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为什么人们总是提六朝古都南京?

雨定尘


这个问题实际上根本不会扯上地域黑,因为六朝古都南京和十三朝古都西安在各自表述上完全独立,并不存在褒贬。

首先,必须承认两个实事,那就是古都西安在建都的时间跨度要远远超过南京,其次是朝代的完整性前者也超越后者,以至于形成西安为都的王朝,其名望和影响力远大于以南京为都的朝代。这是历史实事,必须得到尊重。

接下来回到正题,为什么当人们提到南京,总是会提及六朝古都,而提到西安并不会刻意提到十三朝古都。

先看看南京和西安发挥首都职能的分别是哪些王朝,首先南京,六朝指的哪里?东吴,东晋,南北朝——南朝中的宋齐梁陈;西安呢?西周,汉,隋,唐。。。。。。还有呢?十三个朝代你能说全乎吗?别去翻百度咱真诚一点,若不是学历史专业的,或者对中国朝代史特别是西安朝代史有特别研究的,谁去在意那些什么新莽啊,前赵之类的王朝。

说到这里有杠精要出来反驳了,说西安好歹有汉唐这样强盛的王朝,南京呢?南朝的宋齐梁陈几个知道?那您还别说南朝朝廷虽只占半壁江山,但对整个中国发展却极为重要。

举个栗子:老张家有十三部车,有三四部豪车,分别是兰博基尼,法拉利,布加迪,莱斯劳斯,除此外还有一堆杂牌车;老李家有六部车,分别是大众,奥迪,本田,丰田,福特和别克,诚然,老李家总体车价没有老张家高,但你觉得旁人会记全哪家?

比喻可能不算很恰当,但话糙理不糙。

于是当别人问起老李家,很多知情人会说:老李家呀,就是有六部车的老李家?当问起老张家,知情人会说:老张家啊,你是说有劳斯莱斯和好些其他车的老张家?您看看,估计很多人都不记得老张家车子的实际数量。

这就是问什么当人们提到西安,不会马上想到十三朝古都这个概念,而提到南京就不由自主想到六朝古都,这是其一。

其二,相对其一,更加重要。因为十三朝若拿掉西安,并不是个同意的概念或者文化符号,是西安的存在,愣是把她作为首都的十三朝列在了一起;

南京则完全不同,若不言南京,六朝本就是可以单论的文化符号,除了以六朝古都南京组词,我们还可以用六朝组词,比如六朝遗风,六朝金粉,六朝古韵等,为什么可以这样?

原因是,六朝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阶段,你可以记不住是哪六朝,但你必须知道这个阶段,这个阶段虽偏安半壁河山,却长达两百年,容纳了在北方盛极一时的中原王朝在被外族滋扰后南渡长江,汉族衣钵可以延续,同样的,在这段南北对峙时间里,中华民族在不经意间形成了伟大融合,汉民族充分容纳了南方和西南的山区文化,同时北方的大漠文化和游牧文化自主性融入,才有了如今的华夏。所以,还能说六朝是小朝廷吗?

六朝,经过历史的演变,和文化的沉积,已经不需要分出六个朝代,可以完全将她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帝国时期。这个时期算不上强盛,但奠定了南北中国的文化一统,至此,中国文明从先前单一的黄河文明,转变为黄河长江文明交相辉映的中国。因此,在李白杜甫白居易盛赞长安鼎盛时,同样的一拨文人亦会来到金陵,望残壁而寄情,抒发怀古之忧思。因为不管盛衰几许,这里同样是中华文脉的中心。

所以,不要去怀疑西安作为我国鼎盛王朝的首都,她所享受的尊贵荣华,也不要去怀疑南京在中国朝代兴衰变革中起到的作用,因为一个国家不止有繁华天下,亦有落魄分割;西安是强大中国的见证者,南京是几度衰败的经历人,二者缺一不可,好在中华之大,这般光华之城,我们可以兼得。


舞文弄墨的驴


“六朝古都”南京之所以比“十三朝古都”西安的称号更有名,主要是“六朝”比“十三朝”更有名。

“六朝”古都是什么情况呢?因为公元229年—589年,有六个王朝相继定都在南京。其中包括孙吴(222—280)、东晋(317—420)、南朝宋(420—479)、南朝齐(479—502)、南朝梁(502—557)、南朝陈(557—589)。当然,南京还曾是其他政权的都城,比如明朝洪武建文、太平天国政权、南京国民政府等都定都南京。

但是只称南京为“六朝古都”,主要是因为“六朝”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宋史·张守传》说:“建康自六朝为帝王都。”古代不少诗歌都用“六朝”,比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不少学术专著也使用“汉魏六朝”这个概念,即把“六朝”作为整个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代名词。

所以,把南京称为“六朝古都”,可以说是有深刻历史渊源的。

至于西安的“十三朝古都”,其中包括西周、秦朝、西汉、新朝、东汉、西晋、十六国前赵、十六国前秦、十六国后秦、北朝西魏、北朝周、隋、唐十三个政权,它们在历史上都曾在今天西安一带定都。可见西安历史也是源远流长,但“十三朝古都”主要是现代城市宣传提出的概念,所以名气不如“六朝古都”当然也正常了。


林屋公子


南京是六朝古都吗?严格意义上讲,南京连一朝都没有,就一个明朝,却被北京占去了风头。所谓几朝,指在中国历史上实现了大一统的朝代。按照这个说法,南京能算几朝?

