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家校合作,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小學生活

一年級入學後的孩子呈現出各種不同的狀態。有的孩子從一開始就疏於自理,生活、學習往往很不理想;有的孩子聰明機靈,興趣廣泛,卻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有的孩子雖不異常聰穎,但他們有好的學習習慣,知道如何學習,學習成績很好………如何更好地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小學生活,是每個父母心中的企盼。

對於初人學的孩子,學校也很希望家長能夠和學校很好地配合,幫助孩子平穩地度過適應期。對此,家長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只有家校合作,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小學生活

滬上一年級新生提前體驗小學生活

1.瞭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現狀

家長要走進學校生活,走進孩子中間,看看孩子都在幹哪些事,學校是怎樣安排的。讓孩子平穩度過適應期,需要做好四個“第一”,即“新生入學第一天”“初步熟悉第一週”“環境適應第一月”“常抓不懈一學期”。

(1)新生入學第一天

對於孩子而言,他們走進了一扇陌生的大門:陌生的老師,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學………所以開學的第一天就顯得尤為重要!老師和家長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使孩子儘快適應自己的角色。

(2)初步熟悉第一週

孩子入學第一週,老師需要幫助他們瞭解學校,適應新生活。面對新的環境,孩子們必然會有些不適應。所以在這個階段,家長對孩子在生活上的關心和照顧要更多一些。同時,家長要和老師建立良好的關係,努力使孩子們在短短的一星期裡能夠了解學校的大致情況,建立起基本的學習和生活秩序。

(3)環境適應第一月

從第二週開始,要從細微處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如:按時到校,不遲到;養成課間上廁所、喝水、擺放學具的習慣等。一下子給孩子定了這麼多的規矩,孩子們還不能夠完全適應,家長則要緊密配合學校要求,從生活習慣、作息時間、督促孩子完成作業等方面做好輔助工作。

(4)常抓不懈一學期

良好習慣的養成是需要過程的,在這個過程中離不開老師細心的指導和及時的提醒,更離不開家長的密切配合和主動施教。因此,家長需要充分了解學校的安排和孩子的行為,結合學校工作,幫助孩子克服困難,使他們儘快適應小學生活,為快樂學習打好基礎。

2.瞭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滿足孩子不同方面的需要

只有家校合作,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小學生活

新生喜迎開學第一天

家長必須十分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始終擁有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這是教育成敗的關鍵。怎樣對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呢?我們要關注以下提到的孩子的五大心理需求。

(1)依戀的需求

依戀需要是一個人的基本社會需要之一,兒童未入學前,其依戀需要的滿足對象主要是自己的父母。剛剛進入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在陌生的環境裡,其“依戀需要”還沒有被滿足,他們要在陌生的人群中找尋滿足自己依戀需要的對象,由此常常表現為膽小、不愛說話、不合群、愛哭鬧、沒有安全感。

(2)安全的需求

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是無法信任別人的,對他人不信任則無法和人建立友誼,社會化的過程也會受到阻礙,還可能造成疑心病,成為剛腹自用的人。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會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圍環境、學習新的事物,情緒和智能發展也會受到不良影響。

(3)交往的需求

新生入學在交往方面主要表現為人際交往焦慮。人際交往焦慮的產生,一方面是由孩子的家庭交往環境不利所致,另一方面是教師教育方法不當,忽視對孩子人際交往技能培養的結果。

(4)歸屬的需求

現在的孩子,爺爺奶奶嬌慣著,爸爸媽媽呵護著,親戚朋友寵愛著,對愛的需求、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滿足感更加不可或缺。孩子的情感需要如果得不到滿足,短時間內會讓孩子的自卑、恐懼、退縮、鬱悶等不良情緒滋生。

(5)求知的需求

求知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求知應激發孩子快樂的心理,使之樂學。家長應有條件地幫助孩子適應學校學習生活,從物質和精神層面給予孩子應有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