會直接對公司董事會負責,並定期向董事會報告風險管理情況。還可設置一個執行機構,可聘請一些專家結合公司財務部門全面負責公司的日常匯率風險管理。在設置專門機構的同時,也該制定一些有關職能的細分規則來約束和分配相應成員的職能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