西安则不同,周秦汉隋唐,哪个不是响当当的朝代?连地球人都知道西安在历史上的名气比南京大,你却说人们只知道南京,不知道你的观点从哪儿来的?

西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充满自豪和骄傲之地,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大地的原点,是世界了解和认识中国的窗口,连老外都知道东方有个长安(西安),你怎么说人们很少知道西安?

西安有五、六千年的文明史(半坡文化、蓝田古猿人),三千年的建城史,一千多年的辉煌史,连外国人都讲,要了解中国,首先必须从了解西安开始,怎么作为一名中国人,你怎么还不知道西安?

三十年中国发展看深圳速度,一百年中国繁华看上海十里洋场,五百年中国变迁看北京紫禁城内,一千年中国看西安历史沧桑。西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占有绝对的地位,西安对中国历史所做的突出贡献每个中华儿女不应该视而不见。

当然,南京在中国历史上是仅次于西安和北京的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在历史上尤其是民国时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南京也是中国有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也是中国人不可忘记的历史名城。


知未是也


当然是因为南京比西安更好啦!无论是看什么东西,人们肯定是更多的从现代的角度来看,虽然从古代的角度来看西安的地位比南京要高出很多,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南京几乎可以说全面碾压西安,人们当然也更喜欢富饶美丽现代的南京。下面我就从古代和现代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南京和西安的区别。

古代

西安号称自古帝王都,西安拥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 而在西安建都的朝代分别有:西周(约300年)、秦(144)、西汉(211年)、新朝(15年)、东汉(献帝6年)、西晋(愍帝)、前赵(11年)、前秦(33年)、后秦(34年)、西魏(22年)、北周(25年)、隋(38年)、唐(290年)等13个王朝在西安建都。其中大一统的王朝就包括西周、秦、西汉、新朝、东汉、西晋、隋、唐8个朝代,其中不乏秦、西汉、隋、唐等古代封建统治王朝中及其强盛的朝代,可以说在唐朝以前,西安在中国绝对可以说得上是举足轻重的地位。



南京,古称金陵、建康,如果说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那么所指的朝代有:孙吴、东晋、刘宋、萧齐、萧梁、陈,可以说没有一个大一统的朝代,另外虽还有明朝在南京建都,但是只有两代君王,随即迁都,故影响力有限。 如果只是长比较封建时代的战略地位,南京相较西安,完败。


现代

近现代南京扮演的角色就更加重要了,因为中华民国在南京定都,一代伟人孙中山在南京留下了中华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人们对南京就更加熟悉一些。

而在人们更关注的经济情况上来看,南京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濒江近海,身处全国最发达的江浙沪区域。地理位置较内陆城市西安好的多,是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在2017年GDP排名中来看,南京排名全国11名, GDP11715亿元,同比增长8.1%。而西安排名21,GDP7470亿元,同比增长7.70%,西安败北。


综上来看,人们只是更熟悉更富饶的南京,但是西安作为我国四大古都中最具历史深度,最有古文化特色的城市,一样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的游客纷至沓来。南京西安各有千秋,值得都去游玩参观学习一下。


笔筒Susie


西安是正统的十三朝古都,这是没有一点问题。

但关键在于,西安作为都城的王朝质量,不如人们心里常背诵的唐宋元明清这么高。

肯定有人否认,但唐朝也是后期迁到了洛阳,并不是完整的帝国都城,隋则很短命。

南京也有这个问题,但人们心里,明朝时南京的地位也很高,虽然朱元璋去世后不久就迁都北京。

本人才疏学浅,不敢妄议历史,但下面的图表是西安十三朝古都的历史。



这些历史和朝代绝对是没问题,但都是史学家给的统计,关键老百姓不买账。老百姓大多只知道隋和唐,这里说的是社会现象,非要较真我也没办法。西安作为都城,最为人知的是隋和唐,但唐朝最后迁都,隋也很短命。这里也不可否认,隋唐的西安留下了灿烂的历史。

南京也有同样的问题,作为都城的朝代有些并不有名,明朝也迁都了北京。所以,史学家没有错,但统计的多少朝古都百姓不买账。因为一些领土较小的区域性王朝和一些过于短命的朝代,也算了进来。

就像杭州之于宋,南京之于明,北京之于清,并不需要多少朝代,只要是最正、最给后人以印记的,才是最能广为流传的。这就是社会学现象,因为很多时候知名度不能代表质量。

我很喜欢西安,在我心里西安的历史厚重感要强于南京。只是就事论事,对于这个题目而言,这个问题是社会学问题,是一个社会学现象,不能仅从自己内心出发。

所以,没有否认西安的历史和地位,历史厚重感绝对强于南京。但在社会学现象中,并不需要多个重复印象,往往一个最突出的印记,才最能深入人心。

欢迎关注坚果旅行,获取更多有趣实用干货知识


坚果旅行


其实,我对题主的提问表示怀疑,是值得商榷的。在十三亿中国人中,或者全球六十多亿人口中,知道南京的人比知道西安的人多?对西安和南京的认同,我想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如果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很多人肯定会提六朝古都的南京,可能会忘却有十三朝古都之称的西安,而生活在中西部的人们,在生活可能会更多的提及西安。如果题主正好生活在长三角一带,可能会给他留下人们总是提及南京的假象。如生活在长三角的人,在放短假时,更多的会选择去南京。

从历史来看,西安的名气比南京大,秦汉、隋唐都定都西安地区,而这些朝代在中国的历史上影响很大,不管是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还是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点是南京无法比拟的。

西安有“世界八大奇迹”之称的秦始皇兵马俑。1978年,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参观兵马俑留下这样的赞词:“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足见兵马俑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位置之高。

西安是四大古都之一,是“世界历史名城”,被美媒评选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 已经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们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另有西安城墙、钟鼓楼、华清池、终南山、大唐芙蓉园、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等著名景点。当走到西安的大街小巷,总能感受到一种古典的文化气息。

总之,不管是从历史来看,还是从现实遗存来看,亦或从作为古都的时间来看,西安都在南京之上,这点是无疑的。题目的那种错觉,可能是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


沙漠孤狼2017


西安去过,道路和商业都还是不错的,就是人口素质有问题,少数民族相较东部地区多很多,手脚不干净的多,公家车拥挤,出租车不好打,建筑物有中有西,占地宽广,绿化覆盖率低。旅游景点名气大但其实不好看,博物馆名气大但文物多以陶,玉,三彩为主,不够精美,兵马俑名气大,但其实就一个大坑,有些陶俑在土坑中,又是排队又是坐车的,远还没看点,绕场一周跟遗体告别是的,其实我觉得就3分钟就够了,不能下坑触摸,连穿越的机会都不给[捂脸]!总之西安总体感觉大而土,杂且乱,不具备发展的核心要素。南京要相对精致的多,有值得仔细品味和融入的机会和空间,文化上也要精致些,缺点是地方小,偏于一角,靠近安徽,不能四面辐射,做省会不合适,直辖或可以带动安徽,更有价值!


眼看过去未来


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故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六朝建康城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


大家有人问,为什么南京只有六朝古都,而且六朝又是都是不出名的朝代,南京却如此的有名气呢?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南京一直很富裕。

最早的时候,可以追溯到大运河还没有开通的时候。当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均位于中原,所以西安和洛阳一直是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

随着交通的发展,以及北方游牧民族的频繁南下,还有频繁的战乱,中原被破坏的很严重,所以经济中心就慢慢的迁移到了南方,而南方慢慢的发展起来,战乱少,发展的很快,南方的经济就很发达,很富裕。代表城市就是南京。

杜甫有一句诗文,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正是描述了南京秦淮河两岸的富裕景象,南京是古代是经济发达的城市代表,一直延续至今,经济依然很发达。所以南京古代作为南方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地位很重要,虽然只有六朝古都,但依然值得去研究。


s.c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南京当下经济较发达,二是南京在历史上从三国东吴开始长期作为江南地区的政治中心(东晋、南朝时大多时候是南方的政治中心,明初时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这让很多人产生与“汉人”相关的联想。

经济越发达对正面宣传的影响越大。所以西安虽然在古代十分辉煌,但当下经济还不够发达导致一些人对西安产生许多负面印象,甚至产生“黄土高坡”的印象;所以人们对近代才崛起的上海有很多正面印象。

但是,城市的历史不限于政治,还有经济等等。唐朝以来扬州有过多次经济发达的历史,西汉以来成都有着悠久的发达历史,战国时临淄(今山东淄博)曾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中国历史曾经发达、悠久的城市有很多,也许它们现在已没落,但这并不能掩盖它们曾经有过的辉煌。


锦金也


南京古都的主题是贯穿中华民族气节为主题的代表城市。西安以前是六朝古都时候有秦皇汉武唐宗,是有主题的。现在13朝的主题就比较乱了。主题鲜明的城市,会给人深刻印象的,抗战时期南京失陷,国民政府在重庆宣布南京依然是中国的首都,重庆为陪都,阅读抗战资料到这里时,民族豪气油然而生。洛阳的主题是中华民族文化,夏商周三代而居,百家争鸣时期国家的首都、东汉中国的第一所官办大学、佛教第一所官办寺院白马寺、东汉宣布儒教为国教等等,直到现在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浸透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精髓。再看看西安的十三朝,我总结不出一条清晰的线路来,希望能得到高人指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